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022年物理学完全山东德克萨斯卷(本卷共有27道小题,全卷共有4道大题,满分100分)1、选择题(本大题有12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声现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笛子演奏中,按压不同笛孔目的是改变笛声的音色;
C.城市道路快速道两旁安装的隔音墙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D.“B超”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原理制成的医疗设备
【答案】D。
【解析】(1)人们能听见声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体振动的频率必须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二是必须有传播声波的介质存在;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
- 笛子演奏中,按压不同笛孔时,笛子的空气管长度发生变化,故笛子振动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目的是改变笛声的音调,而不是音色;故B得说法是错误的。
- 城市道路快速道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有效减弱噪声的控制方式,不是在接收处;故C的说法是错误的。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B”型超声也是声音的一种,故其也可以传递信息;医学上利用“B型”超声传递信息制成了“B超”机,用它可以判断病灶情况;故D得说法是正确的。
2.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水面“折”笔 B.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 C.手影 D.拱桥倒影
【答案】B。
【解析】日食的形成是月亮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对照选项可进行分析判断。
A、看到斜插入水中的铅笔好像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B、手影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符合题意。
C、看露珠下的叶脉,叶脉变粗,是露珠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属光的折射,不符合题意。
D、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答案】D。
【解析】A、冰的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吸热。
B、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中水蒸气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放热。
C、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汽化现象,吸热。
D、霜的形成是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放热。
综上分析(1)(3)物态变化过程吸热。故选D。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红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就是利用了图中的成像规律;
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B。
【解析】A.生活中使用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无法在光屏上成像,故此说法错误。
B.换上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只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就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此说法正确。如果换上焦距小一些的透镜,物体距离2倍焦距位置更远一些,要想在光屏上重新成像,需要把蜡烛移近透镜即可。
C.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需要向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此说法错误。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会更小,光屏应像左移动。
D.如果把蜡烛与光屏对调,光屏上将不会出现清晰的像;此说法错误。因为光路是可逆的,如果把蜡烛和光屏对调,光屏上照样可以得到清晰的像。故正确答案是B。
5.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将金属块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改变右盘中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小明将系好细线的金属块放入盛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升高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根据实验过程及现象,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错误的是( )。
A.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线处静止时,表明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了;
B.金属块的质量为74g;
C.金属块的体积为60 c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4×103 kg/m3
【答案】C。
【解析】天平的使用首先要对天平调平衡,当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位置时表示天平已处于平衡;故A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图处于平衡,从甲图读得:50g+20g+4g=74g,故B的说法正确。
量筒的读数是60ml,此读数是液体体积与金属块体积之和,故金属块体积为60cm3是错误的。
金属块体积为60ml-50ml=10ml=10cm3,故金属块密度为:
,
故D的说法正确。所以,判断正确的是ABD。答案是C。
6.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甲 乙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答案】D。
【解析】A、甲图中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说明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变小说明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正确。
B、a货物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不正确。
C、b货物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所以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正确。
D、由图象可知:前6秒内,sa=0.4m,sb=0.6m,所以根据
可知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
7.上体育课时,涵涵同学看到操场上的物理现象,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由于足球的惯性越来越小;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蹬地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球拍击打羽毛球,改变羽毛球的运动方向,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是利用运动鞋底部凹凸不平的花纹来增大摩擦
【答案】A。
【解析】A:地面上滚动的足球越滚越慢,是因为足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而不是惯性越来越小,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其大小不变,故A错误。
B:跳远的同学在起跳时用力向后蹬地
,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样才能获得向前的动力,故B正确。
C:球拍击打羽毛球,羽毛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运动鞋的底部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所以穿运动鞋跑步不易滑倒,故D正确。
8.家用电冰箱的用电部分主要是电动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其中,电动压缩机M受温控开关S1的控制,照明灯泡L受门控开关S2的控制,要求它们既能单独工作又能同时工作。图中是几个同学画出的家用电冰箱的电路图,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灯和压缩机是并联关系,且各自的支路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故选B。
9.下列有关生活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与插座是串联的;
B.使用螺丝刀形状试电笔时,手指不能接触其顶部的金属帽;
C.发生触电事故时,不能用手去拉触电者,而应先切断电源;
D.电能表只准接在空气开关之后
【答案】C。
【解析】A、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的.插座就是插接用电器的,所以用电器应与插座并联,故A错误;
B、使用试电笔时,如果手指碰不到其顶部的金属帽,氖管就不会发光,测电笔无法正常工作,故B错误;
C、家庭电路中的触
电,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的;在家庭电路发生触电时,应当立即切断电源,迅速使触电人脱离带电体,故C正确;
D、据家庭电路的构成可知,家庭中的电能表应该安装在空气开关前面;故D错误。故选C。
10.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幅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图中,闭合开关,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右侧;
B.乙图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侧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
C.丙图中,是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
