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干货看这篇!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读后感

这是一个关于友爱和陪伴、忠诚和守护、自私和背叛、恐惧和谎言、痛苦和分离、救赎和解放的故事,丰富的情感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有限的人生经历。

阿米尔和哈桑是吃同一个女人的奶水长大的,在阿富汗人的观念里,这就是兄弟。两个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跨越了种族,跨越了宗教,跨越了国界,跨越了生死,甚至跨越了时空。

阿米尔只比哈桑大一岁,两个小伙伴经常到小山丘上的废弃墓地玩,阿米尔会念书给哈桑听,两个人一起爬树、摘石榴,在树上刻下各自的名字。天冷的时候,他们一起在院子里用雪堆城堡,坐在小板凳上围着炉子烤火。等到风筝节来临时,他们会一起动手购买原材料制作风筝,一起参加斗风筝比赛……。

快乐的日子真是令人羡慕——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像阿米尔和哈桑一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

有一次,阿米尔与哈桑在去小山丘的路上遭遇了不良少年阿塞夫及他的两个跟班。阿尔米请求阿塞夫放过,阿塞夫不肯,他举起戴着不锈钢拳套的拳头,想要伤害阿尔米。危难之际,哈桑用他的弹弓瞄准了阿塞夫的左眼,双方对持良久,阿塞夫一伙败下阵来,悻悻离开。

对于仗势欺人的阿塞夫,我是既气愤又鄙视。我小时候也是被欺负过,虽然远远没有达到暴力的程度,但那种屈辱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

对于哈桑的勇敢,我则是非常敬佩的。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要让一个最弱势、最受歧视的人挺身而出,去对抗一个凶狠而强势的人,难度系数是可以想见的。这样说吧,如果要让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富翁捐出10万元,他可能会皱一下眉头,可是对于一个月收入只有2000块,还要养家糊口的人来说,10万元可就是在要他的命了。

哈桑面临的就是这样的处境,他原本是最弱小、最受歧视,内心也是最恐惧的那个。可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兄弟,他不计后果、倾其所有,最终逼迫恶人退让。

待阿塞夫离开后,哈桑用颤抖的手试了五次才把弹弓系在裤子上,这说明哈桑的体力和心力都完全透支了——“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言出必行,究其一生,他从未食言。

在一次无聊的对话中,阿米尔问哈桑:“你会骗我吗?”,哈桑愤愤地回答:“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阿米尔又问:“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而哈桑沉思良久后认真地回答说:“如果你要求,我会的”。

对于阿米尔这个卑劣的提问,我感到很愤怒——你怎么能用如此险恶的用心去揣摩和试探一颗如金子般的心呢?

而对于哈桑的回答,我则是感到很心痛。阿米尔压根就没把你当成兄弟,你干嘛要对他一片真诚。这种人是不会珍惜的,他不值得,好吗?——然而,哈桑听不见我的呐喊,“为你,千千万万遍”,他只认这个理。

在一年一度的风筝节上,阿米尔与哈桑赢得了斗风筝比赛,哈桑立马去追被他们打败掉落的风筝,因为他知道这个风筝对阿米尔极其重要。然而追到风筝的哈桑被阿塞夫一伙拦住了,他们把他逼到巷子里,要他交出风筝。哈桑奋力反抗,用石块击伤了阿塞夫的额头,这下彻底激怒了阿塞夫。在两个帮凶的协助下,阿塞夫性侵了哈桑。

SHIT,这个阿塞夫不但残暴,还是个变态。

更要命的是,这一切,都被阿米尔看在眼里——他躲在巷口,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他没有去营救哈桑,甚至连高声叫喊都做不到,他偷偷跑开了。

一无是处的懦夫!!!

我还能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我内心的愤怒呢?我简直快要被气疯了,不想再看下去,但又想知道哈桑的境况。

可怜的哈桑,你怎么能那么愚蠢?风筝重要还是自己的人身安全重要?这都分不清吗?你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为什么要承担这种完全超越自己年龄和能力的责任?天啦,又是那句惹人烦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米尔估摸着阿塞夫他们离开后,才又回头去找哈桑。虚弱的哈桑双腿摇摇晃晃,从裤子上滴下的血滴将雪地染成黑色,颤颤巍巍地把风筝递给了阿米尔。阿米尔是这样打破了沉默的,“你到哪里去了?我在找你”。

哈桑用衣袖擦擦脸,抹去眼泪和鼻涕,几次张开嘴巴又闭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最终,哈桑后退几步,说了一句:“老爷会担心的”。然后转过头,蹒跚着走开。

读到这个章节,我感到血压飙升,鼻子酸酸的。

我非常愤怒,不是对阿塞夫,而是对卑鄙、无耻、肮脏、龌龊的混账阿米尔,我打心眼里鄙视他。

就算你是少爷,哈桑是仆人,大家都是人吧,是感情动物吧!你忘了你们是喝同一个女人的奶水长大的?忘了你们一起在树干上刻下“阿米尔和哈桑,喀布尔的苏丹”的字?忘了是谁永远坚定地跟你站在一起,让你免受阿塞夫的铁拳之灾?现在哈桑是为了保护你的风筝,保护你,才又一次与哈塞夫对抗,而你却躲开了,你竟然躲开了!真是太不要脸了!

