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百读不厌造句,干货看这篇!王维的这首七律,百读不厌,常读常新,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唐朝诗人王维被称为“诗中的巨子”,他的画同样震惊了千年。苏轼早就赞王维的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除此之外,在音乐方面有独特的造诣。这位巨星在星光灿烂的天空中总是发出耀眼的光芒。


王维701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朝廷职位不高的官,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她给儿子起名为“维”,字“摩诘”,连起来就是维摩诘,意为洁净之人。王维自幼聪明过人,好学不倦,在文学、音乐和绘画上,显现出非同寻常的天赋,少年王维就已经大名鼎鼎。


我们熟知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王维十七岁所作。王维当时在长安独自漂泊,恰逢九九重阳节,倍加思念故乡和远方的亲人,挥笔写下这首小诗,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千千万万游子的心声,这首朴素无华的小诗,饱含真情,深入人心。


王维留存下来的诗有四百多首,大多为山水田园诗,另有占比高的就是送别诗,达七十多首,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王维乐于交往,重情重义,所以朋友众多,他的朋友有孟浩然、高适、崔颢、王昌龄、岑参、杜甫、晁衡、李龟年、裴迪等等。


裴迪是王维生命中最重要的朋友,出生在716年,比王维小15岁,裴迪与王维友情几十年,交往十分频繁,特别是王维居于终南山时,常常是形影不离,“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裴迪的28首存诗,都是写给王维的,王维给裴迪的也如是,达30多首,这个数字远超王维给任何一个朋友作的诗,由此足可见两人间真挚的情谊。


《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唐代〕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

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

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老作龙鳞。


我们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王维写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王维与好友裴迪在春日里游玩,一同前去拜访吕逸人,但吕姓隐士并未在家。全诗可以看出王维与裴迪都是意兴阑珊,游山逛水,轻松愉悦。


首联起笔惊艳非凡,“桃源一向绝风尘”,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来喻吕逸人的住处,而“绝风尘”指吕逸人的超凡脱俗,也显示诗人对这种情怀的羡慕,后一句意为诗人与好友裴迪特地来柳市南头访问吕逸人。


颔联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以表达对隐士的仰慕之情。王维与裴迪专程拜访,但遗憾的是主人不在,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心情,诗人说,我们权当来此参观主人的居住环境,这无须询问主人,以此表现拜访吕逸人的真诚之心。


第五六句写诗人站在吕逸人居所门前望去,如黛的青山竟然像在室内一样,居所似与青山融为一体,东家的流水淙淙,悄然的流入了西家的院落。这两句写得是如画的环境,居所依山傍水,寂静清幽,同时展现吕逸人的隐逸情趣。


最后两句直写吕逸人的隐逸生活,吕逸人闭门专心著书多年,对功名利禄无欲无求,是真正令人敬佩的隐士,他亲自种下的松树都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已成龙鳞的样子。诗人有感而发,仰慕吕逸人坚定持久的隐居之志。


王维的七律《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对仗讲究,造句精巧,运笔灵动,格调清新,读罢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诗人似信手拈来,轻巧成篇,实则是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使然,这是王维七律中的精品之作,有着百读不厌,常读常新的艺术魅力。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