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浙江信息网看这里!前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全国统一电子病历技术上没问题,利益共赢才是关键

多点/文日前,国家卫健委对13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关于推进电子病历数据共享的建议》表示,正在研究并逐步实现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记录、电子医疗记录、药品机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险等信息标准体系。

卫健委的这一表态在业内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电子健康档案及电子病历是现代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石,不仅能保留病人诊疗全过程的原始记录,还是实现医保控费、分级诊疗、互联网就诊、商保快赔等其他应用的核心支撑。但长期以来,因为医院、社区、公共卫生之间的数据标准各异、底层数据质量不佳等问题,互联互通始终没能实现。这次卫健委的表态被不少从业者视为行业的“曙光”。

不过也有从业者表示,统一的阻力很大。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者对经济观察网分析道,现在整个医疗信息化市场很分散,一家医院可能会由几十个厂商来服务,常规情况下各家之间的系统都是不打通的。如果需要连通,得给其他厂商支付接口费。据他了解,不少小公司的经营主要就是依靠承包几家医院的某个系统模块,收取接口费和运营费。在他看来,一旦实现互联互通,势必会触动到不少相关方的利益。

经济观察网就此采访了原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倪荣博士。他认为目前实现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在技术上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确实要考虑到如何协调多方利益的问题,不仅有厂商的利益,还有医院的利益。但医疗信息化的互联互通是大势所趋,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实现多方共赢。

据他介绍,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病历并不是一个新议题,早在2014年原国家卫计委便针对区域医疗提出了被称为“46312”的医疗信息化方案,其中就已经提到要建立电子病历数据库。之后也有地区比如浙江省当年就率先探索和实现了所有省级医院包括检查、检验等在内的八个数据集的互联互通。

但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技术储备已经够了但没执行起来的情况。直接的原因就是利益,倪荣分析称,有了统一的电子病历后,病人去不同的医院,只要其授权同意,医生都能调取到之前的诊疗数据,重复检查肯定会大量减少,对医院来说可能就少了一大笔收入。现在医院药品已经是“零加成”,如果检查检验收入再受到影响,经营压力肯定是更大了。

他还指出接口费也是个大问题,如果每个医院的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系统都需要经过改造跟国家平台联通,之前合作的厂商可能都会收取接口费,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不能让医院因为响应国家号召来产生额外的费用。

而且对于国家管理部门也是个艰巨的任务,这涉及了十几亿人的生命健康,系统非常复杂,需要处理天量数据,且这些数据还涉及到了数据安全,需要多个部门来协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是巨大的投入。

倪荣的建议是设计一个可以持续化、生态化的方案,并引入社会力量来建设,比如国家电子病历平台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央企,由它们来承接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国家机关则主要负责数据的管理和统筹。

他举了个例子,病人在就诊时如果需要调阅之前的检查数据,就向平台支付一笔小额的调阅费用,再由平台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医院,这样既免除了重复检查费用,又给平台、医院产生了一定的效益。与此同时,患者检查产生的数据也是一笔重要的知识产权,理论上由医院和患者共有。如果科研机构需要调用,可以从科研经费中拨款付费给患者和医院,由平台来管理,这样就建立起一个围绕全国电子病历平台持续产生效益的生态机制。

倪荣认为对于医疗信息化厂商来说,这也是一个利好。现在赚的只是“小钱”,如果真的实现全国统一电子病历,未来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医疗信息化厂商下一步要考虑从原本的卖系统转向卖服务。

他也坦言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解决标准化和数据安全的问题。之前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标准,需要把它们统一起来,标准先行,同时在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督下保障数据的安全。

他建议可以先小范围内试点,比如在国家卫健委直属高校的附属医院先试运行,逐步调整标准,再一步步向外推广,最后希望能实现政府统筹、部门主导、社会参与、便民惠民、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