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高考试卷我想说2021全国各地11套高考地理真题试卷+答案

2021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6道小题,每道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隆自贸区和太平洋自贸区(图1)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1948年,巴拿马建立科隆自贸区,发展转口贸易(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20世纪70年代,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隆自贸区以运河航运为基础发展金融、保险、通讯等产业。2007年,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太平洋自贸区建立。据此完成1~3题。

图1

1.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的成本上升 B.地理位置优势弱化

C.制造业的比例增加 D.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2.巴拿马建立新太平洋自贸区可以直接

A.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 B.增加国内就业机会

C.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 D.提升运河转运能力

3.与新太平洋自贸区相比,中国首选科隆自贸区作为中拉贸易投资平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产业结构 B.经济腹地

C.基础设施 D.地理位置


【参考答案】1.D 2.B 3.A


1997年以来,宁夏闽宁镇从一片“干沙滩”逐步发展为“金沙滩”。2012年闽宁镇开始发展光伏大棚、光伏发电等光伏应用产业,未来将利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让光伏面板始终保持与太阳光线垂直,以提高光能利用效率。据此完成4~5题。

4.光伏应用产业为闽宁镇提供绿色能源的同时,还能

A.增加年降水量 B.减少风沙威胁

C.增大昼夜温差 D.降低地下水位

5.若应用“照射光线自动跟踪”技术,与6月1日相比,闽宁镇7月1日光伏面板

A.正午影子长度较长 B.跟踪调整时长较短

C.仰角移动幅度较小 D.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参考答案】4.B 5.D


图2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 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 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6~8题。

图2

6.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

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

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7.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图3中的

图3

8.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A.城市职能转变 B.工业集聚增强

C.城际联系加强 D.逆城市化加快


【参考答案】6.C 7.D 8.C


罗布泊地区原为湖泊,是塔里木盆地的汇水与积盐中心之一,干涸过程中盐壳(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的坚硬壳状物质)广泛发育。图4示意罗布泊地区内相邻且不同海拔的甲、乙、丙三处地下水埋深、盐壳厚度和含盐量。据此完成9~10题。

图4

9.甲、乙、丙三处盐壳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甲 乙 丙 B.甲 丙 乙

C.乙 甲 丙 D.乙 丙 甲

10.丙处盐壳刚开始形成时,甲、乙、丙三处中

A.甲处降水量最多 B.甲处地下水位最高

C.乙处蒸发量最多 D.丙处地表温度最高


【参考答案】9.B 10.C


图5示意黄土高原某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古聚落遗址,遗址中有许多黄土烧制的陶器。仰韶文化晚期,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界线南移。在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下,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为避免坍塌,窑洞宽度须小于窑顶黄土厚度。据此完成11~13题。

图5

11.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气候趋向

A.冷湿 B.冷干 C.暖湿 D.暖干

12.仰韶文化晚期,该地区聚落向高处迁移是由于

A.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

B.人口增长迅速,耕地不足

C.蓄水技术提高,供水充足

D.土壤肥力下降,作物减产

13.龙山文化时期,该地区坡地的窑洞平面形态最可能是图6中的

图6


【参考答案】11.B 12.A 13.A


我国某山脉L谷地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季节性冻土广布。某地理学习小组在研学过程中获得L谷地五个站点的部分资料(表1),以此探讨该谷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据此完成14~16题。

表1

14.该学习小组对L谷地的研学结果合理的是

A.所在山脉的最大降水高度是1854米

B.年降水量受7月平均气温影响显著

C.冻土主要存在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

D.土壤开始冻结的时间随海拔升高而推迟

15.④⑤站点坡度、坡向相似。导致两站点土壤冻结最大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积雪深度 B.风力大小

C.冬季气温 D.太阳辐射

16.L谷地所在的山脉是

A.太行山脉 B.长白山脉

C.横断山脉 D.天山山脉


【参考答案】14.C 15.A 16.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黄鱼属于暖温性洄游鱼类,产卵洄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图7示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越冬场分布。

图7

(1)分析丁海域成为小黄鱼越冬场的有利条件。

(2)画出3月初小黄鱼从丁越冬场出发,经过甲、乙、丙三个产卵场的洄游线路,并解释小黄鱼沿该线路产卵洄游的现象。


【参考答案】(10分)

条件:丁海域受陆地影响较小,且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解释:3月初沿海海域水温受寒流影响,水温较低;丙产卵场纬度较低,水温较高;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乙、甲产卵场依次逐渐符合要求。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数百年来,贵州省乙侗族村寨在密林中土层较厚的地方修建高埂梯田(图8),种植品种多样的糯稻,并在稻田里养鱼养鸭,形成“稻-鱼-鸭”农业生态系统,2011年被列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地。与一般水稻相比,当地糯稻具有高杆(成熟时稻株高达2米左右)、耐阴、耐寒的特点。每年11月,丰收的糯稻晾晒在禾架.上,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图8

(1)从梯田位置角度,分析Z村在种植水稻时,选择品种多样糯稻的原因。(6分)

(2)稻田的田埂通常高约0.4米。解释Z村“稻-鱼-鸭”系统中,梯田田埂高达1.5米的现象。(6分)

(3)稻谷通常铺置于地面晾晒。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每年11月Z村利用禾架晾晒糯稻的原因。(6分)

(4)简述Z村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22分)

