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描写战争的成语,干货看这篇!国学成语故事(54)甚嚣尘上:一场“不情愿”的战争如何改变诸多人物命运

浓缩国学成语,历史精华。曲折的道路幽幽,遇到了另一个“中国”。

这场“不情愿”的战争叫鄢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575年,敌对双方是老对头晋国和楚国,还有各自的盟国。

战况报告:晋国再次击败楚国及其盟军,俘获楚公子茷,射瞎楚共王一只眼,进一步巩固了在中原地区的霸主地位。郑国大将唐苟为保护国君郑成公战死沙场。晋国方面,射伤楚王的大将魏錡被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射杀。

战争后续:楚国方面,醉酒误事的公子反自杀。晋国重臣士燮深感国政日非,忧虑而死。

战争的深远影响:晋楚两国从此都相对衰弱,中原地区进入了久违的宁静期。

还是孙武子那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上)郑国成了“墙头草”

古往今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真正兵强马壮、实力雄厚的大国往往不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反倒是一些不太入流的小国,为了自己的野心或者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连累大国不得不出兵干预或者趁机混水摸鱼,致使战火越烧越旺。

春秋时期的晋楚鄢陵之战就是这样一起战争。

话说公元前580年,晋景公患病去世,他的儿子州蒲继位,是为晋厉公。

次年夏五月,在宋国上卿华元的调停下,晋楚两国在宋国西门之外缔结和平条约,缔约方还有晋国的盟友——郑国。

但是郑国很快就撕毁了停战协定。

公元前577年8月,郑国的大臣公子罕攻打楚国的盟友——许国,结果吃了败仗。随后,郑成公亲自出马,攻入许都外城,许被迫割地求和。

公元576年3月,晋国和郑国、鲁国、齐国等七个国家在戚地结盟。

眼看晋国“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楚国坐不住了。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带兵攻打“墙头草”郑国。

楚军长驱直入占领了暴隧,随即又进攻卫国,达到首止。郑国在抵抗楚军的同时,派出子罕攻打楚国,占领新石。

此时的晋国则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策略。

公元前575年春天,见郑国一时难以征服,楚共王采取了怀柔政策,从武城派公子成用汝阴的土田向郑国求和。郑国见利忘义,再次背叛晋国,郑楚结盟。

与楚结盟后,郑国并没有消停,不久又派子罕帅兵伐宋,打败宋军。卫国为了讨得晋国欢心,则派兵伐郑,占领鸣雁。

终于,晋厉公坐不住了,决定教训一下郑国,并派出郤犨向卫国和齐国借兵。

郑国人一听,顿时如冷水浇头,慌忙派人向楚国求援。

看看地图就可以知道,郑国虽小,但军事和战略地位太重要了。

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中)知底就怕老乡

话说公元前575年6月29日,月末之时,为“晦日”,当时有条约定俗成的规则“晦不行兵”,但楚国没有理会这茬,趁天色未明,就在逼近晋军大营的地方抢先布下阵势,一时间人欢马叫,早惊动了睡梦中的晋军。

晋军上下暗暗心惊,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已经不能像往常一样摆出阵列,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大伙正焦虑不已,士燮(范文子)的儿子范匄(gai)跑来献计说:“不用怕,请大帅下令牢牢守住营门,然后迅速填平井灶,咱们在军中摆开阵势,楚军的计谋就落空了。”

见范匄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智谋,栾书非常高兴,下令依计而行。但是范匄的老爸却气得胡子直翘,因为他自始至终不愿意两国交战。

士燮抓起一只长戈,边追儿子边骂:“国家的存亡,都是天意,你孩子家家的知道什么?”众人见状连忙阻拦,范匄趁机逃脱。

楚共王直逼晋军大营摆下阵列,自以为出其不意,晋军必然惊慌大乱,但等了半天,对方却没有多少动静,于是登上楼车眺望晋军大营,身边站立的是咱们的老相识——晋大夫伯宗的儿子伯州犁,逃难到楚国后,被任命为太宰。

所谓“知底就怕老乡”。以下是记载于《左传》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晋国的作战规程。

楚王:晋兵驰骋,或左或右,这是为何?