你觉得自己也有充分的理由:阿塞夫他们人多势众,自己打不过;阿塞夫很残暴,跟他对抗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哈桑只是一个仆人……,何况自己也很害怕。全都是无聊的借口,你只想到自己,请问一句:哈桑怎么办呢?哈桑就不害怕吗?哈桑比你更害怕,可是为了你的风筝,他牺牲了他自己,正如他所承诺的:“为你,千千万万遍”。

愤怒之余,我还感到很心痛。
哈桑是一个做过兔唇手术的孩子,估计长得也不太可爱,没上学也不识字。但我喜欢哈桑这个孩子,喜欢他那颗如金子般的心。一想到哈桑纯洁的身体被阿塞夫伤害,美丽的心灵被阿米尔伤害,我很心痛。

我这个人就是见不得天真、单纯的人受到伤害,这是我难以跨越的人生课题。

实际上,哈桑看到了阿米尔跑开,知道阿米尔抛弃了自己,却依然把风筝拽在手里,任由阿塞夫揉拧。他明明知道阿尔米在装傻,内心明明极度的委屈和伤心,却依然没有揭穿,没有抱怨,没有指责。他把一切都埋在心里,只是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从未后悔。

最后,我还有一种无力感:我希望我能在现场,一声大吼,喝退阿塞夫,惊醒阿米尔,拯救哈桑。

就这样,阿米尔眼睁睁看着哈桑被伤害却假装不知情,而哈桑明明知道阿米尔悄悄跑开也假装没看见,两个人的心中第一次有了隔阂。

哈桑承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伤害,却依然想修复两人的关系。可是阿米尔却被极度的内疚和自责压的喘不过气来,他永远忘不了那个画面,再也无法面对哈桑。他想尽一切办法回避哈桑,仍然无法回避内心的痛苦。

是啊,人怎么可能欺骗得了自己的心呢?于是,阿米尔患上了失眠症。

最终,阿米尔想出了一个歹毒的主意,他陷害阿桑偷窃,希望父亲能赶走哈桑父子。然而阿米尔的父亲根本不相信哈桑会做出这种事,即便哈桑亲口承认,父亲依然不愿意赶走哈桑。

出乎意料的是,哈桑父子却坚决要离开——他们的行李在此之前就已经收拾好了。于是,在倾盆大雨中,阿米尔透过被雨水湿透的窗户,眼睁睁地看着哈桑父子离开了。

真是太恶心的,阿米尔与哈桑两个人,阿米尔是背叛者,他伤害、抛弃并陷害了哈桑。而哈桑自始至终都是忠诚者,他从未犯下任何过错,还一厢情愿的包庇背叛者阿米尔,独自承担一切罪名,默默离开。“为你,千千万万遍”——对不起,阿米尔,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了。

两个小伙伴从此分离,再也没有见面。

假如阿米尔在这个时候死去,他一定会下地狱。

阿富汗爆发战争后,阿米尔跟着父亲来到美国。他上了大学,娶了漂亮的妻子,当上了知名作家(阿米尔的父亲在他婚后不久因肺癌离世)。他似乎终于摆脱了那段陈年往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只有“膝下无子”这个事实一直在警示阿米尔:也许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因为某件事,决定剥夺他为人父的权利,以报复他曾经的所作所为。他知道,这是他的报应,自己是罪有应得。他需要一个机会,一个为自己赎罪的机会。

读到这里,我很为阿米尔担心:他做了亏心事,欠下了心理债,不知道真主会怎么安排他后半生的生活,会给他赎罪的机会吗?

