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拆掉思维里的墙看这里!解读《拆掉思维里的墙》5、世界不公平吗?当然!那然后呢?

我们正在解读作者经典《拆掉思维里的墙》。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过得幸福快乐,远离不开心,远离那些令人沮丧的事情。我们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在主导着自己的开心与否呢?是生活?是正在发生的事情?还是我们遇到的人呢?


“受害者”与“掌控者”


节目开篇分享古典讲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是古典晚上12点坐飞机回到北京,大雪天的打到一辆出租车。上车司机师傅问他说:“去哪?”“中关村”。

司机师傅很开心说:“中关村还行,昨天我大半夜排队20分钟才拉到一个活,结果才去望京,给我郁闷的。”

古典说:“那如果我是去南五环的,你还不得高兴死啊?”“那可不是嘛”。

古典笑着说:“你身上是不是有两个按钮,一个开心的,一个郁闷的。上来一个望京的乘客就按一下郁闷按钮,你就不开心。上来一个去中关村的,就按了一下开心的,你就高兴了。”

我们大多时候是不是都和司机师傅一样?身上都有这样专门给别人设置的按钮,影响着我们自己的情绪呢?那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的开心与否到底是谁在掌控呢?

只要有这个按钮在身上,别人能按得到,我们就毫无办法。就好像我的老板偏偏要对我发火;我的孩子就是不听话;明明很着急但是前面的车就是纹丝不动。

习惯把痛苦和快乐交给别人,这个人可能是上司,是家人,是朋友,是同事,有时候是交给过去的自己。

古典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受害者”。

再来看第二个故事:

话说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一次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给自己的徒弟照料。徒弟知道是师傅的心爱之物,也是小心照顾。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徒弟失手把兰花摔在了地上。

徒弟很是担心师傅回来会责罚自己,但是禅师回来之后,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跟徒弟说:“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拿来生气的。”

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一部分人,别人按不到他们身上的按钮。不管外界如何,都有能力对自己的状况负责。因为他们明白,无论外界如何,生活永远都是自己的。

老板发火,我可以选择去沟通;孩子不听话,我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堵车的时候,我可以选择下次不在这个时间出来,或者是用这个时间放松放松。

这样的人,古典称之为“掌控者”。

在古典从事咨询的多年时间里,他发现绝大部分希望换工作或者改变环境的人,并不是工作和感情真的出了问题,而是他们自身的“受害者”模式在作怪。他们认为自己感受到的痛苦是外界的原因,所以希望通过改变外界来获得改善。

而当他们花了很多力气,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却也没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那些让他们难过的问题,总会在另一个地方冒出来;那些阻碍他们的瓶颈,依然会在新的工作中重复出现。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拆掉自己内心的痛苦按钮,成为一个掌控自我的人,对于掌控者来说,发生的每件事都是生命的礼物,而他们可以选择要不要拆开它。

我们来看看受害者与掌控者是怎么看待同一件事情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职业经理人。

首先是受害者模式。

他说:“年底团队成员的离开,让我非常的痛苦。年初组建团队的时候,我们12个人说好互相帮助,可是一年之后就只剩下三个人了。我非常的难受与气愤。他们进来的时候都信誓旦旦的说要把事情给做好。为什么一遇到困难就全跑了呢?现在的年轻人毫无责任感,这个社会太浮躁了,我根本没办法。”

这个时候有人跟他说:“我看其他部门都好好的啊,怎么就你的部门这样,是不是你也有点问题呢?”

“我们和其他部门不一样啊,我们是新业务,钱少压力还大。公司领导不懂战略,总拿我们当枪使。”

旁人继续说:“听说你手下很多人是看不到希望才走的,是不是你没领导好。钱少不要紧,关键是怕人心散了。”

“你不知道,我哪有时间做领导工作,我每天都要工作10多个小时。他们看我这么苦还是要走,我真是寒了心了。”

我们再看看如果是掌控者模式这段对话会是怎么样的。

“这次团队成员离开,其实我是有责任的。说实话,在他们离开之前就有点感觉。只是当时没有注意,特别忙,就给忽略了。如果当时和他们好好聊聊,或许他们就不会走了。”

这个时候有人说:“因为你很忙啊,没精力和时间照顾到管理工作。”

“我作为领导者,应该首先做好管理工作,管理没搞好,我自己一个人再忙也没用啊,而且如果我把大家都发动起来,我自己也就不会这么忙了。”

“这也不能怪你,你的团队是新业务,没钱当然不好管。”

“我当初接项目的时候就知道它的难度,就是因为有挑战,而且其他人也是被新项目吸引来的。他们有冲劲,我应该利用好这个优势来打开突破口。”

