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家长学校的《开学第一课》迎着春天凉爽的微风出现在我们眼前。2022年这样值得纪念的一天,《开学第一课》也给人带来了难忘的视觉盛宴。认真参观家长学校
小学阶段——加强习惯培养,奠基美好人生
众所周知,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
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习惯?周彦伟副校长总结了三个数字“二、四、八”。
抓住两个关键:觉察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把握四个阶段:
1. 强制阶段:在培养某一习惯的初期,一定要严格要求、坚守原则、强制执行;
2. 激励阶段:当孩子在强制坚持同一习惯后,他会逐步尝到好习惯带来的好处,而这种感受和体验又会激励孩子继续坚持好习惯;
3. 疲惫阶段: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奖励的作用渐渐减退,习惯养成容易出现反复。家长要接纳孩子的疲惫,理解他的反复,保持耐心,继续提醒和帮助孩子;
4. 巩固阶段:大约经过三周到两个月的习惯培养孩子的行为会变得稳固。
掌握八个要点:
1. 有利的环境: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有氛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2. 耐心地引导:事先和孩子沟通好,让他了解为什么要培养这些习惯。当孩子在落实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耐心地引导,不要期望一次成功;
3. 及时的表扬: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表扬,让他知知道是哪个具体的行为做得好,值得表扬,增强孩子的自信,进而促进习惯养成;
4. 良好的示范:身教永远胜于言传,有些道理说很多遍,不如自己做一遍;
5. 默契的合作:父母首先意见要统一,不要在孩子面前态度分歧,有不同意见私下交流讨论。否则当着孩子的面,会阻碍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6. 有趣的游戏:顺应孩子的天性,不妨给枯燥的计划加点趣味性。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比赛,做到可以换取奖励,做不到就要受到惩罚等等;
7. 恰当的规则:将习惯落实成具体的规则和计划去执行;
8.坚决的态度: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当孩子不配合或者效果不理想时,父母一定要坚决地表明自己的立场,给孩子界限,知道有些规距是必须的。
初中阶段:帮助孩子做好“自我管理”,
初中生大都12到15,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渴望自由,勇于探险,渴望决定自己的一切,那么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能力呢?王海勇主任从以下五个方面做了分享。
1.帮助孩子认识自己
家长要从抓住孩子的“犯错时刻”“挫败时刻”“心情不佳时刻”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小学阶段,孩子“犯错”,需要家长纠正和引导,但初中生却是需要家长的理解,如果家长一味指责和建议,只会让孩子愤怒和对抗。此时的家长应先静心观察,将事实与内心感受及你的经验分享给他,让他在与你感同身受的滋养里慢慢成长;孩子“受挫时”要关注他受挫后的反应,先与他共情感受,让孩子在情绪与情感的共鸣连接中找到归属感。接着是引导他看到挫败的价值,最后再导向下一步如何做,让他走出挫折;“心情不佳时”,家长更要觉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了解情况,给予帮助。青春期的孩子,比你看到的更加需要你。
2.帮助孩子用好梦想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而少年则要养志——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梦想最大的价值,是让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意义。如:认真完成现在手头的作业,就可以离理想的高中更进一步,这就是认真完成作业的意义。再如:我想当球星,早起就有意义;我想当教师,练字就有意义;我想当作家,坚持写日记就有意义等。
3.帮助孩子学会规划
首先帮助孩子建立生涯意识——从学会规划周末时间开始,再到规划一周、一月乃至一年、一生。然后就是“五化管理”——目标具体化、完成数字化、时间限期化、执行决心化、白纸黑字化(让更多人看得到)。最后是及时反馈总结——让孩子重新看见过程、结果、漏洞、机会和自己。这也需要家长做好榜样,让总结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孩子进步的阶梯。
4.帮助孩子管好情绪
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让孩子有宣泄的机会(运动、日记、出游等都是宣泄的方式),让孩子有表达的安全(让孩子敢于且有机会表达自己)。
5.帮助孩子直面未来
与其说青春期是孩子的逆反期,不如说是孩子的觉醒期。这是孩子完成清醒、蜕变、抉择,然后决定用一个怎样的自己去面对一个怎样的未来。家长朋友应该珍惜这个阶段,让他们因为我们而自我更加清晰,蜕变更加彻底,未来更加明澈。
好的父母,永远不会停下成长的脚步。所以,每一位父母都应继续关注和学习“开学第一课”公益讲座,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方法”,让我们的陪伴和管理更有温度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