伯州犁:在召集军官。

楚王:这些人都聚集在中军了。

伯州犁:这是在一起商议。

楚王:帷幕张开了。

伯州犁:这是在先君的神位前虔诚地占卜。

楚王:帷幕撤除了。

伯州犁:将要发布命令了。

楚王:喧闹得厉害,尘土都起来了(甚嚣尘上)。

伯州犁:这是要填平井灶要摆开阵势了。

楚王:都登上战车了。将帅和车右都拿着武器下车了。

伯州犁:这是宣布号令。

楚王:他们要作战吗?

伯州犁:暂时还不知道。

楚王:晋军都上了战车,将帅和车右又下车了。

伯州犁:这是战前的祈祷。

除此之外,伯州犁把晋厉公亲兵的情况向楚共王一一报告。

与此同时,从晋国逃难到楚国的斗越椒(见成语故事《狼子野心》)的儿子苗贲皇也站在晋厉公的旁边,把楚共王亲兵的情况向晋厉公报告。

战斗从早晨开始,黄昏时还未结束。双方互有伤亡,但楚国损失较重,毕竟公子茷被俘,楚共王被射瞎了一只眼。

但战事一开,难以轻易收场,双方各自厉兵秣马,预备明日继续交战。

晋军方面动起小心思,故意放跑了几个楚军俘虏,把晋军方面的部署和作战意志告诉了楚王。

晋人斗志旺盛,加上还有盟军赶来助战,楚共王很忧虑,就派人叫中军元帅子反商议进退之计。

但此时,子反被手下送来的好酒所诱惑,一时把持不住,喝得酩酊大醉。楚共王叹息说:“这是上天要我楚国失败啊,不能再等了。”连夜带兵逃走。

酒醒之后的子反自知其罪非轻,但是楚王却没有怪罪于他,反倒把罪过揽在了自己身上。但是令尹子重却趁机落井下石,怂恿子反自杀谢罪,楚王派人前来劝阻,人还没到,子反就自杀了。

其实,早在子反撕毁晋楚盟约之前,因年老致仕的申叔时就预言说,子反将遭到灾祸,因为他不守信用。

(下)士燮自求速死

鄢陵之战,晋国大获全胜,全国上下一派欢欣鼓舞的喜人景象,但是范文子却忧心忡忡,从鄢陵回国后,就派人找来他的祝宗祈求自己早点死去。

众人听说后惊惧不已,问他何以出此下策,范文子叹息说:“咱们国君虽然年纪不大,但是骄横奢侈,这次又战胜了强大的楚国,更不知道天高地厚了。这是上天增加他的毛病,我们晋国就要出祸乱了。你们要是真的爱惜我,就狠狠诅咒我,让我快点死去,不要及于祸难,这也是范氏的福气。”

公元前574年六月初九日,范文子病逝。

果不其然,从鄢陵回国不久,晋厉公就决定除掉全部的大夫们,而立自己的亲信做大夫。

最先倒霉的是三郤(详见前期故事《盗憎主人》)。

再后来,晋厉公被侥幸活下来的栾书等人杀死。

14岁的孙周继任晋国国君,是为晋悼公。

晋悼公年轻有为,知人善任,短短几年,晋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便获得了极大提升。

只是,令人难以释怀的是,一些人需要靠早死而侥幸免于灾难,这样的国家强盛与否,又有多少意义呢?

国学经典欣赏:

六月,晋、楚遇于鄢陵……

甲午晦,楚晨压晋军而陈。军吏患之。范匄趋进,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晋、楚唯天所授,何患焉?”文子执戈逐之,曰:“国之存亡,天也。童子何知焉?”……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曰:“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皆乘矣,左右执兵而下矣!”曰:“听誓也。”“战乎?”曰:“未可知也。”“乘而左右皆下矣!”曰:“战祷也。”伯州犁以公卒告王。苗贲皇在晋侯之侧,亦以王卒告。

——《左传•成公十六年》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