(1)梯田位于海拔较高的群山密林间,气温较低,日照时间较短;糯稻耐阴、耐寒;不同梯田朝向和海拔不同,光热组合多样。

(2)高埂增大梯田的蓄水量,利于抵抗干旱,且可养殖更多鱼鸭;足够的鱼鸭粪可满足糯稻生长的养分需要,降低生产成本;糯稻稻株高达2米,可适应深水梯田环境。

(3)11月光照较弱,气温较低,晾晒需要时间较长;Z村地势起伏大,平地少;禾架晾晒可通风透气,缩短晾晒时间且节省土地。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保护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做好景区规划,控制旅游人数。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河口地貌的演变与海平面、河流输沙量等密切相关。2万年以来,恒河流域地壳相对稳定,但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约120米;恒河年入海输沙量在距今约1.1万年时达到顶峰(约25亿吨,当今约10亿吨);距今约0.7万年,海平面开始趋于稳定。当今恒河河口(图9)原为下切河谷,2万年以来经历了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的演变。

图9

(1)分析当今恒河河口地貌由下切河谷→河口湾→三角洲演变的原因。(6分)

(2)推测1.1万年以来恒河流域西南季风强弱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8分)

(3)有学者预测恒河三角洲未来将菱缩,分析该预测成立的条件。(6 分)


【参考答案】(20分)

(1)前期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海水人侵),原不切河谷被淹,形成河口湾;当今河口处落差变小,流速变慢,泥沙易淤积;后期海平面趋于稳定,恒河输沙量大,泥沙大量淤积逐渐形成三角洲。

(2)变弱。理由:地壳相对稳定,说明恒河流域面积基本不变,河流落差基本不变,河流携带泥沙能力基本不变;输沙能力锐减,说明径流量变小,降水量变小,西南季风携带的水汽量变小。

(3)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西南季风变弱便恒河流域降水量减少,输沙量减少;生态退耕、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河流含沙量减少,输沙量减少;沉积速率小于侵蚀速率。地壳下降,且下降速率快于泥沙淤积速率。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表1)。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1~2题。

表1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参考答案】1.C 2.D


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图1)。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3~4题。

图1

3.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4.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3.B 4.C


图2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5~6题。

图2

5.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6.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5.C 6.B


图3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7~9题。

图3

7.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8.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9.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参考答案】7.B 8.D 9.C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图4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0~11题。

图4

10.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11.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

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


【参考答案】10.D 11.A


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5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5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12~13题。

图5

12.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5c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参考答案】12.B 13.C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图6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4~15题。

图6

14.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 ②地面温度低

③地势低 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参考答案】14.A 15.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图7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图8),是长江南岸三块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4分)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图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图9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图9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图10),面积53.4km²。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 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 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图10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过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图1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1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图12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3分)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4分)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8分)


【参考答案】

(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须知:

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

2. 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土壤 C. 地形 D. 光照

3. 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 ④⑦ B. ⑤⑧ C. ②③ D. ⑥⑨


【参考答案】1. B 2. C 3.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生长边界海岭 B. 消亡边界海沟

C.消亡边界海岭 D. 生长边界海沟

5.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渔业资源枯竭

③森林面积减少 ④两极冰川消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参考答案】4. A 5. D


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6. 甲是( )

A.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7. 四大地区中( )

A. 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 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 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 丙、甲、丁、乙

D. 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参考答案】6. D 7. B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类型小流域内( )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9. 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参考答案】8. C 9. D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柑橘、水稻 B. 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 葡萄、土豆

11. 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国家政策 B. 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 经济效益


【参考答案】10. A 11. D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人口密度 B. 交通运输

C.环境承载力 D. 移民意愿

13.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

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

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

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12. C 13. D 14.B


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 生产量大幅提升

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 生产量大幅减少

16. 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15. A 16. C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溪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 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 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18. 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17. C 18. B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9. 甲地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20. 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19. A 20. 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购物中心是集零售﹑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其内部布局除中高档品牌店、专卖店外﹐一般还有大型超市。完成购物中心内布局大型超市的主要作用是( )

A.提升服务档次 B. 增加消费客源

C.改善消费环境 D. 扩大服务范围


【参考答案】21.B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

A.更加灵活和复杂 B. 更凸显交通运输的作用

C.更依赖自然资源 D. 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方

23.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

①减少政府投入 ②扩大进口规模

③促进科技创新 ④推进产业升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22. A 23. C


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 描述正确的是( )

A. 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 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 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 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25. 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24. D 25. C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

(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

(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 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参考答案】

(1)西南;南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

(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图一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二为图一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____河﹐以下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参考答案】

(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考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老区井冈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推动经济质量发展。随着网络全覆盖,农民通过开网店,直播卖货,足不出户就可将农林土特产品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图1示意井冈山地理概况。据此完成1~3题。

图1

1.井冈山农林土特产品丰富,其形成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气候温暖湿润

③生物物种丰富 ④水域面积广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直播卖货让井冈山的农林土特产品不愁卖了,这主要得益于

A.产业产能提升 B.产品工艺革新

C.基础设施改善 D.生产成本降低

3.井冈山大力发展“互联网+电商”,可进一步

①促进人口集聚 ②助力产品销售

③夯实产业根基 ④实现增产增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1.A 2.C 3.D


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km²,目前面积已达66km²。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一2035年)》,未来将建成为面积达225km²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图2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4-6题。

图2

4.图2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

6.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

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4.B 5.C 6.C


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量大,降低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图3示意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7~9题。

图3

7. 2015年,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差异表现为

A.东西差异大于南北差异

B.东高西低

C.南北变化大于东西变化

D.北高南低

8.影响我国高耗能产业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能源消费结构 ②国内生产总值

③能源利用技术 ④地区人口总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为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下列区域差异化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①东部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②西部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③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比例

④南方地区大力开发太阳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比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7.D 8.B 9.A


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图4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据此完成10-12题。