“哎,你也不容易,要是能早知道他们会离开就好了。”

“现在也不晚,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可以运用到我以后的管理工作里了!”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同样一个局面,受害者和掌控者表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两种模式都有各自的好处与损失。

受害者模式把责任全部归于外界,得到的好处是有发泄的快感,被同情,觉得自己是对的。而损失就是失落感和无力感。

掌控者模式是把责任全都归于自身,得到的好处是能够自省,找到新的可能性,也有动力再去尝试。但是损失也很明显,就是压力巨大,还很没面子。



“受害”会上瘾


两种心智模式相互无法兼容,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很多人都希望成为自己命运的掌控者,但是很明显绝大部分人都活成了自怨自艾的受害者。这是为什么?

做一个受害者其实有很多隐秘的好处,大部分人都在享受着这个当受害者的过程,然后逐渐的上瘾。

那有什么好处?

第一、能够推卸责任,保住面子。

我回到家不想承担家务,和老婆拿出了受害者的故事“我今天上班太累了,我们老板是在变态。”

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面对父母的追问,受害者故事非常有效“不是我不好好学,是我们老师讲的啥啊,听都听不懂。”

工作业绩没有达标,怎么回应面对上司的质问,受害者故事啊“经理,真不是我们的问题,实在是那个客户太难搞了。”

不是我的问题,是我太累了,是别人不好,是我小时候没有这个条件,是这个社会太浮躁……

作为一个受害者,错误都不是我的,我完美无缺,但是我也啥事儿都做不成。

受害者活得非常轻松,不需要承担责任,只要不断的编故事就好了。持续生活在一个个的故事里。慢慢的,他们自己也开始相信,自己就是活在一个老师不好,老板变态,老婆不爱的世界里。

第二、能把自己的错误变得理所应当。

《人性的弱点》的作者戴尔卡内基,曾经研究过美国重刑犯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罪行的。他发现,几乎没有哪个罪犯直接承认自己就是个坏人。他们都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辩护,并且相信自己不应该被关进监狱。

一个实施团伙抢劫,杀了28个人,重伤22人的杀人犯,他说:“以前做的那些事情确实错了,但是我没有办法啊,因为我要生存。”

一个16岁枪杀了自己的父母,然后去到学校杀死了9名同学的犯人说:“我杀人是因为我每天遭受虐待,我就是被这个社会抛弃的人,我非常的孤独。”

我不是个坏人,是别人坏,是这个世界对我凉薄,所以我不得不这么做。受害者的故事,就是这样帮助他们获得“良心豁免权”的。

生活中的我们有没有类似的故事呢?

你买过明知道是别人偷来的自行车吗?因为我自己的车也被偷了;

你在感情上伤害过别人吗?因为我也是一个被爱情伤害过的人;

你会对无辜的人发脾气吗?因为我也受气了,当时谁来哄我?

你在职场里为难过别人吗?甚至是让自己的恶心的事情吗?因为我也遭遇过,为了生存,我也没办法。

真的没办法吗?真的吗?

第三、更容易获得理解、同情和帮助。

比方说有的女生很早就知道,如果假装无助的话,就可以获得男生的帮忙。她们会被告诫,女人要会装傻,别太能干,男生不喜欢太强势的女生。

有不少人就以“精神乞丐”为生,他们为了获得帮助,最好的办法就是卖惨哭穷,到处诉说自己的伤心往事和悲惨经历,然后找一个好心人群体待着。就通过卖惨,获得情感和物质上的支持。

越是卖惨,自己就越是无能和软弱,终有一天,他们完全进入自己编写的剧本里,无休止的寻求关爱,表现得如同弃婴一样,抑郁、酗酒。当他把身边的人都搞得身心疲惫,不再支持他的时候,他就会痛斥一句“世界抛弃了我。”

第四、通过伤害自己来绑架别人。

有一个著名的自我伤害,绑架他人的故事,言情小说家琼瑶阿姨,同学们都知道吧。当年她的处女座《窗外》发表后,大获好评,并被搬上了荧幕。

她的父母去电影院看完了之后,母亲对琼瑶狂叫着说:“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女儿?你写书骂父母还不够,还要拍成电影,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不把我杀了?”琼瑶跪在母亲面前,泪如雨下。

之后母亲用自虐来折磨和鞭挞琼瑶的良心,她开始绝食。到了第四天,琼瑶从一大早就双手捧着碗跪在母亲床边,哀求她吃点东西,但是母亲就是闭着眼睛不说话。

到了第五天,琼瑶的小儿子跪在“外婆”面前说:“奶奶,你不要生妈妈的气了,我端牛奶给你喝。奶奶不吃东西,妈妈也不吃东西,大家都不吃东西,我也不敢吃东西……”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场面十分的凄惨。母亲终于一边掉眼泪,一边喝了孙子捧着的牛奶。

