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2022江苏高考语文】专题江苏省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抽测二语文试题

第一,阅读不连续的文本

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小问题。

材料一: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五七言的各种诗体都在此时达到了繁盛的阶段。唐诗成就的杰出代表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热情地讴歌现实世界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对其中不合理的现象毫无顾忌地投之以轻蔑。李白诗中所蕴含的追求解放、追求自由,虽然受到现实的限制却一心要征服现实的态度,是中华民族反抗黑暗势力与庸俗风气的强大精神力量的体现。所以李白诗歌虽以浪漫想象为主要外貌特征,但其实仍含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李白诗风热情奔放,善于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语言风格清丽自然。与李白齐名的杜甫,在青年时代也受到盛唐诗坛的浪漫氛围的深刻影响,但是安史之乱前夕的黑暗现实,使他从盛唐浪漫诗人群体中游离出来了。他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来进行诗歌创作,为安史之乱前后的唐帝国的由盛转衰的时代描绘了生动的历史画卷,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杜诗因而被后人称为“诗史”。杜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在艺术风格上,李白的诗挥洒如意、飘逸奔放,杜甫诗千锤百炼、沉郁顿挫,为后代诗歌的审美风尚树立了两个双峰并峙的典范。

词这种特殊的诗体产生于初盛唐,到宋代发展为一代文学之胜,宋词成为文学史上与唐诗交相辉映的名词。宋词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成就最高的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苏轼在词史上首先打破了晚唐以来词专写男欢女爱的艳情的局限,对革新此风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但大量写作抒情述志、咏史怀古等题材,而且在描写女性的传统题材中一扫脂粉香泽,从而完成了词从音乐歌词向抒情诗的转变。苏轼的另一贡献是在以柔声曼调为主的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并使词的语言风格出现了豪放、飘逸的新因素。到了南宋,时代的动荡引起了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的主题变成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了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苏轼、辛弃疾常被看作豪放词人,但是他们也擅长写婉约风格的词作。从总体上看,宋词的特征是题材走向上注重个人抒情而不是反映社会现实,其风格则倾向于委婉含蓄、深情绵邈,这种美学特征,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一个侧面。

诗人和词人,他们的遭遇和行迹各不相同,其诗歌创作也各自成家,但他们都以高远的人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都蕴含着丰盈的精神力量。孔子说:“诗可以兴”,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确切地解“兴”为“感发志意”,王夫之则在《俟解》中对“兴”的作用有更详尽的解说:“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圣人以诗教以涤荡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与乱世之大权也。”读诗,阅读本书所介绍的诗人和词人的好作品,不但能使我们对古典诗歌的成就获得基本的认识,而且会使我们从浑浑噩噩的昏沉心境中蓦然醒悟,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进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

(摘编自莫砺锋《唐诗宋词:闪烁文化自信的光芒》)

材料二: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蕙风词话》卷一)。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即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也即是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惟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诗热情讴歌美好事物,杜甫诗有忧患意识和仁爱精神,杜甫诗更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性格。

B.到了南宋,受动荡时代的影响,爱国词人辛弃疾通过自身创作,将爱国主义主题变成词坛的主旋律。

C.读者在阅读唐宋词的过程中会代入自身的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从而对作品作出多样的诠释和解读,但这样也容易解读过度。

D.“以吾身人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之语,是说读者不仅仅是“受众”,还要与前代词人“交流”和“对话”。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诗歌虽以浪漫想象为主要特征,但含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B.唐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将人生体验“抓住”并融入诗歌创作中,进而传递给读者。

C.苏轼在传统词乐中增添了高昂雄壮的因素,并使词的语言风格出现豪放、飘逸的新因素。

D.现代读者要澄思渺虑,才能体会到唐宋词人“抓住”并“固定”下来的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

3.下列关于唐诗宋词赏读的事例,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柳永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本是写爱情,王国维却将其作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

B.白居易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原意是以“草”的生生不息表达送别的愁情的增生,后人却从中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

D.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歌咏的是诸葛亮,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诵此二语”而死,感叹自己未竟的抗金事业。

4.材料一最后一段接连引用孔子、朱嘉和王夫之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5.下面这段对王国维读李璟词的评析材料,体现了材料二中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对此作简要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二、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徙(节选)

汪曾祺

先生名鹏,字北溟,三十后,以字行。家世业儒,少孤。尝受业于邑中名士谈甓渔,为谈先生之高足。

高先生在十六岁的时候中了秀才。不想,第二年就停了科举。

废科举,兴学校,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念到曾经业师浓圈密点的得意之处,摇头晃脑,昂首向天,面带微笑,如醉如痴。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

功名道断,高北溟怎么办呢?