图4

10.留尼汪岛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岛屿的

A.东部 B.南部 C.西部 D.北部

11.导致圣罗斯成为世界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温带气旋 D.热带气旋

12.影响留尼汪岛环岛公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人口分布 B.河流、海港分布

C.地形、城市分布 D.景点、机场分布


【参考答案】

10.A 11.D 12.C


深空网是支持深空探测活动,放飞人类太空梦想的核心系统。深空站作为深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建立天地联系通道,实现对航天器的跟踪测量和数据传输,其系统复杂,对站址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建设维护成本极高。我国已基本建成功能完备、性能先进、全球布局的深空网,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保驾护航。图5示意佳木斯深空站,图6示意全球主要深空站分布。据此完成13~15题。

图5

图6

13.单个深空站无法实现对航天器的连续测控覆盖,主要是因为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形状 D.地球大小

14.为了实现全天24小时360°对航天器的连续跟踪,需要建立的深空站个数至少是

A.2 B.3 C.4 D.5

15.为进一步优化我国深空站的全球布局,图6中①~④可选为站址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13.B 14.B 15.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养耕共生”模式是利用养耕共生系统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都市农业生产形式,用于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产品自给或在邻里市场销售。以色列国土大部分是荒漠,水资源奇缺,城市人口比重大。近些年来,以色列在城市推广“养耕共生”模式,促进了绿色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图7示意养耕共生系统运作原理。

图7

(1)结合图7,描述“养耕共生”模式的农业生产过程。(6分)

(2)分析以色列在城市采用“养耕共生”模式的原因。(8分)

(3)在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大力推广“养耕共生”模式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在城市屋顶、阳台、地面庭院等地方建设鱼池,通过增氧泵增氧,投放鱼食,池中养鱼;(2分)含营养物质的水通过水泵进入苗床,供果蔬生长;(2分)剩余的营养物被微生物分解,通过虹吸罩将浄化后的水送回鱼池,形成一个水产养殖和水耕栽培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农业生态系统。(2分)

(2)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2分)国土大部分是荒漠,耕地资源少;(2分)城市人口比重大,农产品需求大;(2分)科技发达,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2分)

(3)可行。理由: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气候干早,水资源缺乏)与以色列相似;可提供新鲜蔬菜等农产品,丰富城市农副产品供给;有利于美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可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或不可行。理由:经济较落后,而该模式建设和维护的费用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而该模式技术要求较高。(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其他答案合理的情给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冬虫夏草对气候有强烈的依赖性,气温、降水、日照、冻土和植被等的微小变化,会导致其生存微环境发生相应改变。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分布在海拔3000m以上至雪线附近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带,该区域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日照较为充足,利于冬虫夏草的生长。雨季是冬虫夏草生长发育的主要季节。图8、图9分別示意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内各气象站点1981~2015年期间雨季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图8 图9

(1)说明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判断依据。(6分)

(2)分析1981~2015年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的气候变化对产区位置和面积产生的影响。(9分)


【参考答案】

(1)西藏冬虫夏草产区雨季气候变化的总体趋势是暖湿化(气候变暖变湿)。(2分)其依据是在雨季均温升高,(2分)大部分地区降水増加。(2分)

(2)冬虫夏草繁殖生长所需环境条件的变化,必将导致产区位置和面积的变化。(2分) 西藏冬虫夏草产区在1981-2015年期间,雨季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日照减少,(3分)原有海拔高度内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微环境发生改变,导致产区位置向3000米以上更高海拔方向移动(海拔下限直接抬升),(2分)产区面积相应缩小。(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芦林湖是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内一处著名景点和重要水源地,它是利用原有河谷地形筑坝形成的人工湖,湖水清澈,湖畔浓荫馥郁(图10)。某研学小组实地调查发现,在该湖东北不远处的谷地里建有一座小型溢流坝,坝体由就地取材的沙、砾石浇筑而成。图11示意芦林湖及周边地形。

图10

图11

(1)拦沙是该溢流坝的主要功能,请说明理由。(8分)

(2)结合图11,分析建设该溢流坝的有利条件。(6分)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该地降水丰富,上游河段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修建溢流坝可以有效减缓流速,河流侵蚀和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2分)河水挟带的泥沙,大量在坝内淤积,入湖泥沙減少;(2分)清澈的河水可从溢流坝上方流至芦林湖,保证芦林湖具有良好水质和较大水量(库容)。(2分)

(2)该处地形平缓开阔,流速较缓,储存空间大,利于泥沙淤积;离湖较近,能有效减少泥沙入湖,河道附近多沙,砾石,建坝原材料丰富;距公路较近,交通便利,便于及时清淤。(答出其他3点得6分,其他答案合理的酌情给分)

2021年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

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表1)。近年来,该村每年都会吸引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老年人在此休闲居住,短则1个月,长达5个月。旺季时,该村外来老年人与本村村民的人数比例超过6:1,吸引周边村庄500余人就业。F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养老型村落。据此完成1~2题。

表1

1.F村产业向观光旅游型农家乐转变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生态环境

2.休闲养老型村落的形成,可以

A.提高城镇化水平 B.解决都市养老难题

C.降低乡村生活成本 D.促进乡村文化繁荣


【参考答案】1.C 2.D


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图1)。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据此完成3~4题。

图1

3.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

A.降低开凿难度 B.减弱风沙侵蚀

C.减轻风化破坏 D.方便生活取水

4.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

A.构造运动 B.太阳辐射

C.大气降水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3.B 4.C


图2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5~6题。

图2

5.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6.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参考答案】5.C 6.B


图3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07~2019年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7~9题。

图3

7.推测该市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育政策调整 B.落户政策

C.医疗条件改善 D.行政区划变动

8.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9.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参考答案】7.B 8.D 9.C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图4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0~11题。

图4

10.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 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

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11.O、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A.降低成本 B.提升品质

C.隔热防潮 D.生态环保


【参考答案】10.D 11.A


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5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5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12~13题。

图5

12.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5c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3.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A.2月16日前后 B.5月8日前后

