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研究——以苏州市2016-2018年为例

感谢您对英大英语的关注!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可行性研究

以——苏州市2016-2018年为例

王丽

摘要:本文采用任务特征框架理论,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说明》,从语篇输入和预期回答两个方面对苏州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2016-2018)进行内容的有效性探索。

结果表明苏州市近三年阅读理解测试有着较高的内容效度,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词与文章难度的关系,扩大阅读量,加强阅读技能指导,并关注人文性。

关键词: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内容效度;语篇输入;预期回答

一、引言

学者朱永新指出“阅读的高度决定了精神的高度”。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我们获取知识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重要性无需赘言。基于此,各类测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主要表现在阅读项目的分值、难度增大,强调运用和思维深度。在英语语言测试中,阅读理解是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式。

苏州市自2016年开始增设阅读表达这一新题型,阅读理解部分从原先的阅读4篇文章,完成15道阅读选择题改革为阅读5篇文章,完成12道阅读选择题和3个回答问题。改革后,阅读理解篇目增多,阅读总分值及考试总时间不变。改革后的阅读测试质量如何,能否科学、公平、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中考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起着重要的反拨作用,对中考英语阅读测试的分析能够指导阅读教学工作,那么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启示?本文将尝试分析改革后的苏州中考阅读测试来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评估测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效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语言测试与评估研究主要围绕效度展开。效度理论经历了单一观、分类观和整体观的发展历程。初期,效度被看作测试的特征,后被分为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构念效度等,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效度成为以构念效度为核心的一个整体概念,以内容和效标关联证据作为构念效度证据的一部分(李清华,2006)。其中,内容效度主要表现在考试内容的相关性和覆盖面(Bachman,1990),即考试所涉及的内容是否覆盖了考试大纲或考试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内容效度越高,就越可能准确测量它所要测量的内容。

本文对苏州市中考英语阅读测试在内容效度上的研究采用的是Bachman和Palmer(1999)提出的任务特征框架理论,并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2)以及《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2018),主要从语篇输入(文章长度、生词数、易读度、题材、体裁)和预期回答(阅读技能覆盖)两方面进行探究。

二、内容效度分析

(一) 语篇输入


文章长度:

表2.1.1显示,三年来阅读文章的总长度维持在1100个词左右,ABCD四篇带有阅读选择题的文章词数基本上逐步增加,即前面文章的词数较少,后面文章的词数较多,布局较为合理。刘润清和韩宝成(2004)认为,阅读理解的材料应控制在200-500词左右,中等以上的测试中300词左右最为理想。苏州市中考阅读理解A篇通常是广告、图表类等阅读,其词数的考量并不适用一般标准。其余文章的词数集中在200-300之间,基本符合中等测试的要求。


生词数:

《考试说明》在《课程标准》规定的1500个词的基础上,参考教材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增加了100个词,共1600个单词。本文对照《考试说明》给出的词汇表对阅读理解试题中出现的生词进行了统计(统计包含标注中文的生词),见表2.1.2。

总体来看,各年平均生词比例都控制在3%以下,属于可接受的范围,不会对考生的阅读带来明显的词汇障碍。适当数量的生词也是对考生能否根据上下文推测、理解生词能力的考察。单篇来看,三年均有一篇文章的生词率超过了3%,分别是2016年D篇,2017年A篇以及2018年阅读表达。2017年A篇是一则售鞋广告,生词是几种鞋款对应的英文,如ballet、high-heeled等,但并不影响考生整体理解;2016年和2018年两篇文章的生词可能会对考生的阅读造成困难,由此影响测试效果。


易读度:

易读度是文本易于阅读的程度,分为七个等级。分数越低,文章越难。0-30对应“很难”,30-50“难”,50-60“较难”,60-70“标准”,70-80“较容易”,80-90“容易”,90-100“很容易”。(刘潇,2015)本文通过Microsoft Office Word软件中的“可读性统计信息”获得易读度指数。无指数的五篇为诗歌、图表类等阅读。通过表2.1.3发现,易读度指数在67-96之间,没有出现过难的情况。三年的总体难度基本稳定,分别为“容易”、“容易”和“较容易”,这相当于美国5、6年级学生的水平。对于国内初三学生来说,这一能力水平较为合理。


题材:

表2.1.4根据《课程标准》给出的话题,对苏州市阅读理解试题做了统计。其中,“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这一话题出现的次数最多,三年各有1篇;其次是“卫生与健康”,有2篇;剩余话题均占1篇。三年15篇阅读文章总共覆盖《课程标准》中的12个话题,且每年的5篇文章均为不同话题,呈现出题材丰富、重复率低的特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多数话题如“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个人兴趣”“ 日常活动”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其共鸣,如2018年B篇讲述了两个男孩从小到大的友情。此外也不乏基因、生物科学等内容。


体裁:

《考试说明》要求考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表2.1.5显示,苏州中考英语选用最多的是记叙文,占33.3%,说明文和应用文各占26,7%,诗歌占13.3%,议论文暂未涉及。议论文是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阐明内在联系,揭示本质和规律,表明作者见解和态度的一种文体(朱子南,1988),对考生的逻辑推理、思辨等能力有较高要求。考虑到初中生现有的阅读和思维水平以及议论文的难度,近三年的中考试题没有覆盖议论文不无原因。可以说,苏州市阅读理解试题的体裁较为全面,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

译林版牛津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reading、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reading等选取的文本均是诗歌,因此2016年和2018年试题中的诗歌,源于教材,呼应教材。诗歌作为阅读理解测试的新体裁,给命题和教学打开了新空间。

