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基
在上次调查中,“读书的时候不吃东西,嘴巴不孤独吗?”接连有人指出,如果是借来的书,读书时不仅要慎重,而且不希望自己借给的书沾上食物的痕迹。
然而转念一想,似乎“借书”这件事儿,同读书做摘抄一般,已经随着电子阅读的普及,从我们生活中逐渐消失了,于是,我们一起聊了聊与借书有关的回忆及变化。你还借书吗?
招财:“现在借得少了,因为都看电子书了!以前借书最多的时候是在高中,班上几个人买杂志,每个人买得不一样,一本书能借遍全班的那种,那会儿借和被借都很方便,就放桌上说一声就拿走了。现在有朋友来借就会借,但借书还得见面呢,大家见面多不容易呀!”
斜阳君:“现在很少借了,许多书都有电子版,价格便宜,甚至很多是免费的,所以没有太大的借书需求。偶尔同关系很好的同好交流书的时候,若有兴趣可能会互相借着看看,但频率很低。和好友聊到书的时候,若很感兴趣而对方恰好有,也可能会借着看。”
钢笔小欣:“小学是经常借的,现在一般不跟人借书,有时候会去图书馆借,有时候会看电子书。但如果别人找我借书,我会借的。”
L:“我一般不向别人借书,感兴趣的书会先在阅读类APP里找,如果读完觉得有收藏价值会买纸质书,但是会借书给别人,通常是看完觉得不错的书顺便安利给小伙伴,我的朋友基本上都是很爱惜书的,所以也不怎么担心他们会把书弄脏,但是没有看书习惯的人不会借。”
SQ:“我到现在还会经常借书,上班的时候偶尔也会把书带去工位,有同事看到了就会互相借,读书时大家都经常拿着书看,相互借就更多了。现在书更像是一个话题吧,互相借的时候也会增加交往,以前和钢笔小欣共事时,她每次还书给我都会讲一些看过的感受,吃饭时会聊得很开心,而且我会发现我们喜欢同一个学者的书,彼此都收得不全,还挺难买的,能相互借着看感觉有赚到,有点在学校同学的感觉。”
球球:“印象里我好像没跟别人借过书,有在图书馆借过,但是也很少,因为我觉得图书馆的书不是有期限吗?就是你好像要在这个期限里看完,我看书是这样,如果心情好,一下午就能把那本书看完,如果心情不好,那本书可能就一直拖着,或者就不看了,我讨厌看书有‘deadline’,所以几乎不借书。如果别人问我借书呢,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别人问我借书我又不好拒绝,万一他不还呢?他不还,又不好意思问他要……”
如何委婉地拒绝借书及要回自己的书?
招财:“通常我借书都是抱着书不会回来了的心态,因为书也没有很贵,如果还能买到大不了自己买一本,如果不能买到就直接催,我要看书你还我吧!其实我自己借别人书的话,会有一种必须要快点看的心态,我借过斜阳君一本罗新的《从大都到上都》,当时我们马上要去跟着这本书游玩了,结果上路了我也只看了一半,在车上我拿着书看,他问我有段内容书里写到没,说也想再翻一下,于是我就把书给他了,然后他问‘你还看吗?’,我就说‘算了不看了’,这样还了书后我下车又自己买了一本。”
《从大都到上都》,罗新著,新星出版社,2017年11月
斜阳君:“对我来说,如果关系很好的朋友来借,这本书哪怕丢了也没事,是不会拒绝的。如果不想借,一般会说还没看完,或者最近需要查阅之类的,大概就是,‘我的《xxx》是不是在你那儿,看完了吗?我最近要整理资料需要参考下这本书,如果还没看完的话,请尽快哦!’”
钢笔小欣:“有人找我借书的话,一般都不会拒绝,我没办法拒绝别人……会嘱咐记得还。如果想把书要回来,就会委婉地说,‘我今天看了个什么什么,跟上次我借你那本书里写的那个什么什么一样诶,那本书你看了吗?’”
球球:“我其实不太喜欢借书给别人,好朋友的话,我可能会直接给他买一本。要是人家借书不还,我可能就不要了,自己再去买一本新的……或者那本书已经看完的话,其实我就无所谓了,看完的实体书即使放在我这里,也几乎不会再去翻开,所以放在别人那里我觉得也挺好的。”
L:“一般不会拒绝找我借书的人,好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嘛,如果实在不想借的话就说借给别人了。对方不还的话,我会告诉他有其他朋友想借这本书,请他尽快还,不过通常借书不会不还吧……”
SQ:“不借的原因通常是自己在看吧,但很多时候我觉得先给别人看也无妨,自己就换一本同系列的读,有人对同一本书感兴趣,读完了能交流是很难得的。还书的话我会直接说自己要看,但有的书我借出后会忘记自己借了,大多数时候是靠对方主动还……如果不是这次聊起来,有本借给斜阳君的书我就忘了,之前还以为是掉了,很开心收回来!”
开心的借书经历?难忘的借书人?
招财:“高中时候借书比较爽,因为大家都看得快借得快还得快!那时候互相借书特别开心,就是一本书借着借着就不知道传到哪里去了……本来只是借给同桌,最后到了教室的另一头。最难忘的借书人应该是在高中的时候,我刚走进教室门口就看见暗恋对象在我桌边,隔着整个班级对我喊:‘你书我拿走了噢!’”