C.8月20日前后 D.11月10日前后


【参考答案】12.B 13.C


“克拉香天气”出现在越南沿海地区,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雾天伴随濛濛细雨的天气,这种天气在越南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出现的几率更大。图6示意克拉香天气出现时段的风向。据此完成14~15题。

图6

14.越南北部沿海出现克拉香天气的几率更大,主要因为北部沿海比南部沿海

①风速小 ②地面温度低

③地势低 ④空气湿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克拉香天气易出现的时间段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次年1月


【参考答案】14.A 15.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图7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园区(图8),是长江南岸三块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4分)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6分)


【参考答案】

(1)水域面积扩大,水深增加,通航里程增加,通航能力增强(航道条件改善);港口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港口腹地扩大。

(2)通过与公路、铁路、管道的连接,实现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联运,运输方式灵活;缩短物流时间,提高运输效率;通过秭归翻坝物流产业园,实现对货物仓储、加工和贸易,延长物流产业链。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山西省大同市是中国大型煤炭能源基地之一,素有“煤都”之称。近年来,大同市多措并举,实现了从“煤都黑”到“大同蓝”的转型。在此过程中,大同市大力发展新能源,把太阳能、风能、煤炭资源富集优势转化为绿色产业优势,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并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自2017年以来,大同市相继建设能源改革科技创新产业图和新能源产业城,培育和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先导、储能蓄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光伏全产业链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五大产业集群。图9示意大同市新能源产业链。

图9

(1)指出与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氢能的优点。(4分)

(2)分析发展新能源产业对大同市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6分)

(3)简述大同市打造“新能源产业之都”对京津冀地区的生态意义。(4分)


【参考答案】

(1)氢能生产受时空限制小;利用方式灵活多样。

(2)改变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构建以新能源为基础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有利于提高研发能力,带动产业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促使产业向低碳、绿色、可循环方向发展。

(3)为京津冀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新能源),助力其生态环境的改善;巩固“大同蓝”,持续改善大同市的环境质量,为京津冀的生态安全提供保障。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图10),面积53.4km²。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 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 100mm,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图10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4分)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6分)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过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冰碛物(冰川搬运堆积物);崩滑体堆积物;风化碎屑物;断层破碎物。

(2)AB段:地形陡峻,易发生崩塌,且径流汇流速度快,为泥石流形成提供物质和水动力条件;BC段:地形较和缓开阔,为大量松散固体物质积累提供场所;CD段:沟道狭窄顺直、坡度大,加快泥石流的通过时间。

(3)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和水源条件,导致泥石流易发;泥石流运动速度快,规模大,冲击力强;峰脊区降水量大,并叠加积雪融水,使得泥石流多发育在高海拔地区,下游不易察觉,隐蔽性强。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荷兰北部的马肯湖是围海造陆工程的遗留物,由人工堤坝与相邻水域隔开,水深仅2~4m,风浪较小(图11),长期以来,马肯湖淤积严重,水体浑浊,生态系统受到损害。2015年,荷兰政府决定采用人工群岛方案对湖泊进行治理。该方案提出利用疏浚淤泥、人工抛沙等技术,构建由沙坝、沼泽、浅滩、沟渠和植物等组成的人工岛(图12)。其中,沙坝是抵挡盛行风引起的风浪的主要屏障,沼泽是由湖底淤泥堆积而成。在风、波浪、地势高差和水流等自然力量驱动下,人工岛内外形成了弱环流。

(1)从图12中找出人工岛周边建造沙坝的合理位置,并在相应虚线框内填涂阴影。(3分)

(2)从抵御风浪的角度,分析与石质堤坝相比,沙坝所具有的优势。(4分)

(3)说明人工岛是如何实现马肯湖水环境质量改善的。(8分)


【参考答案】

(1)答对1个得1分,答对2个得2分,答对3个得3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沙坝疏松多孔,并可以生长植物,消能作用更强,能更有效的降低风浪速度;能吸附、固定悬浮物,可以自我修复或扩大规模,持续抵御风浪。

(3)在风与地势高差的驱动下,湖水从各个方向流入人工岛,并沿沟渠、沼泽、浅滩缓慢流动,水中的悬浮物逐渐沉积下来;岛内营造的地势高差,使大气降水经斜坡汇集到雨水蓄积区,改善了岛内水环境;岛内水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水生生物进一步截留、吸附悬浮物;净化后的水体通过人工岛内外的水体交换进入马肯湖,改善了马肯湖水环境质量。

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图1示意1990~2005年我国人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的数量。据此完成1~2题。

图1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2.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①“三农”政策利好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图2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据此完成3~5题。

图2

3.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一般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

A.个人喜怒 B.人流量多少

C.照顾家庭 D.经营便利

4.大量推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

①扩大服务范围 ②便于集中管理

③降低摊位租金 ④减少经营竞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从夜市推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推测

A.河大东门夜市靠近主干道

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

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

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

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图3)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6~8题。

图3

6.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

7.从可燃物及管理角度,推测下列区域野火发生须率最高的是

A.东方省 B.中央省

C.南戈壁省 D.色格

8.该地区野火发生最活医跃的年3年为周。其最为可能的影国率是

A.气温变化 B.降水变化

C.植被生物量 D.游牧活动

表1为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文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成9~11题。

表1

9.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10.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11.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总体高干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小海坨山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建有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道落差近900米。小海坨山半山腰置出现一定厚度的低云,且停留时间较长,对滑雪赛事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山地背风坡下沉气流与爬坡湿气流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半山腰云形成的关键因素。图4示意小海坨山及附近地形。据此究成12~14题。

图4

12.半山腰云主要分布存小海坨山主峰及山脊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13.与半山腰云邻近的下部气团相比,上部气团性质偏