(二)预期回答


本文对预期回答的分析主要围绕阅读技能。《考试说明》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六个要求,即理解主旨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和短语的含义、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表2.2是对阅读测试考察技能做的统计。2018年B篇有一题考察了押韵,要求考生从押韵的角度为空白处选择最佳单词,因此在上述六个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押韵”一列。(通常,阅读表达的第一题为获取细节题,第二题为归纳信息题,第三题为情景代入题,能力考查较为固定,此处不再统计。)

表2.2显示,苏州近三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都至少考察了四种阅读能力,对押韵的考察要求虽没有列入《考试说明》,但在教材诗歌部分,这是教学重点之一,也出现在课后习题中,因此试题基本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具体而言,试题多倾向于考察“理解文章具体信息”能力。该技能属于较低层次的阅读技能,是阅读理解中最基本的要求。(董曼霞,2011)考虑到中考两考合一的性质以及初三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一技能的考察比重是比较合理的。其次是理解主旨要义,占了近1/3。这两种能力也是历年考察的重点。猜测词义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每年均涉及1-2题。2016年还考察了“理解基本结构和句子逻辑”和“理解作者观点、意图和态度”,这一年的题目覆盖了《考试说明》列出的六个要求,2017和2018年则并未涉及这两个要求。

三、建议和启示

通过上文分析发现,苏州市近三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的文章长度适中,布局合理;文中生词适量,且部分标注中文;难度合理,整体易读度处于“容易”和“较容易”等级;文章题材丰富,重复率低;体裁较全面,各种类型占比合理;阅读技能考察覆盖广。阅读测试与《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基本相符,因此有较高的内容效度。不过,少数文章的生词数量偏多,应控制单篇的生词率以更好地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体裁上,议论文的考察是空白,可适当引入难度适宜的议论文。目前,“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体裁”两项技能考察较少,今后可适当增加比重,以使阅读技能的考察更均衡。 英语中考一方面测试了初中毕业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检验了教学工作,并对教学起到指导作用。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词与文章难度的关系

对学生阅读造成障碍的因素有词汇量不足、语法知识不扎实、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等。“生词好多,看不懂”是学生常有的抱怨。但生词多、比例高是否总是意味着文章难度大?2016年D篇的生词比例是4.05%(表3),为当年最高,但易读度是89.3(表4),属于“容易”等级,且很接近“很容易”等级。类似的,2017年的C篇生词比例接近3%(表3),但易读度高达95.7(表4),文中多为简单句。可以说,部分含有生词多的文章反倒可能更容易阅读。如果学生存在“生词多等于难度大”的认识误区,一看到生词就产生畏难情绪,过早放弃,便十分可惜。因此,教师有必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词与文章难度的关系,消除错误认识,建立全篇意识而非孤立地关注生词。同时,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测、理解生词的含义等多种方法应对生词。

(二)扩大阅读量

中考英语阅读文章呈现题材广泛的特点,既有家庭、兴趣、旅游等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也有基因、生物科学等科普性文章;体裁多样,在传统常考体裁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学体裁——诗歌。这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向课本之外拓展,加强课外阅读。比如,教师可在完成教材文章教学后,开展窄式阅读(narrow reading),即引入类似的阅读材料作为补充,包括同一主题、风格或作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得以增加,由于文章的相似性,学生的阅读障碍降低,阅读兴趣和信心得到提高。

(三)加强阅读技能指导

英语文章有着段落清晰、主题句明显、逻辑性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训练学生寻读、略读、预测等阅读策略,讲解语法知识外,还要加强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主题句作用的理解,建立文章的整体意识。比如,2016年D篇是总分结构,通过6个小标题介绍6个器官。如果学生能注意到这一特点,将大大降低答题的难度。此外,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已从“听、说、读、写”发展为“听、说、读、写、看”。“看”(viewing)技能是指利用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能力。苏州市近3年共有7篇阅读理解配有插图,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不断体现了命题者对学生“看”技能的要求。教师应及时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好图片、视频等资源。

(四)关注人文性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素质教育,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王守仁,2013)。2016年的阅读表达关于设立银行账户存钱、2017年D篇的南极旅游日记、2018年B篇的男孩友情等文章都是对人文内涵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利用好阅读课堂,深入挖掘文章内涵,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阅读测试引入文学体裁之一的诗歌,也反映了命题者对人文性、语言欣赏能力的关注。

四、结语

通过对苏州市2016-2018年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的历时分析,本文发现测试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命题质量较高且不乏创新之处,如引入诗歌体裁和考察押韵,但需更好地控制生词数量、适当引入难度适宜的议论文,以及更全面地考察阅读技能。

测试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词与文章难度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加强阅读和阅读技能指导,并关注人文性,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Bachman L. F. Fundamental Consider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Bachman, L. F. & Palmer. A. S. 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3]董曼霞.重庆市2004~2009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内容效度历时研究 [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1(02):52-56+22.

[4]李清华.语言测试之效度理论发展五十年 [J].现代外语,2006,(1): 87-95+110.

[5]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6]刘潇.文本易读度相关研究评述 [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41-146.

[7]苏州市教育考试院.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说明 [Z]. 2018.

[8] 王守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J]. 外语界,2013,(6):9-13+2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0] 朱子南. 中国文体学辞典 [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English Tests of Suzhou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2016-2018)

Wang Li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tent validity of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Suzhou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2016-2018)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sk characteristics with reference to Compulsory Education English Course Standards and Suzhou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xplanation. Text input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ct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are covered. The results are rather satisfactory in terms of content validity. In the e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which include helping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 vocabulary and difficulty, placing emphasis on readings, improving reading skills,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humanity.

Key words: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English Tes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ent validity; text input; expected response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8年第12期)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