受害者母亲插自己一刀,然后要求女儿为这一刀负责。可怕的是孙子也很快学会了这一招,奶奶不吃,我也不吃。遇到这样的晚辈,也只好见好就收。但是受害者的心智模式就这样传递下去了。

通过自我伤害绑架爱自己的人是如此的好用。所以这样的场面不断上演。“一哭二闹三上吊”、“绝食自杀”、“今晚不回家”,都是经典的桥段。

我们看到受害者模式竟然有这么多好处:推卸责任、安心做坏事、获得同情和帮助、保住面子、绑架他人……正是由于好处这么多,我们才始终愿意当一个受害者。

没有人想当命运的奴隶,除非当奴隶能带来足够多的好处。

当生活没有压力的时候,我们都希望能够掌控自我,可是一旦遇到问题,受害者模式就启动了。它就如同“心理吗啡”一样,帮助我们短暂的逃离痛苦,但代价就是损失自省和自控的能力,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最可怕的是,失去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因为我们把自己的快乐与否,成功与否,全部都交于外界了。


改变我所能掌控的


我们看看一个叫做莉莉的女孩,她在职场的故事对我们来说很有借鉴意义。

莉莉从事行政工作多年,但觉得自己不太合适,想要去做人力资源。她在一家大公司,所以在公司内部调换岗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努力了几次之后没有任何的进展。

莉莉在得到自己部门领导的同意之后,就开始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请,但是对方主管海伦一直没有同意。莉莉每周都给海伦发邮件,但得到都是套话式的拒绝。一般人做到这个时候基本就停止了,因为这是公司制度的问题,人家又不要我,我还能怎么办呢?

公司可以掌控吗?老板可以掌控吗?并不能,我们唯一能掌控的只有自己。作为妻子没法让老公不抽烟,但是可以选择心平气和的沟通这件事情;我们不能掌控股票的涨跌,但是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情,同时学会在下一次避开风险;我们不能掌控运气,但是可以掌控自己识别和抓住机会的能力。

而在莉莉的故事中,她无法掌控公司制度和对方部门主管的意见,但是他可以让自己成为对方需要的人。

一天早上,莉莉给主管海伦发了一封邮件,告诉她自己已经开始报名学习人力资源师了。海伦礼节性的回复了一句:“加油”。两周之后,莉莉给海伦发了自己学习的感想和一篇专业文章,并且咨询海伦能不能向她请教。

从此开始,每周莉莉都会给海伦发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最近见解和思考。海伦从邮件中也知道莉莉参加了人力资源的聚会,正在阅读相关的书籍,还在帮助北大的一个教授做研究,之后考取了人力资源证书等等……

4个月之后,莉莉发了最后一封邮件给海伦:“谢谢你的支持,某某公司希望我能过去做人力资源管理,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希望今后能保持联系。”

15分钟后,海伦来到了莉莉的工位前,并且说出了那句莉莉期待已久的话:“你有兴趣在我们公司做人力资源吗?”

之后莉莉是选择留下来还是去别的公司已经不重要了,她已经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看到:只要我愿意,我总是可以掌控一些什么的。

我们无需得到允许才开始学习,无需得到机会才开始努力。只要我们愿意,现在就能够为这件事情做一些什么,除非受害者模式让我们陷入深深的抱怨与自怜之中。



如何应对世界的不公平


刚刚接触社会的年轻人,经常都会说一句话:这是不公平的!

随着年岁增长,说这句话的人越来越少,因为我们知道,这就是一个简单、明白的事实啊。或许“终有一死”是对于所有人最大的公平,除此之外,什么都是不公平的。

十多年前,古典有一位朋友,当时40多岁,他在公司摸爬滚打多年,觉得实在是不公平,没有关系,怎么都上不去。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决定举家移民去澳大利亚。

十多年后,这位朋友又想回来发展,他和古典说了一件事。

他在澳大利亚遇到了自己的一个小老乡,是个小姑娘。在那边上职业技术学校。澳洲政府规定,需要有900小时的直接工作经验,才能获得长期居留权。获得长期居留权,是所有留学生的梦想。

但是政府还规定了,留学生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20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至少要在当地连续打工近一年,才能攒够900小时的工作时间。可问题在于很少有地方会雇佣这种每周只来上20小时班的华人打工者。