A.暖干 B.暖湿 C.冷干 D.冷湿

14.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气象部门预报半山眼云最需要精准观测滑雪场附近的

①相对湿度 ②气压变化

③气温水平分布 ④气温垂直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5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图6为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月和M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图5

图6

15.推测L月和M月可能分别是

A.3月、5月 B.9月,7月

C.8月、6月 D.5月、9月

16.造成M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

①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

②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

③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

④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海南省是我国栽培水稻起源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建有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在此选育了多个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一直以来,海南省稻作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一年三熟”仅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且总画积不大。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表2为海南省和湖南省2019年水稻生产的相关数据。

表2

(1)湖南与海南省拟加强杂交水稻育种试验合作,指出各自的优勢条件。(6分)

(2)说明海南省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的原因。(4分)

(3)海南省目前稻米缺口仍然较大,试分析其社会经济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枳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城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城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图7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图7

(1)根据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4分)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4分)

(3)都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关洲河段位于长江中游,上距三峡坝址约100千米,属于弯曲双分汊河型。关洲岛把关洲河段分为南、北河道。某地理科研团队研究发现,1万年以来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从下部到上部呈现细—粗—细的分布,分别对应了该河段河道变迁的三个阶段。目前,关洲河段南、北岸分别为石质和土质河岸。图8示意关洲河段河道变迁和地貌演化。图9示意关洲河段南、北河道年内流量分流比。

图8

图9

(1)根据关洲岛地层沉积物颗粒分布特征,指出关洲河段三个阶段的流速变化并分析该河段由单一型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的过程。(6分)

(2)研究发现,关洲河段年内流量常出现南、北河道主次变更现象。据此推测关洲河段南、北河道的特征。(4分)

(3)有人认为未来关洲岛会向北相对移动,你是否赞同?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題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0.[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红色游景点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的物质载体,构成要素主要有革命历史遗迹、革命纪念设施和伟人故居。我国红色旅游景点众多,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和军事战略智慧的体现。图10示意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密集区的空间分布。

图10

(1)分析甲地区红色旅游景点聚集的主要地理因素。(4分)

(2)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和推介长征时期形成的红色旅游资源?(6分)

21.[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生态沟渠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图11示意湖南某地生态沟渠的位置。

图11

(1)描述生态沟渠的位置特征并指出这样布局的优点。(4分)

(2)除了建设生态沟渠以外,该区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氮素水污染?(6分)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B

D

A

C

C

A

C

D

A

D

B

A

C

D

B

二、非选择题

(一)必考题

17.(1) 湖南省:水稻科研力量雄厚:地域范围广,水稻播种面积大,试验推广条件好。

海南省:全年高温,热量条件好(生长期长),育种周期短;野生稻种丰富;环境质量好,育种试验自然条件好。

(2)大部分地区水源不足,水利设施不完善;夏秋多台风,影响农民种两季或三季稻的积极性,一些地区种一季稻外,其他时间种植附加值更高的经济作物。

(3)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以“一年一熟”为主;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重较大(水精播种面积比重较小);稻米需求量大。

18.(1) 蔬勒河流域海拔大于 4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2) 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暖解气候变暖。

(3) 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19.(1) 流速变化:慢一快一慢 (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

变化过程;(早期,河漫滩地处河湾凹岸,与陆地相连)随着流速加快,长江加剧侵蚀南岸河漫滩,夺车阳河下游河道东流,原河漫滩残余部分形成水下浅滩;长江河道继续南迁,流速减慢,水下浅滩因泥沙沉积出露水面形成江心洲,使此段河道变为双分汊型河道。

(2)北河道相对宽而浅,河岸较缓,易于洪水期过水;南河道相对窄而深,河岸较陡,对枯水期进流更有利。

(3)赞同。长江北岸(凸岸)维续淤积,向南扩展;上游水库蓄水减少洪水对北河道冲刷,北河道淤积大于侵蚀;上游水库蓄水拦沙使南河道冲刷严重,南河道侵蚀大于淤积,岸滩崩塌后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远。

不赞同。长江南岸为石质河岸,抗侵蚀能力较强;护岸工程建设,稳固长江南岸;上游水库蓄水拦沙,该河段冲淤平衡,关洲岛位置相对稳定;关洲岛南岸为凸岸不断淤进,北岸为凹岸不断蚀退,关洲岛距离长江南岸越来越近。

(二)选考题

20.(1) 地处省区交界处,远离大城市;多为山地丘陵,植被茂密。

(2)红色旅游资源数字化、可视化;红色旅游资源数据库建设;建设智慧红色旅游景区;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等现代信息技术宣传与推介红色旅游资源。

21.(1) 位置:位于排水沟的下游。

优点:便于集中处理(处理量大);效率高;成本低;减少对下游水体的污染。

(2) 种养结合、施用有机肥;按农作物需要精准施肥 (处方农业,配方施肥);集中处理养殖废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本试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医用注射剂瓶和用于加工它的玻璃管的生产过程对水、空气等环境条件要求严苛。世界最大的高端玻璃管生产企业德国某公司,通过对浙江丽水、四川成都、江苏无锡等地比较,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

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

A.基础设施

B.商业氛围

C.科研实力

B.配套产业

3.丽水山间小镇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该公司投资的重要条件。这说明与大城市相比,该公司在山间小镇建生产厂,可以( )

A.提高产品质量

B.降低车间环境净化成本

C.增加产品产量

D.降低废弃物处理成本

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图1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4-6题。

图1

4.图1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5.随着光伏发电量的增加,电力净需求量( )

A.全天性减少

B.时段性增加

C.时段性减少

D.不发生变化

6.降低夜间的电力净需求量,关键是发展( )