D.丁图中,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图
【答案】A。
【解析】A:甲图中,由安培定则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磁感线是从N极出来回到S极的,故小磁针的右端为N极,故A正确。
B:乙图中,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侧滑动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变强,由于不知电流的方向,无法判定螺线管的极性,故无法判定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故B错误。
C:丙图中,有电源,若闭合开关,磁场中的金属棒会受力运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电动机的原理图,故C错误。
D:丁图中,没有电源,闭合开关后,当金属棒ab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故是发电机的原理图,故D错误。故选A。
11.2013年2月,中国海监在钓鱼岛海域放置浮标以监测我国领海的水文变化.监测发现,从春季至夏季,海水温度上升、体积膨胀导致密度下降。此过程中,若浮标体积保持不变,则( )。
图10220
A.浮力变大,露出海面体积变小;B.浮力变小,露出海面体积变大;
C.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大;D.浮力不变,露出海面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海水密度的变化,结合F浮=ρgV排可知浮标露出海面体积的变化情况。
因为浮标始终漂浮,并且浮标重力不变,故浮力等于重力,并且浮力不变;因为海水密度减小,由F浮=ρgV排可知,浮标排开海水的体积变大,则露出海面体积变小。故选D。
12.如图所示,R1是定值电阻,R2是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b滑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不变;
B.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不变;
D.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不变
【答案】A、D。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R1支路的电流。
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故B、C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干路电流变小,电流表A1变小;故A正确。
V测量电源电压,无论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怎样滑动,其读数保持不变,故D错误。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每个空1分,共14分)
13.如图所示两船近距离并排行驶时将会 (填:靠近或远离),这是因为两船内侧水的流速 (选填:大、小)于两船外侧水的流速,造成了两船内侧水的压强 (选填:大、小)于外侧水的压强的原因(选填“大”、“小”或“等”)。
【答案】靠近;大;小。
【解析】两船内侧的水流速度大,外侧的水流速度小,根据流体压强 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两船内侧的水的压强小于两船外侧水的压强,在这个压强差的作用下,两船会向中间靠近,出现相撞的情形。
故答案为:靠近;大;小。
14.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需要佩戴 透镜(填:凹、凸)进行矫正。
【答案】B;凹。
【解析】正常眼无论看远处的物体还是看近处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上,故正常眼的成像情况是A、C两图;
近视眼由于晶状体变厚(凸),折光能力变强,使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而看不清物体,故是B图;
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来减小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故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B;凹。
15.新能源的开发来源于物理学的进步。风力发电站工作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该能源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风(或机械)、可。
【解析】风力发电站是将空气流动具有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种能源使风能得到了重新利用,是可再生能源。
故答案为:风(或机械)、可。
16.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由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2kg热值为4.6×107J/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J。已知汽车防冻液比热容为4.2×103J/(kg•℃),防冻液从90℃冷却到20℃的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2.94×106J,则汽车防冻液的质量为 kg。
【答案】压缩、9.2×107、10。
【解析】(1)在汽油机的压
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做功,使其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2)完全燃烧2kg汽油放出的热量:Q=mq=2kg×4.6×107J/kg=9.2×107J;
(3)由Q放=cm△t得汽车防冻液的质量:
故答案为:压缩、9.2×107、10。
17.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4s内将重为15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2m的过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为375N,物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物重的0.4倍。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答案】600、80%。
【解析】(1)物体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时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则物体受到的拉力FA=f=0.4G=0.4×1500N=600N;
(2)拉力F做的功W总=Fs=375N×4m=1500J,
有用功W有=FASA=600N×2m=1200J,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故答案为:600、80%。
18.一个标有“220V、1200W”的电热水壶。要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将2kg温度为20℃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 J,若不计热损失,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需要的时间是 s。(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1)6.72×105J;(2)560。
【解析】(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2kg×=6.72×105J。
(2)因为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所以P=P额=1200W,不计热损失,Q吸=W=Pt,
所以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烧开这壶水需要的时间:
。
三、作图与实验题(本大题包括6个小题,共26分)
19.(2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通电螺旋管右侧的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的N极指向左。请用(+、-)号标出电压的极性。
【解析】小磁针静止时N极向左,则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通电螺线管右端为S极,则左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源的右端为正极,左端为负极;如图所示。
20.(2分)画出如图所示,静止放在斜面上的木块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解析】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都反映了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精确,力的示意图简约。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与水平面垂直,所以在画图时,或是找到竖直方向,或是找到水平方向都可以。
压力属于弹力,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并与形变方向相反。
21.(4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徐新宇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硬纸板F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①显示光的______;
②探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入,反射光沿 方向射出。
(3)实验中,小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入射角分别为15°、30°、45°进行实验,这样做目的是______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析】(1)硬纸板F的主要作用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即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由于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所以小明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使入射角分别为15°、30°、45°进行实验,这样做目的是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1)①传播路径; ②法线; (2)OA;(3)多次实验。