机会说来就来,与哈桑分离25年之后,一位故人找到阿米尔,告诉阿米尔几件事:

哈桑其实是阿米尔父亲的私生子,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原来是真的兄弟);斗风筝大赛那天,哈桑其实看见阿米尔跑开了;哈桑结婚后生了个儿子,叫索拉博,跟25年前的哈桑一样大了;哈桑已经死了,为了保卫阿米尔的老宅对抗塔利班而死;索拉博成了孤儿,在阿富汗生死未卜。

故人请求阿米尔回阿富汗营救索拉博,“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没错,这就是那个机会,阿米尔决定上路。

回到阿富汗后,阿米尔经历了千折百回终于找到了索拉博,这个可怜的孩子沦为了阿塞夫的娈童。而这时的阿塞夫,竟然混进了塔利班组织,成为了一个小头目。

阿米尔告诉阿塞夫自己要带走索拉博。阿塞夫同意,前提是,阿米尔必须以男人的方式赢得索拉博。

阿米尔没有退让,他与阿塞夫展开了一场男人之间的肉搏,应该说是作为一个男人被阿塞夫完虐。这一次,阿米尔知道没人能救自己了,他躺在地上大笑,等待着阿塞夫的最后一击。

就在这个时候,一把弹弓打爆了阿塞夫的左眼。

没错,是索拉博,他实现了哈桑的遗愿——把“吃耳朵的阿塞夫”变成了“独眼龙阿塞夫”。

没错,是索拉博,他继承了哈桑的意志——“为你,千千万万遍”,又一次在危难之际拯救了阿米尔。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阿塞夫遵守了他的诺言,放走了阿米尔和索拉博。这个变态、凶残、暴力的阿塞夫,实在令人难以捉摸。

索拉博性格孤僻,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他不相信任何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任何一个有过那段不堪经历的人,没被逼疯就已经很幸运了。

阿米尔希望索拉博跟他一起回美国,索拉博犹豫不决——他觉得自己很肮脏,害怕爱与幸福只是梦幻泡影,自己终将会被抛弃。

阿米尔反复向索拉博承诺,保证不会与他分开,绝对不会让他回到孤儿院,这让心灵上千疮百孔的索拉博燃起了希望,终于对阿米尔产生了依赖和信任。

然而,要从一个如此混乱不堪的国家带走一个没有任何身份证明的孩子,谈何容易。迫于形势,阿米尔决定让索拉博暂时留在某个孤儿院,这会让索拉博的签证手续变得容易一些。索拉博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崩溃了,他以为阿米尔要抛弃自己——自己果然是一个不值得拥有爱的人。

索拉博感到很累,他厌倦了人世间,在浴室里悄悄地用刀片划破了自己的手腕。阿米尔吓疯了,他大声尖叫——他看到哈桑被性侵时没有喊出来的声音,在时隔25年之后终于被他喊出来了,直到救护车来了也没有停。

可怜而无辜的索拉博,这一切原本就不是你的错,错的是这个国度,那些身居高位又愚蠢之极的当权者。

索拉博被抢救过来后,一言不发、目光呆滞,他的心理障碍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但不管怎样,阿米尔终于把他带回了美国。

面对疑惑的眼光,阿米尔坦率地告诉妻子、岳父岳母以及亲朋好友:“我爸爸睡了他仆人的老婆。她给他生了个儿子,名字叫做哈桑。现在哈桑死掉了,这个男孩是哈桑的儿子,也就是我的侄儿,他的名字叫索拉博”。

妻子非常理解并全力支持阿米尔的决定,但索拉博那颗孤独而绝望的心依然不肯向阿米尔敞开。

一定要坚持下去,阿米尔!静静等待,不要放弃,你一定会等到索拉博打开心结的那一天。

日子一天天过去。几个月后,在一次阿富汗人的庆祝活动上,阿米尔看到有人放起了风筝,他立即意识到机会来了。

阿米尔买了一个风筝,把它带到索拉博面前,一边邀请索拉博跟他一起放风筝,一边向索拉博讲述自己小时候与哈桑放风筝的往事。索拉博不为所动,阿米尔只好一个人放起了风筝。

就在迎风奔跑的那一刻,阿米尔感到身旁有人在和他一起奔跑——索拉博终于愿意与阿米尔一起放风筝了。

最终,阿米尔在索拉博的见证下打败了一只绿风筝,那只风筝摇摇晃晃地摔落下来。就在这时,阿米尔看见索拉博的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你想要我追那只风筝给你吗?”阿米尔俯视着索拉博的脸庞,看到他的喉结吞咽着上下蠕动,微风掠起索拉博的头发——索拉博微微点头。

“为你,千千万万遍。”阿米尔对索拉博说出了哈桑曾经对他说过千千万万遍的话——索拉博听见了,哈桑也听见了。

在一群孩子的尖叫声中,阿米尔快速向掉落的风筝跑去,微风拂过他的脸庞,挂着灿烂的微笑——阿米尔终于走上了那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灵魂也得到了救赎。

感谢你!哈桑。你的坚持,让我们见证了“忠贞”二字的深刻含义和具体表现。

祝贺你!阿米尔。你实现了自我救赎,让我们明白了“真实”才是究极的解脱。

欢迎你!索拉博。你安全了,美好的生活正在向你招手,张开双臂去拥抱她吧!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