A.火力发电技术

B.光伏发电技术

C.特高压输电技术

D.电能储存技术

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

A.高密度居住区

B.文教区

C.低密度居住区

D.工业区

8.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 )

A.冷锋过境日

B.低压控制期

C.暖锋过境日

D.高压控制期

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图2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9~11题。

图2

9、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0.图2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11.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

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图3中阴影示意的M地区曾经是湿地(沼泽),年降水量是年蒸发量的1.2~1.5倍,远低于英国西部和北部。在罗马时代,人们对M地区湿地进行了排水尝试,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该地引入荷兰风车与水利工程技术,湿地得到成片开垦,经过几百年的开发,M地区已经成为英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图3

(1)分析M地区排水后能够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8分)

(2)分析罗马时代和17世纪对M地区湿地开垦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8分)

(3)推测M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宗成下列要求。(24分)

图4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36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C,年降水量约2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

图4

(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导及其原因。(8分)

(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8分)

(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8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一一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地处江西赣州市北部的兴国县,是我国著名的苏区模范县和将军县,拥有苏园、军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旅游资源。1996年9月,在兴国“绕了个弯”的京九铁路正式通车,兴国终于有了第一条直通北京,迈向大江南北的大通道,经济发展实现第一次提速。2019年底,又有一条“绕弯”兴国的铁路昌赣高铁正式通车。“兴国弯”再次成为热点,兴国由此迈入高铁时代(图6)。2020年兴国县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左右。

图6

分析铁路开通对兴国县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44.[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图7)。

图7

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5:B D B B C 6-11:D A D C A C

36.【参考答案】

(1)与英国大部分地区相比,该地区降水量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地势低平,利于耕作;大部分为沼泽,土层深厚肥沃,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

(2)M地区湿地面积广,地势低,抽(排)水工程量大,对动力要求高;罗马时代以人力、畜力为主,排水能力有限,湿地仅得到零星开垦;17世纪,采用风力排水,排水能力大幅度提高,加之水利工程技术进步,湿地得到成片开垦。

(3)由于长期种植,土地肥力渐趋下降,作物病虫害增多;经常的排水和耕作,使表土流失并淤塞排水沟;化肥、农药的使用,污染水、土环境。

37.【参考答案】

(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

(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挟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

(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旅游地理】

两条铁路的开通,改善了旅游投资与营商环境,吸引更多投资者来兴国县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改善了旅游交通条件,使于游客进出,扩大红色旅游客源市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财政收入,促进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牛吃掉易燃的枯草和落叶,有效避免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有利于青草萌发和生长;牛粪直接归还自然,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01


全国乙卷




02


广东卷




03


河北卷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流水沉积

2. 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土壤

C. 地形 D. 光照

【答案】1. B 2. C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3. 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 ④⑦ B. ⑤⑧ C. ②③ D. ⑥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则在某地降水强度土层中④⑥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地形图层中,④⑦发生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在植被图层中④⑦⑥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综合三个指标看,④⑦地块指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故答案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板块边界的类型及其海底宏观地形分别是( )

A. 生长边界海岭 B. 消亡边界海沟

C. 消亡边界海岭 D. 生长边界海沟

5. 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4. A 5.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读图,根据马尔代夫群岛和印度半岛的地理位置可知,该处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处,两板块拉伸,易形成海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臭氧层破坏对低地岛国的影响不大,①错误,AC错误。渔业资源枯竭会对岛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并非全球性的问题,②错误,B错误。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上升,全球温室效应更加严重,使得两极冰川消融增加,导致海平面上升,会导致低地岛国被淹没,③④正确,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D。

【点睛】全球环境问题有: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下表为2019年全国及四大地区人口增长幅度(与2012年相比)、三次产业结构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全国

人口增长率(%)

3.4

-1.7

4.5

2.6

4.2

三次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7.2

13.2

4.6

8.2

11.0

第二产业

39.1

34.4

38.9

41.8

37.0

第三产业

53.7

52.4

56.5

50.0

51.1


6. 甲是( )

A.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东北地区

7. 四大地区中( )

A. 主导丁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

B. 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

C.

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

丙、甲、丁、乙

D. 乙、丙地区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以重型工业为主

【答案】6. D 7. B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甲地区人口增长率最低且为负值,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是四个地区中最大的,说明该地区农业在全国中地位比较重要,且2012-2919年间人口数减少的,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但不是负值,因此其人口减少应该是人口迁出导致,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由于传统产业衰落,大量劳动力迁出导致人口减少,因此甲地是东北地区,D符合题意,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不符合题意。故选D。

【7题详解】

结合表中数据,丙地人口增长率较低,说明人口增长较慢,结合上题分析,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丙地经济应该不发达,对人口吸引力不大,丙应该是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对人口吸引力大于中部地区,乙是东部地区,丁是中部地区。主导东部地区发展的因素是高科技,A错误。东部地区是人口增幅最大的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B正确。吸纳外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东部地区--乙、中部地区--丁、东北地区--甲、西部地区--丙,C错误。东部地区--乙、西部地区--丙,第二产业比重较高,轻重工业较均衡,东北地区--甲以重型工业为主,D错误。故选B。

【点睛】题目中的数据是2012年和2019年这7年的数据对比,人口增长率应该是综合考虑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类型小流域内( )

A. 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 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

C. 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 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

9. 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 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 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 滨海滩涂湿地锐减

【答案】8. C 9. D

【解析】

【分析】

【8题详解】

上游以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为主,主要是丘陵山区,人口稀疏,小城镇分布数量较少。A错误;中游城镇部分是河运集散地,并不是全部,B错误;读图分析,下游地势平坦,水运交通便利,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C正确;滨海城镇多沙地,商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洪水威胁并不严重,A错误;中游地区多为河运集散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B错误;河流下游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水体污染有所缓解,C错误;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滨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D正确;故选D。