沈石君来看他,沈石君比高北溟大几岁,也曾跟谈老先生读过书,开笔成篇以后,到苏州进了书院。他有志办教育,在省里当督学,他劝高北溟去读两年简易师范,取得一个资格,教书。

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但这在高北溟是一条可行的路。

简师毕业,高先生在五小任教。恰好沈石君因和厅里一个科长意见不合,愤而辞职,回家闲居,正在四处写信,托人找事,地方上人挽他出山来长初中。沈石君再三推辞,禁不住不断有人踵门劝说,也就答应了。他只提出一个条件:所有教员,由他决定。教育局长沉吟了一会,说:“可以。”

国文教员,他聘了高北溟。许多人都感到意外。

高先生自然欣然同意。他谈了一些他对教学的想法。沈石君认为很有道理。

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他说别人教过的学生让他来教,如垦生荒,重头来起,事倍功半。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他要看着、守着他的学生,看到他是不是一月有一月的进步,一年有一年的进步。如同注水入瓶,随时知其深浅。他说当初谈老先生就是这样教他的。

他要求在部定课本之外,自选教材。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他强调教材要有一定的系统性,要有重点。他也讲《苛政猛于虎》《晏子使楚》《项羽本纪》《出师表》《陈情表》、韩、柳、欧、苏。集中地讲的是白居易、归有光、郑板桥。最后一学期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磨坊文札》。他好像特别喜欢归有光的文章。一个学期内把《先妣事略》《项脊轩志》《寒花葬志》都讲了。他要把课堂讲授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课上讲了《卖炭翁》《新丰折臂翁》,同时把白居易的新乐府全部印发给学生。讲了一篇《潍县署中寄弟墨》,把郑板桥的几封主要的家书、道情和一些题画的诗也都印发下去。学生看了,很有兴趣。这种做法,在当时的初中国文教员中极为少见。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

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学生作文他先眉批一道,指出好处和不好处,发下去由学生自己改一遍,或同学间互相改;交上来,他再改一遍,加总批,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誊一遍,留起来;要学生随时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文章。他说,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

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

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他们在考高中,甚至日后在考大学时,国文分数都比较高,是高先生给他们打下的底子。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欣赏文学——高先生讲过的文章的若干片段,许多学生过了三十年还背得;他们接受了高先生通过那些选文所传播的思想——人道主义,影响到他们一生的立身为人。呜呼,先生之泽远矣!

教室里响起了高唱校歌的声音。校歌由高北溟先生作词。玻璃一样脆亮的童声高唱着。瓦片和树叶都在唱。

高先生的家也搬了。搬到老屋对面的一条巷子里。高先生用历年的积蓄,买了一所小小的四合院。房屋虽也旧了,但间架砖木都还结实。天井里花木扶疏,苔痕上阶,草色入帘:很是幽静。

(有删改)

文本二:

高鹏,字北溟,取用庄子《逍遥游》中“鹏之徙于南溟也”的典故。他年少家寒,但是坚持读书改变命运。高北溟的天资,只是中上,但他深知先人为他取的名、字的用意。这是老师眼里的高北溟——没有因为现实的困顿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后来废科举,兴学校,没办法在朋友的帮助下读了简易师范,去五小授课教书,虽说是为了谋生计,但高北溟却不沉陷于现实的泥淖,仍能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自编教材,悉心教学。他说:“教的是书,教书的是高北溟。”又说:“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物质的贫穷并没有让高北溟放弃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充实。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惊心动魄的场面,但人物个性鲜明,其古朴清雅也颇能引人驻足。

B.时代巨变使高先生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他不自我放弃,考了师范,又从小学到初中任教,精神可嘉。