22.(5分)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试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 ,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 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 ,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熔化的特点是 。
【答案】(1)秒表;状态;(2)均匀受热;(3)48;吸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3min时开始熔化,7min时,固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变为液体。
【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海波的熔化过程中,熔点是48ºC,在3min-7min时间内是固液共存状态,下面进行解答:
(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秒表,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状态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均匀受热,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ºC,海波熔化的特点是吸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时开始熔化,7min时,固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变为液体。
故答案为:(1)秒表;状态;(2)均匀受热;(3)48;吸热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到3min时开始熔化,7min时,固体海波全部熔化完毕变为液体。
23.(6分,每空1.5分)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如图甲,物体重 N;
(2)如图乙,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为 N;
(3)分析甲、乙、丙三图所示实验数据可得:物体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 (填字母)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答案】(1)4.2;(2)1;(3)液体密度;(4)C、D。
【解析】(1)由甲图可知,物体重是4.2N;
(2)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2N,故物体所受浮力应为:4.2N-3.2N=1N;
(3)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由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择图中C、D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1)4.2;(2)1;(3)液体密度;(4)C、D。
24.(7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干电池(1.5V)两节,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20Ω、2A)、定值电阻(5Ω)、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
(4)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A。
(6)试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 次,原因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U/V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电流I/A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答案】(1)如图;(2)B;(3)定值电阻断路;(4)左;(5)0.3;(6)1;电压最小应是0.6V,电流为0.12A。
【解析】(1)已知电流表选择0~0.6A,因此将电流表0.6A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左端接线柱相连,把滑动变阻器B端接线柱与定值电阻右端接线柱接入电路,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2)在连接电路的各元件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这样可以起到 保护电路的作用。
(3)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与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断路。
(4)已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应减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则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左移动。
(5)图中电流表选择的是0~0.6A量程,对应的分度值都是0.02A;则这时的电流为0.3A。
(6)已知滑动变阻器(20Ω、2A)、定值电阻(5Ω)、干电池(1.5V)两节,即电源电压为3V,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在第一次实验时,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即20Ω,因为定值电阻为5Ω,其电阻之比为4:1,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3V=0.6V,即出错的是第1次,原因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最小为0.6V,电流为0.12A.
故答案为:(1)见上图;(2)B;(3)定值电阻断路;(4)左;(5)0.3;(6)1;电压最小应是0.6V,电流为0.12A。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2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5.(6分)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F=1000N的力拉绳子自由端,货物A以0.1 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l0s,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
(1)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
(2)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
(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
【解析】(1)根据v=
可知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sA=vAt=0.1m/s×10s=1m;
(2)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有效股数:n=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v绳=nvA=2×0.1m/s=0.2m/s,
拉力的功率:
;
(3)由η=
=
=
得摩擦力:f=nηF=2×75%×1000N=1500N。
答:(1)货物A在10 s内移动的距离为1m;(2)这个过程中拉力F的功率200W;(3)水平地面对货物A的摩擦力大小1500N。
26.(8分)为了响应国家“低碳环保,节能排放”的号召,我国多地设置了共享单车租借站点。质量为55kg的小明同学在上学的路上租借了一辆自行车,从站点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骑车用时5min(设小明骑车上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解答下列问题:
(1)(2分)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3分)若自行车的质量为15kg,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5m2,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3分)若自行车匀速行驶中所受阻力为人和车总重的0.1倍,则小明骑车的功率是多少?
【解析】(1)t=5min=300s,则小明骑车的速度:
;
(2)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m人+m车)g=(55kg+15kg)×10N/kg=700N,
S=0.005m2×2=0.01m2,
则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
;
(3)因为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所以牵引力:F牵=f=0.1G总=0.1×700N=70N,
则小明骑车的功率:
。
答案:(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5m/s;(2)小明骑车时车对地面的压强是7×104Pa;(3)小明骑车的功率是350W。
27.(10分)某兴趣小组探究串联电路中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电路如图甲所示。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R1的U-I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1)R1的阻值;
(2)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3)当R2消耗的电功率为0.5W时,R2的阻值。
【解析】(1)由R1的U-I图象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R1为定值电阻,当U1=6V时,I1=0.6A,由欧姆定律可知:
;
(2)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为0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此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U=U1=6V,最大电流为I1=0.6A,电路最大功率P=UI1=6V×0.6A=3.6W;
(3)当R2消耗的电功率为0.5W时,P2=I2R2,
,而
,带入后解得:R2=2Ω或R2=50Ω;由图乙可知,当R2最大时,I最小=0.15A,
电路总电阻
,
R2的最大值R最大=R﹣R1=40Ω﹣10Ω=30Ω,所以R2=50Ω舍去,得R2=2Ω。
答案:(1)R1的阻值为10Ω;(2)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6W;(3)当R2消耗的电功率为0.5W时,R2的阻值为2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