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乡土中国读后感看这里!费孝通《乡土中国》:给中国人下一个定义你想到什么

我们总是夸耀炎黄子孙,为自己五千年的历史感到骄傲。对于世界上最大的集团——中国人来说,想得出以下结论,你会想到什么?

勤奋?检查站?吃苦耐劳吗?

谁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评价,但不管你怎么总结,总会有人补充的。

但在我们阅读这本书后,却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对,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这本书就是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在书中,作者向读者解释了中国人很多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的来处,剖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与特点。

第一章“乡土本色”中,费孝通为中国社会下了一个定性—“土”。这个”土“不仅仅是”潮"的反义词,也不能将其认作一个贬义词。他认为,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种乡土性有三个特点:第一与泥土分不开,第二不流动性,第三熟人社会。“土”指的是 土地、社、农业和守土意识 ,“乡”指的是群、故乡和具 体的时空坐落。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而关于熟悉感 的培养。

“乡土性”强调的是对土地的重视,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 的谋生方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 的”,靠土地为生的人是离不开土地的, 以土地形成了人们居住的环境形成了家庭, 形成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单元—乡村。

在2022年的今天,有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很快。住在钢筋水泥锻造的高楼中的人可能很难理解“熟人社会”,楼上楼下的邻居互相不认识的情况在今天比比皆是,我们选择将自己固守在自己的小空间,过好自己的小日子。甚至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些人的自来熟搞得不舒服。

但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在封闭的农村生活中,熟人社会是基本的社交原则,这个村子的人互相都认识,所有的消息都像长了腿一样在村里传播。可能你屋后住的就是你的二大爷,前面就是你的五爷爷。在这样的社会中,冷漠与疏远是断断不会发生的。

我们在享受着城市带给我们便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也在失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