C.高先生的教学效果显著,在县立初中读了三年的学生,大部分文字清通,知识丰富,能欣赏文学。

D.高先生的庭院台阶上有苔藓,帘外生碧草,可见门可罗雀,人迹稀少,说明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人来往。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叙事语言简洁凝练,“如垦生荒”“注水入瓶”等比喻生动地表明了高先生独到的教学见识。

B.文本一采用第三人称讲述高先生琐事,时空转换自如,增强了故事的跳跃性与真实感。

C.文本一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丰富细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动。

D.文本二议论分析了高北溟的名字由来、内心世界与现实困顿,语言客观冷峻,作者的情感内敛。

8.小说中徐呆子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9.文本二中写到“高北溟却不沉陷于现实的泥淖,仍能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请结合文本一内容概括分析高先生“着眼学生的未来升学之事”的具体表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缄,字宣甫,泉州晋江人。举进士,调广州南海主簿。州领蕃舶,每商至,则择官阅实其赀,商皆豪家大姓,习以客礼见主者,缄以选往,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樊诉于州,州召责缄,缄曰:“主簿虽卑,邑官也,商虽富,部民也,邑官杖部民,有何不可?”州不能结。再调阳武尉,剧盗李囊橐于民,贼曹莫能捕。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府尹贾昌朝惊曰:“儒者乃尔轻生邪!”累迁秘书丞,知英州。

交阯谋入寇,缄伺得实,致书于刘彝,彝不听,反移文责缄沮议,令勿得辄言。八年,蛮遂入寇,众号八万。缄闻其至,阅州兵得二千八百,召僚吏与郡人之材者,授以方略,勒部队,使分地自守。民惊震四出,缄悉出官帑及私藏示之曰:“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若一人举足,则群心摇矣,幸听吾言,敢越佚则孥戮汝。”有大校翟绩潜出,斩以徇,由是上下胁息。缄子子元为桂州司户,因公事携妻子来省,欲还而寇至。缄念人不可户晓,必以郡守家出城,乃独遣子元,留其妻子。

邕既受围,缄昼夜行劳士卒,发神臂弓射贼,所殪甚众。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仓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蛮获北军,知其善攻城,啖以利,使为云梯,又为攻濠洞子,蒙以华布,缄悉焚之。蛮计已穷,将引去,而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乃曰:“吾义不死贼手。”亟还州治,杀其家三十六人,藏于坎,纵火自焚。邕被围四十二日,粮尽泉涸,相枕藉以死,然讫无一叛者。

神宗闻缄死,嗟悼,赠奉国军节度使,邕人为缄立祠。

(节选自《宋史·苏缄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遗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

B.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

C.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

D.缄初求救于刘彝/彝遣将张守节救之/守节皇恐遽移/屯大夹岭/回保昆仑关/猝遇贼/不及阵/举军皆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殿试录取为进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八股文。

B.主簿,官职名,是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鉴。

C.迁,古代指官职的调动,可以指平调,也可以指升职或贬谪,此处指升职。

D.赠,指皇帝按照政绩优劣、功勋大小给已故官更本人或其父、祖等授予爵位、官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缄探察到交趾郡刘彝在谋划攻打敌人,于是写信劝阻刘彝,刘彝回信指责他,让他不要乱说话。

B.苏缄在敌我兵力悬殊、情势危急之时,能够安抚百姓,召集所属官员和郡中有才能的人,教给他们守城和打仗的方略。

C.苏缄的儿子苏子元带着妻儿来探望他,没想到遇到了敌军攻城,为避免城中百姓误解,苏缄让前来探亲的儿子独自回桂林,留下了其他人。

D.敌人得知苏缄孤军奋战,于是将装土的袋子堆积在城墙外来攀爬攻城,结果城池沦陷,苏缄因寡不敌众,最后自焚赴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缄访得其处,萃众大索,火旁舍以迫之,李从中逸出。

(2)吾兵械既具,蓄聚不乏,今贼已薄城,宜固守以迟外援。

14.请简要概括苏缄的形象特征。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①

张孝祥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②,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①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虞允文率领建康众军在东采石打败金主完颜亮,作者此时身处楚地后方,不得亲自参战。②然犀处:指采石矶。③谢:指谢玄,东晋军事家,淝水之战以少胜多,击败前泰苻坚。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对这次战争胜利给予高度评价,这次击败金军,把侵略者带来的污垢雪洗得干干净净,而自己为风云所阻,羁留后方,未能亲赴前线。