斜阳君:“以前我参加过一个共享图书馆组织的换书活动,大家各带一两本书,介绍一下它的内容,然后按需交换。我当时带了林达的一本《历史深处的忧虑》,有个朋友很感兴趣借去了,感觉很开心,觉得书的价值被再利用了,后来我自己也在那个图书馆借出去过一、二十本书,经常和图书馆的朋友们聊聊书,那段经历特别开心。我自己有位朋友叫战神,因为共同爱好,会借一些博物馆艺术史之类的书,他看书贼快,看完就还,是个良心借书人!”
《历史深处的忧虑》,林达著,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15年11月
钢笔小欣:“以前借书大多是互换,所以就是尽量在对方看完前看完,小时候跟同学借《三国演义》《水浒传》时,有一种要在‘deadline’之前看完的紧迫感,觉得看起来特别带劲。有一位小学同学,连他名字我还记得,他书很多,就是喜欢那段换书的经历,读书若渴的感觉。”
L:“小学的一段时间,有同学买了简版的名著,比如《海底两万里》《基督山伯爵》《哈姆雷特》之类的,就经常带来学校互相交换着读,印象很深。工作后有位朋友找我借过《长安十二时辰》,后来他出国了,那年过年前他说无聊没书看,还书的时候书很干净,印象挺好。”
球球:“有次我借了朋友从图书馆借的书,没有还,那时候我觉得书好重,懒得带,后来虽然还给了朋友,但他被骂了,他是我小学同学,当时图书馆老师和我同学说,叫他以后别和我朋友了,说‘这人不靠谱’。”
SQ:“上学时有阵很流行今何在的《悟空传》,我和一位隔壁班的同学交换了看,我们都很喜欢,也算成为了朋友,有天她拿着一叠打印的《若星汉天空》来到我们班,说是作者之前的作品,主动说可以借给我看,似乎她也是找一位学长借的,那是我第一次看打印出来的书,好像是论坛上找的,刚拿到还以为是一本试卷呢,读得也挺开心。”
《若星汉天空》,今何在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8年1月
有没有一本有借无还的书?
斜阳君:“应该是高中买的史铁生《病隙碎笔》,我当时写了好多笔记在书上,后来借给一个朋友,她之后出国了,中间我提醒过一次,但是也被遗忘了,她很少回来,只好接受了书回不来的现实。我自己每次借书还书都会写记录,因为有时候会发现某本书失踪了,都不记得是不是借出去了,也记录下自己借了别人哪些书,怕一直不还被暴打。”
斜阳君的借书笔记
招财:“我朋友之前有一本《斯通纳》,借给了斜阳君,后来斜阳君还书的时候,被另一个朋友看见,顺手借走了,之后大家大半年没见面,最后在某次聚会时带来了,但因为太重不想拿,就被在场另一位对书有兴趣的朋友带走,说下次聚会时再还给我朋友……但是,因为又很久没法聚,这本书至今没回到我朋友手上。”
《斯通纳》,[美]约翰·威廉斯著,杨向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钢笔小欣:“有借无还倒没有,但记得催最久那次,初中我有很不委婉地直接要过一本书,要了一年,等我初中毕业才要回来。”
SQ:“我书架上有本《存在与时间》,是旁听哲学系的课时借的同学的书,那本书在我这里放了很久,有次我下课跟他一起,想到了问他,那本书你要看吗?他说:‘不用不用,你慢慢看。我已经自己买了一本……’这本书就成为了我对别人有借无还的一本书……那位同学我印象很深,他比较内向,平时也很朴素,让我非常不好意思,感觉主动还书还是挺有必要的。他后来说那本书就送我好了,有人对海德格尔感兴趣挺好,一本书不算什么,我也很感动。其实我们当时在上康德的课程,但他特别喜欢海德格尔,一讲起海德格尔就会很有热情,现在看到海德格尔相关的我都会记起他。”
借书的必要性弱了吗?什么变了?
斜阳君:“上学时借书会多一点,感觉那时候大家读书的时间都比较多,也会经常荐书啥的。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还没有被生活暴击,还有诗和远方,喜欢阅读的人和时间都多,现在大家都加班呢!读书就少了,还是挺怀念和朋友交流阅读、一起逛书店的时光的。”
招财:“虽然现在借书没有高中多了,但也有类似的情况,大家平时工作忙,见面通常是集体聚会,有时候准备要还的书就会当场被另一个朋友借走,每次饭局都循环再借出,也是另一种‘借到教室另一头’的故事吧。”
钢笔小欣:“确实没有了小时候那种期待的心情,小时候借书可以算是回忆,现在书容易到唾手可得,少了回忆,多了方便。”
L:“现在电子书和买书都比以前方便,但削弱的更多是共享关系吧,因为借书是一个分享的过程,同时还书时会交流一些观点或看法。如果看书更看重的是自我感受,或者不需¬¬要和别人讨论,那么就不太需要借书,当下很多形式也能满足阅读需求。虽然也可以通过发帖子分享读后感之类的找到同好,但是网络交流还是不能完全替代面对面交流吧,借书应该是提供了个面谈的机会。其实,借书对我这种有轻度社恐且懒的人来说意味着‘艰难’,我可能更偏重于自我感受,交流比较少,倒也很希望认识读不同书的愿意分享的人,自己读书类型还是偏于局限。”
球球:“我们小时候不常借书,买书和电子书都挺方便的,我觉得现在这样更多方便吧,但其实也会借,最近我在Kindle上看了《致女儿书》,我有个网友也看了,但他是新买的实体版,我就把我的Kindle给他了,他把实体版给我,他想试试Kindle,我们做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交换。”
责任编辑:方晓燕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