“党最早创立,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困难。”
这三个“最”字形容的,是日本侵华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抗日武装,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
90年前的9月18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
九一八事变,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从此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为世界和平正义而战。
90年后的9月18日,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再次划破沈阳天际,提醒后人铭记悲壮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翻开历史这本教科书,我们追问:是什么,使得东北抗日联军作出这么多的牺牲,坚持这么长的抗争,留下这么久的回响?
有一种牺牲叫共产党人
秋日的阳光洒向沈阳市大东区柳林街,修缮一新的北大营旧址陈列馆静默无语,一切还保持着当年的样子。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当国民政府仍心存侥幸心理、严令军队“不抵抗”时,中国共产党已经率先行动。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一份《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贴满沈阳大街小巷,愤怒指出“这一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号召国人奋起抗日。
“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才能将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这份横眉冷对日寇的檄文,如今读来仿佛一种预告。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王建学说,在民族危机爆发之际,中国共产党站在了斗争的最前沿,是全中国第一个发出抗战宣言的政治力量。
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黑暗中便有了灯塔。东北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官兵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队伍。中国共产党在抗日义勇军中积极开展工作,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
杨靖宇、周保中、冯仲云、魏拯民……仁人志士接踵而来,他们或是年轻的革命者、或是留学莫斯科的高材生、或是家境殷实的“富二代”,但来到东北,他们的身份便只有一个——共产党人!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武装统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那是英雄遍地的时代,那是牺牲无悔的时代。
杨靖宇牺牲时35岁,敌人解剖他的尸体,发现胃里只有枯草、树皮和棉絮;赵尚志牺牲时34岁,遗体被扔进松花江的冰窟之中;陈翰章牺牲时27岁,被敌人残忍地割断了舌头、剜去了双眼……
惨烈的作战,使抗联部队从最多时3万多人锐减到最少时不足2000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1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东北抗日联军消灭敌人18万多人。
“言行一致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中国共产党不仅是14年抗战的首倡者,也是抗战的最早实践者。”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洪军评价道。
有一种信念叫爱国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们,14年里过着怎样的生活?
由于敌人“坚壁清野”,抗联将士经常几个月吃不到一粒粮食,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日军物资充沛、红光满面,抗联军队连衣服都靠扒敌人的穿;东北的寒冬,唾沫出口成冰,躲在山里的战士却连火都不敢生……
又是怎样的信念,支撑他们如此坚持14年?
抗联将士们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夺回丢失的我国土,结束牛马亡国奴的生活。”杨靖宇亲自写下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在冰天雪地里唱出军魂豪迈;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赵一曼就义前为幼子“宁儿”写下的家书,舐犊之情与爱国之情交融;
“为祖国的解放而战死,是我们最大的光荣!”面对日伪军逼降,以冷云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8名女官兵投江前的话语,书写出“八女投江”的壮烈史诗;
“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原名关有维的山西青年,给自己改名魏拯民,宏图壮志尽在不言中;
……
国家!国家!东北抗联英雄誓死守护的,就是中国。
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爱国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的强大精神动力,是驱动中华民族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的强劲引擎,是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迸发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壮丽旗帜!”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成为东北抗联英雄壮举最好的注脚。
有一种传承叫自强不息
秋高气爽、阳光普照。晴空下,G8103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9时18分准点到达沈阳北站。
驾驶员王伟目视前方,不断变换口令。世界一流的高铁操作系统环绕他的周围。
巧合的是,G8103次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的京哈铁路,正好从当年日军炸毁的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的几十米远处经过。
昔日南满、今日京哈。王伟感叹道:“想想当年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铁路掠夺资源,甚至发动战争,令人愤恨。现在我们有自己的铁路和高铁,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高铁飞驰的东三省,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黑龙江悉心保护开发东北抗日联军在敌后建立的秘密宿营地——抗联密营,一个个红色旅游基地初具规模。
从长白山脚下,到松嫩平原之上,吉林立足老工业基地、全国商品粮基地等优势,一批新产业项目茁壮成长。
辽宁深入挖掘东北抗联精神,建立现场教学点,打造精品课程,把革命遗迹旧址转化为直观的现场课堂。
今年10月,作为2021年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一期)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单位,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大数据项目建设如期完成。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将在大数据的助力下走出山城本溪,走进更多中国人的心中。
爱国主义,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从未如此紧密地把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在一起。
90年前,中华民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开始;90年后,中国人民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先辈热血抛洒的土地上,东北抗联精神生生不息。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新华社记者 徐壮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