小姑娘家境一般,既需要工作时间又需要工资。她只能选择在华人餐厅里打黑工。下课之后就去工作,每天6个小时,一直干到凌晨1点,周末也是全天上班。

这样一份工作,因为有工作证明,即便是工资很少也有非常多的人竞争。小姑娘又需要工资维持生活,怎么办?如果失去了这个机会,她用尽家里所有积蓄来出国就变得毫无价值。于是,她只能用最后的方式来获得留在澳大利亚的机会,和50多岁的餐厅老板住在了一起。

说到这里,古典的朋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19岁啊,和我女儿一样大,人生中最好的年纪……我一直以为澳大利亚会公平一些的……”

这位朋友回来回国,开了一家留学中介公司,用自己在中澳的关系,致力于帮助中国留学生找到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出国留学方式。

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处处不公平的世界,所以不用奢望在某一个地方会存在我们追求的真正的公平。我们期待过富有、结婚、进城甚至出国能得到想要的公平。但是当我们期待的实现了之后,想象中的公平也并没有出现。

难怪比尔盖茨对年轻人的10条忠告的第一条就是:生活是不公平的,去适应它。

有人说我要创业,因为我受够了老板的臭脸,再也忍受不了公司内部的不公平了。

但是如果真的创业了你就知道,自己不仅要看所有政府部门的脸色,甚至还要看所有员工的脸色。而且就算企业做得再大,企业与政府之间永远都是不公平的。

有人说,社会就像是一棵爬满了猴子的大树,从下往上看全是屁股,从上往下看都是笑脸。在下面看当然难受,爬到顶不就好了吗?但是当有一天爬到树顶,你会发现这是一棵森林中比较矮的树,其他树上还有无数用屁股对着你的猴子。

或许你还有斗志,继续往上爬。但是等你爬上最高一棵树的树顶的时候,突然砰的一声,被撞得眼冒金星。因为森林上方的天空,其实是一层无法打破的透明钢化玻璃。

一个人活得越久,站得越高,就看得越清楚,越能够意识到,世界的本质就是不公平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如果想要公平,换地方没用,往上爬也是没用的。

明白了这一点,该怎么做呢?

也许是长舒一口气,受害者模式能提供安慰:难怪我活得不够好,社会本就是不公平的,所以这不是我的错。

比较友善的想法是:世界到处都是不公平,那我就找一个自己可以忍受的不公平的方式和程度,然后快乐的生活下去。

而最有建设性的想法是:世界到处都是不公平,那我应该找到那个能让我改变的不公平,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影响别人,这样会不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一些呢?

不公平就是一个契机,是生命提供给我们,让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机会。

我们来看看美国有多么的不公平。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当时的常青藤盟校就是豪门的私人俱乐部。各大高校一直都以特殊的标准录取一些豪门子弟。他们正大光明的拿走另外一些同样优秀的普通人家孩子的教育机会。

面对这样的情况,普通人能做什么?抱怨?愤恨?

有一个叫做卡普兰的人,1939年的时候,20岁的他以优等生的身份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随后连续申请5所医学院全部都被拒绝了。

因为他是犹太人,当时犹太人很受教育歧视,而唯一的突破口就是考试。当年犹太人凭借优秀的考试成绩大量的挤入常春藤名校。各大学校都想办法解决犹太人的问题,于是把所谓的“品格”作为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以此冲淡考试成绩的重要性。

这就是卡普兰所处的时代,他没有屈服于这样的不公,而是把精力放在了犹太人唯一可以依赖的武器,也就是考试上。他开始研究应试办法,如何在段时间内提高成绩。

当越来越多的参加卡普兰培训的学生取得了好成绩之后,联邦行业委员会坐不住了,他们决心对卡普兰展开调查,以证明他在虚假宣传。

可调查的结果是培训确实能有效的提高考试成绩,这次调查竟然成了卡普兰培训的一次全国性广告,从此他的事业一发不可收拾。卡普兰一生都致力于让更多没有特殊背景的孩子通过考试获得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机会。

现在,美国大学的录取办公室已经开始警醒富人的经济优势,当年作为排挤犹太人的“品格”评价,如今被用来照顾弱势阶层的子弟。穷孩子因为显示了克服生活中的挑战等品格而获得加分。总的来说,平民子弟的出头机会增加了。

卡普兰引发的考试革命被称为教育民主运动,他改变了美国对人才的选拔机制,因此被称为美国应试教育之父。

不公平就好像是空气,充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法逃避。面对不公平,无聊的人冷嘲,懦弱的人抱怨,聪明的人跟随,清高的人躲避,而勇敢又智慧的人则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去改变。

虽然这样很难,但是值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