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豁达,坚持我
——阅读《红楼梦》感觉
燕欣
一本好书会陪你一辈子,读好书就像交好朋友,所有好书都是一辈子的朋友。
我人生中的真正阅读启蒙来自于《红楼梦》,那时我13岁却对《红楼梦》这本书爱不释手。还记得《红楼梦》是最著名的一本世界名著,并且其价格也是我国四大名著中最贵的。当时的我虽然读得懵懵懂懂,但是却被开篇的神话故事所吸引。书中的院落、服饰、美食都令我十分的向往,但是还有很多诗词我那时无法理解,只能反复揣摩其内容,但这并不妨碍我的阅读。时间过得很快,不久我就读完了《红楼梦》,每每合上书,却又迫不及待地想打开继续看上几页,后来对《红楼梦》越翻越熟悉,时至今日反复阅读的次数已过十位数。而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曾经读不懂的词句也可以琢磨出来,并且百看不厌。《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盛和衰败,更从多重角度展现了女性的美。我看过这么多遍《红楼梦》,其中的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说是整本书的灵魂,书中除去贾宝玉这一主要男性主人公外,大多数描写的都是女性形象。但实际上在红楼梦中有名有姓的人物仍是男性占据高位,这也是古代封建社会女性依附于男性生存的现象体现。《红楼梦》一书在曹雪芹的笔下描写了上百位女性角色,使得人们心中传统女性的“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形象进行了改变,通过内在气质,表现各个人物内外修养的高度统一,突出当时社会的女性观,将“女清男浊”的思想贯穿前后。《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女性活动、表现女性形象的一部鸿篇巨制,将女性内部丰富的文化品格更好地展现出来。
关于《红楼梦》我对贾宝玉角色情有独钟,书中既有对贾宝玉真情的赞扬,也有对贾宝玉这种真情的反思。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以来对男性角色都有着“勇毅”“刚强”的形象要求和角色定位,但正如后半句所说“只是未到伤心处”,作为拥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男性也有伤心流泪的时刻。那能够让“有泪不轻弹”的男性落泪,发生的故事情节则必然更为深刻,我对于贾宝玉的这种真情十分感动。贾宝玉为林黛玉真情至深,流了无数次泪,第一次流泪也发生在初遇到林黛玉时,发现林黛玉并没有同自己一样的通灵贾宝玉,便“满面泪痕”的“摘下那玉,狠狠摔去”,从出生就携带至长大成人的通灵贾宝玉说摔就摔,还口口声声称“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率真之情足以体现。林黛玉的贴身丫头紫娟借男女有别的话语试探贾宝玉,贾宝玉心中呼叫了一盆冷水一般不觉滴下泪来,而后便失去知觉,睡梦中也在为梦到林黛玉离去而哭泣,几处关于眼泪的描写处处透露着贾宝玉对林黛玉之深情,唯有真情流露之下才能有如此多不由自主的眼泪。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真情的描写直观明了,具有为林黛玉的真情,也有为女儿们、知己们的真情,他宁愿以这样的形式守护女儿们的真纯之美,也懒与士大夫诸男人接谈,正是有了这么多毫无掩饰地对贾宝玉真情的描写,才铸就了贾宝玉成为这样一个率真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表现出贾宝玉对封建统治下的女性地位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封建迷信做法的反思,甚至是尝试着曾经去反抗。但是看似贾宝玉的未来是无望的、自己是软弱的,对于曾经的美好,以及家族所面临的困难和遭遇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但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形象的意义非凡,他是人类对于真、善、美追求的代表,他的软弱只是表面,其内心充满了对于封建统治的反感以及战胜现实的理想。而在《红楼梦》中我最钦佩的就是贾宝玉的真情和自身所围绕着的人性真、善、美的光环。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和众多的平凡人一样有着弱点,也一样遭受着思想和感情痛苦的折磨。
有时候想想当下的社会是十分理性的,甚至理性到了极点。只有通过理性地说话、生活、做事,才可以融入这个社会,才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生而为人就会有自己的灵魂,对于现实社会中理性的情景,不时产生来自内心深处对于灵性的呼唤。我常常追问自己,我们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又有什么差别呢。一方面需要严格地遵守社会所制定的规则,而另一方面又想去追求最真实的自我,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上的生存意义。透过《红楼梦》通过贾宝玉这一角色形象,我们要追求最真实的自我,不能面对压力而放弃自己的天性。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以热情、宽容、真诚的自己面对朋友,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