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示范高中”的招牌被摘下,常德市六中发展跌至谷底,社会声誉和学生质量急剧下降,高考、期中考试几乎每年都在市直学校排在倒数第一。
十年时间里,该校从校长到教师,几百号人苦苦寻求出路,但是始终难以突破困境,教师人心涣散。社会上流传着一种声音:“哪个来六中都搞不好!”
2018年,常德市教育局在该校试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强化党委领导与党建引领,为学校注入了强大能量。短短三年,常德市六中实现了低谷崛起,本科上线率由20%上升到56%,连续两年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创造了引人注目的“六中加速度”。
这块“试验田”为何取得成功?
制度再构建:
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现代学校制度
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常德市六中办学质量曾在常德数一数二。“湖南省示范性高中”被摘后的十年里,该校生源质量从一类降为三类,“社会声誉极差”,许多教师想尽办法调走。
怎么办?2018年,常德市教育局在该校试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班子全部换血,强化党委领导与党建引领,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下的现代学校制度。
这对新上任的党委书记程光明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他深入剖析了学校由辉煌进入困境的核心原因,在他看来,在六中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党委会形同虚设,决策过分依赖校长个人能力,导致重大决策容易出现失误,办学方向容易走偏,且难以纠偏纠错。
因此,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立起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运行机制,构建现代化的学校治理体系,成为程光明到校的第一件大事。
突破口从建立科学决策机制开始。在决策层面,常德市六中全面强化党委领导,党委会负责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三重一大”事项必须经党委会讨论,并实行党委书记末位表态制度;校长办公会负责落实党委会决策。
同时,学校全面加强了党的领导,把支部建到了年级,年级主任担任党支部书记,真正实现了党建与业务同部署、同落实。班子成员各领一线,各负其责,各自争先,分别联系一个年级和支部。
目前,常德市六中构建起了党建+德育创新、党建+教学改革、党建+学科强基、党建+师德师风、党建+思政建设等五大模式,全面探索以党建引领学校发展。
在加强党委领导和党建引领的同时,该校建立了以职代会为核心的民主管理机制、以自我管理为核心的学生自治自理制度、以最好的方法教家长等“五最”理念为核心的家校合作沟通机制,全面构建起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位一体的治理机制,学校治理体系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真正解决了发展“依靠谁”的问题。“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人,是第一资源、第一生产力,学校发展必须依靠教师。”程光明说,尊重教师、依靠教师,真正把教师放在学校主人翁的地位,以换得全体六中人把学校发展装入内心,成为了党委班子共识。
这两年,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直抵人心”的政策:为从教30年教师颁发“白云成就奖”,为退休教师办荣退仪式;打造青年之家,解决青年教师住房之忧;凡事通过教代会,教师广泛享有知情权、参与权……
同时,为让每一个进入六中的孩子有出路,除了高考之外,学校还开通了高职单招、艺体培养、士官定向、海洋院校订单式培养、出国留学等五大升学出口,构建起学子深造的“立交桥”。
在新的治理机制下,地还是那块地,人还是那些人,但是学校面貌为之一新,精气神为之一变。
定位再思考:
党委主导抓住学校改革发展“牛鼻子”
从摘牌那一刻起,常德市六中人有一个执念,就是孜孜以求地为那一块牌匾能重新挂上校门。
7科会考,有6科全市第一,这样辉煌的记录,哪位教师不想再次书写?但这条路,走了10年没走通,意味着什么?
有多年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经历的程光明,对教育宏观政策非常清楚。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形成普通高中各具特色的发展局面”。此后,湖南省教育厅不再新发“省示范性高中”牌匾,对全省普通高中的办学要求转向“特色办学”方向。
这表明,常德市六中要重回原路、申请复牌,政策层面已不具备条件。程光明和校长李井岗等校领导班子成员反复思考研讨后,决定对六中的办学目标作出战略调整,停止复牌步伐,重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初中,走优质均衡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高中,追求错位特色发展,致力于打造符合校情的特色普通高中。
在学校党委的主导下,常德市六中走上了崭新的奋起之路。为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初中,他们主动与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合作办学,借助该校优质资源,带动学校初中部提质发展,迅速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高中特色发展之路怎么走?在深入分析校情、学情之后,学校党委认为:“学业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在‘成人’上一定要齐步走!”最终确定,在“党建+”模式下,以“德育素养”为学校特色,注重学生的素养与成人,提出“养良好习惯,提文明素养,强自理能力,铸家国情怀”的德育目标。
2019年,学校构建“大经典”“大讲堂”“大银幕”“大课间”“大舞台”“大阅读”六大核心素养平台项目荣获湖南省首届学校文化创新提名奖,同年,获湖南省中小学校“党建+德育工作”融合创新十佳优秀案例。2020年,学校入围全国青少年篮球实验学校、湖南省武术项目传统学校。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计生协会合作项目“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家长培训项目落户学校。
路径再探究:
党建引领办学理念从“育分”走向“育人”
今年春季开学,常德市六中在常德教育界释放了一枚“重磅炸弹”:全校取消晚自习,周末不补课。
各种质疑纷至沓来,有人说,你们凭着“三类生源”还想不补课、不上自习,到时高考看你们怎么办。有家长上门“讨说法”,要求学校取消这个决定。
学校党委班子坚决顶住了压力。“作出这样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了认真研究。”李井岗说,学生差距不是在智力上,而是在意志、习惯、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上,“我们就是要以素质教育的路径,推动非智力因素提升,非智力因素上来了,学生的成绩就不会很差,这也是学校以德育素养为特色的初衷。”
学校德育模式创新的背后,不仅是形式发生变化,更重要的是从“育分”走向“育人”的理念之变。
学校每一项活动背后,都有清晰的育人指向。如“大经典”,着眼于学生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素养的培养,着力推动“习近平用典天天见周周学”;又如“大银幕”,着眼于学生艺术审美和家国情怀的培养,学校成立“白云校园影院”,添置室内大银幕、座椅等设施,播放《建国大业》等优秀电影,开展影评比赛,深受学生喜爱。
在常德市六中,育人是全方位的,学校有一个投资10万元、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感恩餐所”,这是为送餐的家长专门开设的休息场所。“我们取名‘感恩餐所’,除了让家长休息陪餐,也想让孩子感受父母之爱,感受长辈不易,让他们在这种陪伴中学会感恩,学会珍惜。”程光明说。
三年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学生成绩,相反,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节节升高,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一次性合格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学校社会形象大幅提升,生源质量奋起直追。
“过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现在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李井岗对学校的变化感触颇深,“在党委领导下,学校真正贯彻落实了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尊重了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校人心思齐、人心思进,呈现出众志成城的好局面”。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03日第5版
作者:本报记者 阳锡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