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入学考试作文:浙江卷绍兴市深度分析及污水文学
作文题
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并根据需要写文章。
定位命题方向
解析文题
今年的绍兴中考作文题与往年有很大不同,一是加了一篇8分的150字小作文,二是大作文通过热点新闻标题引出三选一的任务作文。大作文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四个新闻标题均与最近几年的“中文热”有关。汉语是学生的母语,以此为题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民族认同感,既能让学生经世致用点评热点新闻,又能从十二年的母语学习体会中有话可写。
第一个任务是写一篇评论性文章,贴近浙江省高考近几年一直考的论述文,体现理性的思辨色彩。
第二个任务要求写一篇“我与汉语的故事”征文,虽说文体不限,但从题意来看更倾向于散文,叙写学习汉语过程中的小故事。
第三个任务是给外国朋友写一篇如何学习汉语的建议性文章,有对象,人称应为我和你,内容是我对你谈论如何学习汉语。
三个任务各有侧重点,考生可以任选擅长的写作。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应围绕“汉语”这一关键词去评论,去展开叙述、抒发感想。
审题立意
关于任务一,要求写一篇评论性文章,比较难写。四个新闻都从正面的角度体现了“中文热”持续升温,国际影响力日益加大,毋庸置疑,并没有争议之处。这就要求考生审题时一定要结合“当代文化交流”的内涵,透过现象去看这一热点现象产生的背后原因,是中文本身的影响越来越大吗?其实并不是纯粹的语言本身影响力增加,更多的是跟国家影响力、经济实力有关,反映到文化上,就能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扩大文化影响力。“汉语热”要持续下去,一方面国家要强大富强,另一方面我们输出的文化要有自身魅力,被誉为“传统文化传播者”的李子柒所拍摄的短视频在YouTube上深受欢迎,再如精美的汉服、刺绣在国内外也拥有相当的拥趸。要写好这篇文章,就要求学生对文化热点新闻有所了解,思考面对汉语热勃兴的现实,作为学生应该怎样理解文化参与,从个体、国家,从文化传承、文化创新,从本国文化、外国文化等层面去分析如何进行文化参与。
关于任务二,写一篇“我与汉语的故事”征文,要求发表在《晚报》上。可以写自己记忆中怎样牙牙学语,幼年时和老一辈学习说话认字时的有趣故事,展现童趣亲情与地方特色,鲁迅小说中就颇多绍兴方言。也可以写自己在学习经典书籍中的小故事,最好是如四大名著之类的传统文化经典,最能体现文化传承和传播。
关于任务三,是给外国朋友写一篇如何学习汉语的建议性文章。这一任务作文首先要关注人称对象,是我对你(外国朋友)谈论如何学习汉语。人称若错误,会影响评分。其次再考虑写的内容,比如可以写建议外国朋友多读汉语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汉语的经典书籍比比皆是,由简到难,可以先看简短的成语小故事,言简义丰,再看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再是文化经典四大名著,孙悟空是老少通吃的经典人物,猪八戒憨态可掬,中外皆喜。
精选鲜活素材
任务一,评论性文章:
1.2007年发行的歌曲《中国话》歌词:“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2.中国空间站使用中文操作界面显示文化自信,国外宇航员掀起汉语热。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当然航天也不例外。中国空间站使用中文操作界面,也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想进中国空间站,先学好汉语!
3.4月20日,“2021年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暨总台首届海外影像节”获奖名单新鲜出炉。一位美国参赛选手Jillian Atkins(中文名苏雪莲)竟然直接唱起了99%国人都不会的昆曲——《牡丹亭》选段《皂罗袍》!她将西洋声线融入中国古老的昆曲唱腔中,让网友大呼“惊艳”,她也因此获得本届影像节青年文化使者奖。
4.《纽约时报》称,2005年,美国只有200所中学开设了汉语课,学中文的孩子只有两万人;如今,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学习汉语的人数已经有40万。在该报看来,中文的流行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不无关系——“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合作交流的增加,令‘汉语热’逐步成为全球潮流。”
5.汉语虽热,但距离“世界语言”甚远。目前,互联网用语80%左右是英语;联合国、各世界性组织用语中,英语、法语也占去90%。
任务二,“我与汉语的故事”征文:
1.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2.在识字认字的过程中,我也与汉字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记得有一次,在奥运会期间,当电视屏幕上出现“自豪”两个大字时,我天真地指着它们对爸爸骄傲地说:“白象!”我还没反应过来,爸爸突然哈哈地大笑起来。原来那是“自豪”两个字。
3.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美丽而又独特,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草书,行书,这是多么美妙的演变啊!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流传千年。
4.汉字是中国的骄傲,是诗文的精髓,是炎黄子孙相互交流的平台。汉字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或会意或象形,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别样的风韵。
任务三,建议性文章:
1.多听电视台新闻,习惯普通话,看节假日的晚会。
现在电视节目有很多,比如新闻频道里节目主持人,他们说的普通话都是很标准的,是值得学习的,多听,自己的方言就会改进。
2.多与说普通话的朋友交流。
在周末或节假日里,参加朋友们的聚会,找时间与说普通话的朋友多交流,他们会随时帮你纠正不正确的发音,通过虚心学习,慢慢的你会发现自己的普通话,越来越好。
3.多阅读,学会书面语言的表达。
阅读可以提高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要养成多阅读的好习惯,看到优美的语言,可以记下来,模仿的学习,书面语言不同口语,它有自己的语言魅力,要慢慢体会。
4.经常写日记、写文章。
准备好一个日记本,在闲暇时间,可写写日记、写写文章;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来写,写完了文章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坚持这样,你的汉语就学得越来越好了。
下水文
“汉语热”背后的冷思考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在“汉语热”席卷全球的背后,我们应该坐下来冷静地思考。
不错,汉语是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在这片历史悠久、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在历史车轮前进的轨迹下各色文明崛起又衰落;而许多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形式各异的戏剧、丰富的“舌尖味道”、化腐朽为神奇的传统工艺以及祖祖辈辈留给我们的信仰、家风传承至今。随着“汉语热”持续升温,我们将迎来更多的朋友,也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但全球掀起的“汉语热”仅仅是因为它的魅力吗?一位外国人说“我喜欢中国的哲学,孔子老子,最喜欢庄子”?另一外国人倒是道出直接目的:“我要努力学习中文,毕业后争取在欧盟的驻北京办事处工作。”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中国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双双“图利的眼睛”在瞄准中国。稳定的防疫环境,无限的商机,诱人的职业岗位,都是那“眼睛”的目标。而接近目标的“工具”之一就是汉语。目前的“汉语热”是对方的主动需求,这种需求更多是实用性、功利性的。“汉语热”是继“英语热”后的又一个语言热潮,但汉语影响力与英语仍然相距甚远。
我们不妨抓住这个机会,主动对接全球学汉语的需求,向学汉语的人输出更多的优秀中国文化。众多喜爱李子柒的外国人在她的短视频中看到了中国女孩的勤劳善良多才多艺,看到了中国乡村伊甸园般的天然美好,也看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可用可吃可玩,接地气而非高高在上。作为“鱼米之乡”的浙江,美食小吃的种类可以说数不胜数,山珍海味、糕团点心一应俱全。西湖醋鱼、东坡肉、钱王四喜鼎……名菜样样精美,秀色可餐。饮食文化也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大窗户。
“路漫漫其修远兮”,汉语的弘扬发展之路还很长很长,而我相信,只有激发外国友人对中国文化发自内心的喜爱,汉语才能久远地在世界语言之林闪烁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