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高考语文专题之清华教授直言:高考主要考语文,区分在作文

清华大学教授、资深教育家、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真说:“今后高考主要考试语文,语文的主要区分度在于作文。”数学的难度会下降。英语考两次以上。

王教授的话告诉我们:学会语文将会越来越重要,写好作文将成为提高成绩的关键。

而这样的考试倾向其实早已开始,就拿北京2020年中考语文来说,既有5分的小作文,又有40分的大作文。


作为教育大省的河南,在中考中,作文更是占据了绝对高度:大作文50分,基础知识部分的名著阅读题和综合实践题中,对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也占据10分之多。

虽然作文地位如此重要,但评分却较为“灵活”,可以说是在阅卷老师的一念之间。

简而言之,想得高分,就要符合阅卷老师的审美。

该如何做呢?

作为一名多次参加中考阅卷的初三语文老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避开这3个“坑”:


1 文不对题

“昨天,爸爸说要全家一起去游乐园玩,我激动得一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抱着自己的小熊,翻来覆去地想各个细节。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我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喊爸爸妈妈起床,然后去洗脸、刷牙……”

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经常见到像这样的作文。

孩子们似乎都喜欢把一件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事无巨细地都写下来,好像生怕老师看不明白。但这样的结果却往往是“流水账”“大杂烩”,文不对题,分数自然不高。

因此,在写作文之前,一定要先把自己的观点提炼清楚,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选取与自己的主题相符合的内容来写,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还要不断检验,看内容有没有扣紧自己的观点来写。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写作之前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把主题和要写的事件,将要用的名言写下来。写作的时候,多看两眼自己的主题,随时校正,这样,就可以尽量少的偏离主题,避免“文不对题”的问题。


2 素材陈旧

半夜发烧、肚子疼,爸爸妈妈背着“我”冒雨买药、去医院看病;头疼发烧,老师给“我”倒水、嘘寒问暖;公交车上,陌生人让座或吵架;考试差了,父母老师不但不责备,还努力帮忙查找问题……

这样的作文内容,你是否有似曾相识之感?

每次考试,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样的事例却总是阅卷中的常客。

记叙文事件俗套,议论文又怎么样呢?

居里夫人废寝忘食提炼镭,司马迁身受宫刑却写出了《史记》……这些例子似乎成为了孩子写作的万能钥匙,各类文中都可使用。

而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作文素材,即使事例恰当,观点明确,主题鲜明,中心突出,也很少有老师愿意给高分。

因此,要想得高分,作文不单单要写得流畅通顺,还需要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这样即使语言稍有欠缺,分数也会可观。

而为了避免“素材陈旧”的坑,我们一定要做个有心人,多看一些时事新闻、综艺节目、名人书籍等,丰富自己的素材库。

如果能在收集素材的过程中,从多角度观察提炼观点,提高思考能力,效果会更好。

3 语言缺乏深度

“语言缺乏深度”“立意浅显”,这2个问题在评卷过程中经常见到。

因为词语匮乏,思想认识不够深刻,很多孩子写作文时难免无病呻吟,为了凑字数而写,读起来要么平铺直叙,要么晦涩难懂。

而语言缺乏深度,还有一个表现就是语言啰嗦,一句话反复说。

当然这与孩子年龄小,阅历不够有关,但想要避免这些问题,提升作文语言,也并非毫无办法。

俗话说,阅历不够,读书凑。

且除了广泛阅读,还可以采用3种方法:

首先,借用。例如,为了表现积极面对生活,要坚持努力,困难总会过去的主题时,我们可以借用林徽因的名句:“旬月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

通过借用名言金句,让专家学者为我们的观点背书,增加可信度。

其次,模仿。

例如,王鼎钧有句名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我们可以改为:“初三像筛子,筛出优秀,筛出态度,也筛出那些不努力者。选择决定未来,态度决定高度。”

遇到好的句子或段落,通过模仿的方式,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简单而实用。

第三,修改。

古语有云:“好文不厌百回改。”写作3篇,抵不上认真修改1篇。

如能针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意识地纠正,效果会更好。例如,语言啰嗦、流口水语多等问题,只要修改的次数多了,就一定能改掉问题,提升能力。

清华学霸,“Scalers Talk”的创始人Scalers说:“我们的现状有多痛苦,那么我们的持续行动就应该有多深入。”

学习不能一蹴而就,作文更是如此,与其痛苦作文难写,不如胸怀改变的愿望,持续去行动,而只要坚持“n”个10天,你就一定能写好作文,得到高分,成为尖子生。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还在让孩子背优秀作文,记日记?3个秘诀让作文生动有趣

70%以上的孩子书看了不少,作文却写不好?原因有4点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