B.“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描写采石鏖战的激烈战况,一方面热烈祝贺采石之战的大胜,另一方面又因身滞楚地只能想象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

C.“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借指挥两场大战的周瑜、谢玄饱读《春秋》并且运筹帷幄的史实,赞扬虞允文屡建奇功,也包含自己想要大展宏图之情。

D.“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化用宗愨“乘风破浪”和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作者从低沉的心绪中重新振作而起,将诗歌情感推向高潮。

16.前人论此词“喜中寓愁,壮中带悲”,请结合全词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秦始皇命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过秦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这一事件的效果。

(2)李密在《陈情表》中向晋武帝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很自然地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从而为下文提出抚养祖母终老作铺垫。

(3)《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类比治民,如用种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4)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之观点相似。


六、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2日,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举行。共有109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以及1226件遗物回归祖国的怀抱。70余年前,离家尚是少年之身;70余年后,归来已是报国之躯。魂兮归来,英雄不朽!对于那些“最可爱的人”,丰碑上的功勋不会因生命消亡、岁月流逝而__________。

1950年,在新中国__________的艰难时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进而对中朝边境中国一侧的城市农村进行轰炸。为了朝鲜和祖国人民的安全和福祉,1950年10月,新中国决定出兵朝鲜。( )。历时近三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9万7千多英雄儿女把生命奉献给祖国,__________了一个又一个荡气回肠的英雄传奇,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今天,我们迎接他们归国,既是文化传承的应然,也是民族精神的洗礼。英烈,不是一个个名字,也不是串串数字,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信念力量之源。铭记和致敬,应当当作一种行动自觉,因此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醒着时,他们是一堵墙,保家卫国;睡着时,他们是一座山,__________。“落叶归根,英雄回家”,这既是告慰英烈和他们亲人最好的行动,也是弘扬英雄主义精神、激发全体民众爱国热情的最有效途径。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暗淡 栉风沐雨 书写 流芳百世

B.黯淡 栉风沐雨 抒写 浩气长存

C.暗淡 百废待兴 抒写 流芳百世

D.黯淡 百废待兴 书写 浩气长存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后勤补给最充足的美军,与具备顽强战斗意志、大无畏英雄气概的志愿军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殊死拼杀

B.志愿军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后勤补给最充足的敌人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殊死拼杀

C.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与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后勤补给最充足的敌人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殊死拼杀的是志愿军

D.志愿军与世界上武器装备最先进、后勤补给最充足的敌人进行着一场又一场殊死拼杀,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致敬和铭记,应当当作一种行动自觉,因此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B.铭记和致敬,应当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因此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C.铭记和致敬,应当当作一种行动自觉,因为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D.致敬和铭记,应当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因为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



七、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都以为郑板桥读书善记,却不知并不是郑板桥记忆力好, ①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无论何时何地,废寝忘食,甚至对周围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郑板桥读书如此刻苦用心,却说生平最不喜人过目不忘,这又是为什么呢?他认为过目成诵太草率了, ② ,心中却根本来不及吸收和消化,如此匆忙,无异走马观花。

过目成诵还容易带来一个不好的影响,就是见什么都记。郑板桥认为,《史记》以《项羽本纪》写得最好,而《项羽本纪》中又以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战写得最精彩。但是,如果对三千多字的《项羽本纪》, ③ ,岂不是没有分晓的钝汉。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2.请分别用肯定句概括上文中郑板桥的读书心得,每句不超过10个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见贤齐思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论语》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大学》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孟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D

2.B

3.C

4.①依次引用孔子、朱熹和王夫之的话,证明人们对诗歌作用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②运用引用论证,阐释诗歌的作用,增强了说服力。

5.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诗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杜甫诗更能显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错误,无中生有。由原文“杜诗中充满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可知,原文只是说杜甫诗“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显”,并没有说“更”能显现中华民族文化性格。

B. “爱国词人辛弃疾通过自身创作”错误。材料一原文第二节“到了南宋,时代的动荡引起了词坛风气的巨大变化,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把爱国主义的主题变成词坛的主旋律,他们继承了苏轼词中始露端倪的豪放词风,并以慷慨激昂和沉郁悲凉两种倾向充实了豪放风格”可知,是“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人”,并非辛弃疾本人。