【点睛】流域综合开发是针对流域内的优势要素,使效益最大化,但流域问题往往直接影响流域开发的实施,因此流域综合开发应以问题治理为中心,以优势要素开发为重点,两者兼顾,实现全流域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发展。流域的开发方向: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上游河段注意水土流失情况,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可发展旅游业;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力资源的开发,可布局高耗能产业;中游河段同样保持水土,兴建水库,防洪;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发展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开发,注意水污染问题。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柑橘、水稻 B. 苹果、小麦

C. 甘蔗、玉米 D. 葡萄、土豆

11. 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粮食危机

C. 农业科技 D. 经济效益

【答案】10. A 11. D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适宜种植亚热带作物,柑橘、葡萄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因此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柑橘、水稻、葡萄,A正确。苹果、小麦、玉米 、土豆是温带作物,甘蔗是热带作物,BCD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读图分析,甲农业带为亚热带作物带,该农业带作物产量大,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国家政策和农业科技是辅助性因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AC错误。美国经济发展水平高,并没有出现粮食危机,B错误。故选D。

【点睛】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 B. 交通运输

C. 环境承载力 D. 移民意愿

13.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

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区域人口数量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会出现危机,生态移民能够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环境承载力,C正确。实施生态移民需考虑人口密度 、交通运输、移民意愿,但不是首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生态移民能够增加迁入区劳动力数量,有利于促进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正确;生态移民通过将生活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居民搬迁到生存条件更好的地区,对于缓解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影响较小,同时可能增加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②③均错误,即ABC错误。生态移民能够实现迁出区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迁出区人口脱贫致富,④正确,即①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对迁出地:有利的:加强了和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减轻了人口压力,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地影响。不利的:造成了人才外流。对迁入地:有利的:弥补了劳动力不足,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节约了教育和培训费,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利的:引发种族冲突,影响社会治安,给自然和生态环境、人口与城市带来巨大的压力。

14. 下图为2005年和2020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交通圈域示意图。长三角交通圈域空间变化有利于上海( )

①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②吸引人口迁入,迅速扩大规模

③增强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④强化服务功能,壮大第二产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读图分析,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有利于上海集聚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①正确;上海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规模并不会迅速扩大,②错误,AC错误。区域间联系加强,会增强上海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即①③正确,B正确。长三角交通空间变化有利于强化上海的服务功能,壮大第三产业,④错误,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择B。

【点睛】

下图为我国2007~2017年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

A. 净进口量逐年攀升 B. 生产量大幅提升

C. 净进口量逐年下降 D. 生产量大幅减少

16. 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图中显示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石油消耗总量也是逐年上升,故可得出我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攀升,A对,C不对。图中反映石油消耗总量、对外依存度的关系,不能直接反映生产量的变化,更不能反映石油生产量大幅提升或者减少,BD不对。故选A。

【16题详解】

要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就要减少石油净进口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可以减少石油的消耗,减少石油净进口量;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可以减少石油进口量,降低对外依存度;②④对。加强石油综合利用会加大对石油的需求量,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不能减少进口量,故①③不对。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要注意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并且要注意设问中的“逐年”“大幅”等关键词。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溪流( )

A. 流向为自南向北 B. 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 晚于白垩纪形成 D. 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18. 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C 18. B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河流的产生与断层有关,读图,白垩纪岩层有明显断层,说明白垩纪岩层形成早于断层,也早于溪流,即溪流形成晚于白垩纪,C正确。该地形图等高线数值自北向南递减,河流流向自北向南,A错误。河流只会侵蚀地表,而断层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B错误。河流东西岸等高线疏密程度接近,两岸地势接近,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

【18题详解】

读图,断层西侧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断层东侧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向斜与背斜均经过三个岩层。B项、C项,②、③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东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②图所示向斜经过三个岩层,③图所示向斜经过四个岩层,B正确,C错误。①图所示岩层没有褶曲,不表示向斜与背斜构造,A错误。④图所示断层西侧褶曲向上凸,为背斜;东侧褶曲向下凹,为向斜,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点睛】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

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面小题。

19. 甲地位于(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珠江三角洲

20. 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分析】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对,BCD不对。

【20题详解】

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选B。

【点睛】影子

方向可以反映光源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购物中心是集零售﹑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其内部布局除中高档品牌店、专卖店外﹐一般还有大型超市。完成购物中心内布局大型超市的主要作用是( )

A. 提升服务档次 B. 增加消费客源

C. 改善消费环境 D. 扩大服务范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购物中心集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大部分以全客群为消费群体,故除了中高端商品及专卖店外,还需布局大型超市以增加客群覆盖,增加消费客源,B正确。购物中心提升服务档次,改善消费环境 ,扩大服务范围,但不是完成购物中心内布局大型超市的主要作用,ACD错误。故选B。

【点睛】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下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与传统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 )

A. 更加灵活和复杂 B. 更凸显交通运输的作用

C. 更依赖自然资源 D. 更趋向市场广阔的地方

23.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影响有( )

①减少政府投入②扩大进口规模

③促进科技创新④推进产业升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22. A 23. C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战略新兴产业包含多种工业门类,在产业布局上更加灵活和复杂,A正确。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运输时效性的要求不紧迫,交通运输的作用并不凸显,B错误。战略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门槛,对自然资源依赖较小,C错误。战略新兴产业的产品并非完全面向大众消费者,故无需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2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及政策支持,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及我国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进而拉动出口增长。综上所述,①②错误,即ABD错误;③④正确,C正确。故选C。

【点睛】培育战略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及政策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及我国产业升级,提升我国产品竞争力。

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两测站位于冷、暖锋面下方时﹐自下而上垂直方向不同高度测得的风向、风速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有关测站上空锋面类型、锋面位置、风向变化

