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考复习分为三轮,其中一轮最重要。
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夯实考试点的所有细节。
随着进度,更多人只是走马观花。
所以他们总感觉自己一轮学的不扎实,在强迫症驱使下,仍反复在小细节中花耗大量精力,在一轮中走出不来。
反映在平时复习,要么摁着专题死啃,要么纠结在某个章节中出不来。
缺少对高考完整的认知,仅能习惯于片面的知识点。这样下去,肯定考不出分来。
在常规的、体制内的教学形态里,每个学校也都有二轮复习,就是做卷子。
不停的做,每天都做,试卷如雪片一般,每天都在教室里哗啦啦的下。
但这也并没有什么用,因为对于老师来说,这样反而让备课更简单——只需要每天讲题,练题,不用总结,也不用分析深层的考点。
这无非是一轮的重复,而且比一轮还要粗的多。
我见过很多学校的老师就是这么复习。
这很不负责!
其实90%的学生一轮学的也不咋地,在如上的一轮PLUS版的“二轮”加持下,更多学生始乱终弃,越学越懵,越来越不知道该怎么复习。
一轮都学的零零碎碎,何况这样的二轮复习!
本来就在“一轮”的时候很多细节没搞懂,现在二轮的综合题,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复扎到了自己空白的知识盲区中,这让时间紧迫的考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是继续做专题?还是刷套卷?
是强迫自己把每个专题都彻底搞懂?
还是囫囵吞枣的跟着老师进度往下走?
都搞懂怕是没这么多时间,跟着走又觉得听不懂更没意义。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无数的学生都来找我,从言语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焦虑,所以我帮大家梳理如下:
壹:解决办法——科学的认知学习规律
1、学了就忘很正常,符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复习,通常三天后只记得当初的15%。
2、所以要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复习方法,牢牢的掌握考点。这也是为何分三轮复习的根因。
正确的三轮复习方案如下
一轮:分专题+做真题+知识清单
二轮:实战+套卷+科学排兵布阵
三轮:演练+微调+仿真考场
各位考生应该根据此及时纠偏,拨乱反正。
3、通过反复在不同高度的视角看同类问题,也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这也就是为何把三轮复习称之为“螺旋式上升”的原因了。
随着每一轮复习的加深,对于原先没有搞懂的点,会在后面的复习中搞懂。
比如对一轮中的“双棒”的运动行为不理解,有可能会在二轮的“弹簧”动力学问题中反思明白。知识会随着积累而自动迁移领悟的。
但前提,你得积累够才行。很多考生经常对一个问题死磕,却不知,你现在还没有如此的思维能力去领略这类题目。
所以,遇到不会的,先跳过,先都整体过一遍再说。
贰:能否实现质的飞越,二轮是关键
那怎么实战?要通过套卷去演练!
如果把高考这当成一场战争,那么一轮便是储备物资和人力,二轮则是实战排兵布阵。
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比如学校老师。
他们总把二轮当一轮来复习,仍然按照章节进行复习。
那就会让学生认知问题的视角,一直停留在一轮层面。
我举个例子,高考犹如两军对垒:一轮学好的,手里便是精兵强将;学的不好的,则是一群老弱病残。
但,即便是老弱病残,也得要按照科学的兵法布阵,比如布个燕尾阵,两侧尖刀营带弓箭手什么的,否则的话,上了战场是一盘散沙,敌方一冲,自己马上就溃不成军了。
我想类比的是:即便一轮没学好,也得要知道如何实战。
这样才会上了考场知道自己手里有什么——独立方程+选项排除法+实验步骤分等。就算一轮学的不咋地,也得像模像样的在试卷上作答,至少让阅卷老师看上去,你像是一个高手。
这便是二轮的重要性,它决定着阅卷老师对你的第一印象。
有些考生,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尤其是计算题,就开始瞎写。
东扯一个公式,西诌一个定理。
卷面上乱七八糟,又涂又划,我要是给你阅卷,看到这种的,直接给零分,压根不会认真看。
可你有没有想过,就算是不会做的题,听了我二轮复习,也能让你白得几分。
答题是有模板和套路的。这些我都研究了十几年了。
叁:所以二轮我们讲什么——按照题型讲解
一、分成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分类讲解,告诉你每种题型怎么抢分
- 你们知道选择题是怎么出的吗?
很多同学把选择题当填空题来对待,这样做就浪费了选项的价值!可是错误选项是怎么捏造的?
如何通过“矛盾选项”“同类选项”快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遇到“四不靠选项”又应该如何快速找到核心选项,从而定位题目的解题点?
遇到不会的题又应该怎么思考?
- 看到实验题那么长就烦,那有没有针对实验题的快速解题法?
实验题怎么读题?
哪些是送分类的?怎么通过对应关系找到某小问的原文题干在哪里?
实验题的本质是什么?
为什么有的实验题画的图像你连看都看不懂?
- 怎么用计算题答题模板和独立方程像个高手一样作答?
遇到不会做的计算题,怎么写过程?
式子都能写下来,能不能算出最终答案?
能不能像个高手一样,写的答题步骤有条不紊,层次清晰?
- 理科性思维方法提升
遇到完全没有思路的题应该怎么做?
能不能从0-1开始解题?
考试的时候没有老师,也没有我站在你身边给你一些提示,那自己怎么独立思考?
二、你们有没有发现,高中物理这点东西,很多都是重复的。
有没有感觉到,在天体物理中常出现的比值问题,在粒子运动,或者动力学中也经常考到。
区别就是对应的知识点不同,但是出题的思路都是一样的。
你们有没有听过,“通过揣测出题人的意图来解题”这句话?
我就是《超级全能生》考试的出题人,我知道物理题都是怎么出的。
我会给你们从如下的出题内核中讲解物理的解题方法。
1、估算法
2、差值比值法
3、独立方程法
4、量纲法
5、物理中的数列过程
6、函数本质
7、空降结论信息差
8、建模思维
……
掌握了这些方法,就知道所有物理题都是怎么出来的了,那么反过来,就会知道应该如何解题。
三、这个时候,再重新看每个章节的综合类专题,做好总复习
1、动力学综合题型怎么做,后续过程自探究类难题怎么思考?
2、粒子在电场中运动,在磁场中运动,再梳理一遍。
3、导体棒复杂运动分析,棒多了怎么处理,用功能还是用动量。
4、多物体碰撞类,多过程参与类的题目应该怎么分析。……
以上用的都是最新的考题,比如21年高考题(虽然都没有公布完整),21年的模拟题——江南十校,河南九校,天一大联考,湖南四省联考等等等等,尽量都是挑选联考类的题目,重新进行整理,然后论证我讲的每节课的观点。
【学完二轮,你的成绩会提高多少】
整理完自己的解题方法论;调整好自己面对一张试卷的时间及节奏;学会应试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从更高的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后
对于基础一般,50分——直接到80以上
基础一般:70分——直接到90分以上
基础可以:80分——95分以上
我们一起冲上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