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黄冈中考查分】专题我在黄冈中学是怎样走上竞赛之路的(有删节)

我通过初中参加初中竞争和湖北省重点高中自主招生的预录取方式,获得了初中10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资格。

最后,成绩排名第一的我和平时成绩第二名成功被黄冈中学预录取。其他同学虽然没有考上黄冈中学,但学习能力还是得到了提升,也都通过中考顺利地考入县一中。

来到黄冈,大家的学习能力和资质都是出众的。预录取的学生中会选出一个竞赛班,目标是在四大学科的全国高中生竞赛中获奖,从而通过协议的方式保送到一流大学。预录取之后没几天,我就提前去了高中开始上课,考完了可以放松一阵子那是骗人的。因为两个月考决定了加入竞赛班的资格,如果不想搞竞赛也可以退出,非常有兴趣,即使考试成绩不够好,也可以找老师申请。

当时我仍然比较专注于学习,所以成功进入了物理竞赛组,并且被教练寄予厚望。就这样到了中考,我们还是放了暑假。这时事情开始发生变化了。事实上我对于物理什么的、竞赛什么的并不是那么感兴趣,只是学的比较好,比较有成就感,大部分的动力就出自这里。可能别人在假期也没有怎么学习,反正我是打了一个暑假的游戏。

开学之后,学习节奏越来越快。我们班的学生并不是省会城市的那种,可以完全不管高考,只学竞赛的,条件比不了。所以学校的安排用班主任的话来说就是,对于高考和竞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三年,我们班的教学安排总是跟其他班不一样。假期都会压缩,有专门的一栋楼给三个年级的竞赛班上课用,一般就在那里上课或者自习。

当时也在搞素质教育什么的,校长推行了选课走班的选修课制度,必选一门语文,就是写作、阅读、诗歌鉴赏什么的,作为课外的活动是有意义的。同时必选一门体育,代替了一般意义上的体育课,有各种球类运动可以选。然后可以选一门其他的。

我印象比较深的有汽车驾驶、3D打印、厨艺、动漫、素描、制图、网络技术等等,也有各种乐器、戏剧、合唱团什么的。期末有简单的考察。其实我觉得想法真得挺好,虽然实施的时候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次去选的时候,犹豫了一下,结果其他的都满了,我被迫选了黄梅戏,想着之后应该还有机会吧,得先想好了。大家也都并不感兴趣,一般就带作业去写。体验了一个学期之后,我们的选修课变成了竞赛课,我的期待也不了了之。

没有明确目标,学习动力也不足,住宿生活也还在适应,学习时间太长,压力积攒,这时第一次期中考试来了。考试的前夜,被室友的呼噜声吵醒了,然后没睡着,也不知道怎么办。也许是巧合吧,考得很差。之后的一年我不断挣扎,起起落落,还是回不到最开始的高处。自习时间经常发呆,看着做不出来的题,不能理解的公式发呆,理论考试的成绩基本垫底。物理竞赛不仅考理论,还考实验。高一的暑假,物理组外出进行实验培训。当然不会是免费的,不过学校会报销一半的费用来支持,别的高中是没有报销这回事的。外出确确实实能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基本的实验在校内也有练习,外出主要是学习一些拓展的实验。可能是那几天比较认真吧,培训最后的实验考试考得不错,稍微有点信心了。

回到学校之后,我开始不断刷试题,也许是找到了感觉,水平也上来了。然后就到了第一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的时间。当然没有一等奖的实力,所以拿不到一等奖,组里第一也没考好,不过这也确实不是决战,没必要过度灰心。之后一年的事说实话我不怎么记得了,因为每天就千篇一律的,没有变化。

高考内容也学完了,每天直接去竞赛楼,可以静下心来刷题,水平在不断提升。有印象的只有几次外出培训的经历。两次去北京,第一次没考好,第二次不错。一次去南京,和其他学校的同学讨论过程中还出了丑,考试也没考好。学习真的是有苦有乐的吗?我总感觉那段时间没有什么值得开心的事。就算是考得不错,即使是组里也没有拿过第一。那段时间只想着出成绩,做梦都在想这件事。

最后决战的暑假来了,我在北大夏令营中表现不错,拿到的协议是:复赛进省队,就可以高考降一本线录取。当时各种题都做的差不多了,后面的提升全靠自己总结,以及提高熟练度和计算准确度。第二次复赛如期而至。查分之后,我的理论成绩进入了全省前20,省队是28人,也就是说只要实验稳住就成功了。

慎重地准备之后,我走进了实验考试考场。如果考的是常规一点的实验,我觉得我是没问题的,各种测量方法,步骤我都很熟悉了。第一个实验还好,顺利做完,写好报告。第二个实验直接让我傻眼了,没见过,当然不可能做过,算是一个开放性实验吧,考生要自己想办法判断盒子里是什么光学元件并测量相应的参数。没猜对肯定失败,猜对了也不一定做出来预期的效果,然后会怀疑自己。我就属于没猜对的,到最后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刚考完我还是乐观的,毕竟大家做的是一样的题目。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成功了,好耶。过几天实验

以前复赛一等奖是可以直接保送的,到了我们这几届就不行了。黄冈中学前年承办了决赛,当年,前一年和后一年都有奖励名额,复赛一等奖的可以进省队。不过我这一届刚好是没赶上,也算是生不逢时吧。

之后的高考备考我也只是以华科为目标准备着,在本省其实挺好考的,基本没压力。有一说一,每天安排的学习时间实在太长了,所以上课的时候我能睡则睡,不然自习的时候根本不能集中注意力刷题。高考那几天还发烧,也没有复习,发挥正常。之后拿一等奖申请了科大的自招,加了20分之后才进来。也算是有一个交代吧,家里人还算满意。

越长大越孤单。也许是竞赛经历的原因吧,我并不习惯与人打交道,我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房间里。初中时候我在班上还挺有人望的,有很多朋友,有些现在也还在联系。高中的话,学了一年竞赛之后才跟组里的同学搞好关系。现在周围说得上是朋友的,就只有一个一起考来的高中同学了,兴趣比较一致所以聊得来。

竞赛改变了我的命运。初中的竞赛经历让我上了重点高中,进了黄冈中学实验班。高中的竞赛经历把我送上了科大。其实我填志愿的时候也犹豫过,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子承父业做一名教师就挺好,而且结合自身经历,我总是觉得中学的教学应该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是我,我会努力去做到。我也想过要不要报计算机、金融之类的热门专业。犹豫再三,我觉得不想辜负这些年竞赛的努力,最后报了科大。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