描述正确的是( )

A. 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西北风,锋上东南风

B. 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北风

C. 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西南风,锋上东北风

D. 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

25. 与测站周边近地面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4. D 25. C

【解析】

【分析】

【24题详解】

锋面位于东部地区,甲地近地面是东南风,锋面应该向西北移动,应该是暖锋;乙地近地面是东北风,锋面向西南移动,东北风来自高纬度,气温较低,应该是冷锋。“位于锋面上下的风向往往存在明显差异”,甲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1.5米-2.0米之间,乙锋面风向变化最明显的高度范围是2.0米-2.5米之间。冷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以东北风为主,不是西北风,锋上是西南风,A错误。冷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由偏北风变为西南风,锋上西南风,B错误。暖锋距地面2.0~2.5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C错误。暖锋距地面1.5~2.0千米锋下东南风,锋上西南风,D正确。故选D。

【25题详解】

由上题解析可知,甲地为暖锋过境,乙地为冷锋过境。由图中等压线a>b>c可知,③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右侧,可知甲地此时为暖锋过境。C正确;①图中天气系统为低压系统,甲地位于北半球,且位于该天气系统的左侧,可知甲地此时为冷锋过境,A错误;②图为高压系统,此时乙地风和日丽,与题意不符,B错误;由④图可知时乙风向为东南风,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C。

【点睛】锋面气旋:通常是在中高纬度近地面,在地面上形成的低压受陆地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其气压中心分布并不均匀和规则,这样在槽线的两侧必然出现风向并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形成锋面气旋。锋面气旋的识读方法:1、无论是气旋还是反气旋,都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从高气压区斜穿等压线吹向低气压区。2、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3、锋面气旋前方、后方的确定是看气流的前进方向,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4、锋面气旋中冷锋和暖锋的判定:以上图为例,首先确定冷暖气团,在一个低压系统中,两个锋面将低压区分为两部分,其中北半部分纬度较高,为冷气团控制,南半部分纬度较低,为暖气团控制。然后再根据气旋中气流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5、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人均耕地少;高寒区域,耕地生产力低。

(2)荒漠化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在风力、流水的侵蚀下沙化。

(3)采用先进节水技术,提高利用率;加强管理,优化配置。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局部地区略图、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为材料,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青海省耕地面积仅为290.1千公顷,远小于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总量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大致相等,说明人均耕地资源少;青海省位于地势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受到地形影响,气候以高寒为特征,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较为贫瘠,生产力低。

(2)图示地区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植被覆盖率低,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当地居民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破坏地表植被,防风固沙功能不断削弱,使地表岩石裸露,气候干燥条件下,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烈,同时流水侵蚀作用也进一步加剧荒漠化现象。

(3)图示地区深居内陆,大气降水较少,水资源紧缺,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通过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在不同农业类型之间合理分配水资源。

【点睛】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雾,大多数海雾均属此类。风力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海雾的形成。西北太平洋是全球海雾频发的海区之一。

材料二图一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二为图一中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图三为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

(1)甲地最有利于海雾形成的风向是_________。145°E经线上﹐每年3月至6月﹐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_______(填方位)移动。

(2)简析甲地所在海区风力过大、过小均不利于海雾形成的原因。

(3)从水汽来源的角度﹐分析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原因,并说出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的理由。

【答案】(1)西南;南

(2)过大,不利于水汽凝结;过小,不利于水汽输送。

(3)原因: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大;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输送;理由:夏季航运繁忙;海雾范围广。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海雾的形成及分布为材料,涉及雾的形成及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甲地不同风向下成雾频次图可知,当吹西南风时,甲地最容易形成海雾。根据西北太平洋沿145°E经线上成雾频次时空分布图可知,145°E经线上,每年3月-6月,成雾频次的等值线向低纬弯曲,即海雾频发南界不断往南移动。

(2)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多数海雾都是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雾。当风力过大时,水汽易蒸发,不易凝结;当风力过小时,输送的水汽量有限,不利于形成海雾。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受日本暖流影响,夏季暖流表面温度更高,蒸发量增大,水汽增多;且根据图中7月等压线可知,夏季多偏南风,利于暖湿空气向北输送,流经北侧较冷的海面易形成海雾,因此甲地夏季海雾频发;北极航线主要通行时段为北半球夏季,所以甲地夏季航运更为繁忙,结合上题可知,甲地夏季海雾频发的南界往低纬延伸,表明夏季海雾范围扩大。因此,甲地所在海区夏季海雾对海运影响较大。

【点睛】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一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二为图一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以下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巴马科处位于①河上游,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圣路易位于①河下游,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河流有断流现象,说明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下游多季节性时令河;两地降水均集中在夏季,结合纬度位置可知,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巴马科纬度较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所以雨季较长,河流下游地区纬度较高,雨季较短。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厚度。

(3)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经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点睛】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区域

城市

岸线总长度(km)

深水岸线长度(km)

单位岸线货运量(万吨/km)

地区生产总值(百亿元))

东岸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

【答案】(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珠江口东岸地区为背景,考查了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货运量大的社会经济条件及港口发展的潜力,旨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1)由所学知识可知,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可以从岸线、河流输沙量、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岸线资源丰富,多港湾,波浪小,口大内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不易淤积;从东岸入海的河流少,珠江的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东岸多深水岸线资源,为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易形成深水港。

(2)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程度、经济腹地、交通通达度等。读图结合所学可知,珠江口东岸有广东、东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大;临近香港,可以承接香港的货运需求;东岸铁路网发达,可以与海运形成陆海联运,交通集散能力强,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此,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

(3)读材料可知,西岸地区的岸线资源较多,但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小,说明西岸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和土地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关联产业的集聚,因此港口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岸区域经济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为公益,未用于营利,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