C.“但这样也容易解读过度”无中生有。由原文“其次,在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可知,原文说的是“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并不是“解读过度”。

故选D。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错误,强加因果。依据原文材料二第二节“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可知,是“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而不是“宋词人为贮存丰厚的人生意蕴”。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心观点是“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到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

C.“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表明苏轼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旷达潇洒”,仅仅是对原作的主旨理解,所以不能证明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论证方法作用的能力。

由材料“读诗,阅读本书所介绍的诗人和词人的好作品,不但能使我们对古典诗歌的成就获得基本的认识,而且会使我们从浑浑噩噩的昏沉心境中蓦然醒悟,从紫陌红尘的庸俗环境中猛然挣脱,进而朝着诗意生存的方向大步迈进”可知,依次引用孔子、朱熹和王夫之的话,证明人们对诗歌作用的理解是逐步深入的。

句子“孔子说:‘诗可以兴’,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确切地解‘兴’为‘感发志意’,王夫之则在《俟解》中对‘兴’的作用有更详尽的解说:‘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圣人以诗教以涤荡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此救人道与乱世之大权也’”引用孔子、朱嘉和王夫之的话,运用了引用论证,阐释诗歌的作用,增强了说服力。

5.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由材料二“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可知,况周颐的“读词之法”是“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

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由材料“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和“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可知,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

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由材料“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女主角哀怨的心境”可知,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女主角哀怨的心境。

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投入到词作中与诗人对话),由材料“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可知,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6.D

7.A

8.①科举废止,许多像徐呆子一样求取功名的人或疯或死,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②与高鹏形成对比,科举废止,徐呆子疯了死了,高鹏报考师范,做小学教师,衬托了高鹏的理性。③通过对徐呆子的丑态和死的描绘,有力地批判了迂腐僵化的思维,突出了与时俱进的主题。(答出其中2点即可)

9.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②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③重视思想情感教育,他选的文章有感慨,有性情,有人道主义的倾向。④重视作文,高先生认为学国文的最终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作文要如使舵,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⑤自编教材,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底子。(答出其中3点即可)

【分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

D.“说明他性情孤傲,不屑与人来往”分析有误。选文化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间接表现高先生的情趣高雅、襟怀淡泊。

故选D。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的艺术特色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

B.“增强了故事的跳跃性与真实感”错,第三人称增强的是叙事的客观性和灵活性。

C.“文本一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丰富细腻”错误。文本一的语言描写并不多,“只有我自己熟读,真懂,我所喜爱的文章,我自己为之感动过的,我才讲得好”,只有少部分语言描写。

D.“客观冷峻”“情感内敛”不当,文本二议论之中渗透着较强的褒扬色彩,如“没有因为现实的困顿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可见物质的贫穷并没有让高北溟放弃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充实”。

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徐呆子第一次出现的句子为“有一姓徐的呆子,穿着油腻的长衫,一边走,一边念”,这个场景出现在废科举,兴学校的背景下。科举废止,许多像徐呆子一样求取功名的人不能再通过科举飞黄腾达,于是,“这个小县城里增添了几个疯子”,徐呆子的出现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科举废止,徐呆子却不寻他法,仍旧死读书,最后“一直念到两颊绯红,双眼出火,口沫横飞,声嘶气竭。长歌当哭,其声冤苦。这样哭了几年,一口气上不来,死在街上了”,而故事的主人公高北溟呢?他报考了师范,做了小学老师。两者相互对比,衬托了高北溟与时俱进的品质,衬托了其的理性。

读高北溟与时俱进读师范,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读师范是被人看不起的”,却有许多人哪怕科举废止了,仍旧选择死读书,徐呆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对徐呆子的丑态和死的描绘,有力地批判了迂腐僵化的思维,突出了与时俱进的主题。

9.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结合“教书教人,要了解学生,知己知彼。不管学生的程度,照本宣科,是为瞎教。学生已经懂得的,再来教他,是白费;暂时不能接受的,勉强教他,是徒劳”可知高先生重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结合“高先生要求‘随班走’。教一班学生,从初一教到初三,一直到送他们毕业,考上高中”可知高先生重视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结合“他选的文章看来有一个标准:有感慨,有性情,平易自然。这些文章有一个贯穿性的思想倾向,这种倾向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人道主义”可知高先生重视思想情感教育,他选的文章有感慨,有性情,有人道主义的倾向。

结合“他非常重视作文。他说学国文的最终的目的,是把文章写通”“作文要如使船,撑一篙是一篙,作一篇是一篇。不能像驴转磨,走了三年,只在磨道里转”可知高先生重视作文教学;

结合“为了帮助学生将来升学,他还自编了三种辅助教材。一年级是《字形音义辨》,二年级是《成语运用》,三年级是《国学常识》”可知高先生自编教材,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底子。


10.C

11.A

12.A

13.(1)苏缄访求到他的住处,聚集众人大加搜索,放火烧他的住所旁边的房舍来逼迫他,李氏从里面逃出来。

(2)我们的武器已经准备好了,储备的物资也不缺乏,现在蛮人已经逼近州城,应该牢固地防守以便等待外面救援。

14.注重礼节、临危不乱(镇定)、勇敢(不畏强敌)、忠诚(忠于国家)。

【分析】

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苏缄起初向刘彝求救,刘彝派遣将领张守节救援,守节惊慌失措,匆忙转移在大夹岭驻扎,返回保护昆仑关,仓促间遇到蛮贼,没来得及布阵,就全军覆没。

“遗将张守节救之”是兼语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

“守节皇恐”是主谓短语,表意完整,“屯大夹岭”是“遽移”的地点,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A.“只考八股文”错,应该是只考策问。

故选A。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交趾郡刘彝在谋划攻打敌人”错,原文“交阯谋入寇,缄伺得实”意思是,交阯人预谋前来侵略,苏缄侦察到他们的实情。可见,不是“攻打敌人”。

故选A。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萃”,聚集;“大索”,大加搜索;“火”,名词作动词,放火;“迫”,逼迫;“逸”,逃。

(2)“既具”,已经准备好;“蓄聚”储备的物资;“薄”,迫近;“迟”,等待。

1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结合“商樊氏辄升阶就席,缄诘而杖之”可知,注重礼节;

结合“州官召来苏缄责问,苏缄说……州官无言以对”可知,临危不乱(镇定);

结合“缄驰马逐,斩其首送府”可知,勇敢(不畏强敌);

结合“知外援不至,或教贼囊土傅城者,顷刻高数丈,蚁附而登,城遂陷。缄犹领伤卒驰骑战愈厉,而力不敌”可知,忠诚(忠于国家)。

参考译文:

苏缄,宇宣甫,泉州晋江人。考中进士,调任广州南海主簿。广州管理海外入境的船舶,每次商船到达,就选派官员查阅核实他们的货物,商家都是豪门大姓,习惯以客人的礼节拜见主管官员,苏缄被选派前往(查验),商人樊氏就登上台阶入席,苏缄责备并杖打了他。樊氏上诉到州里,州官召来苏缄责问,苏缄说:“主簿地位虽然低下,但也是城邑里的官员,商人虽然富有,但也是部下百姓,邑官杖打部下的百姓,有什么不可以?”州官无言以对。两次调任阳武县尉,姓李的大盗用袋子偷百姓的东西,抓捕盗贼的官吏没有人能捕获他。苏缄访求到他的住处,聚集众人大加搜索,放火烧他的住所旁边的房舍来逼迫他,李氏从里面逃出来。苏缄骑马飞驰追逐他,砍掉他的脑袋送到官府。府尹贾昌朝吃惊地说:“竟然有像你这样不重视生命的儒士吗?”多次升迁做到秘书丞,做英州知州。

交阯人预谋前来侵略,苏缄侦察到他们的实情,给刘彝写信,刘彝没有听从,反而回了一封信谴责苏缄败坏他行事,命令他不要再开口。八年,蛮人果然来侵略,号称有八万人。苏缄听说他们来了,检阅州兵得到二千八百人,召集僚吏和郡里有才能的人,授给他们谋略,率领部队,让(他们)分地自守。百姓惊恐四散出逃,苏缄把官府的财物和自己的财产都拿出来告诉他们说:“我们的武器已经准备好了,储备的物资也不缺乏,现在蛮人已经逼近州城,应该牢固地防守以便等待外面救援。如果一人逃走,群心就动摇了,希望听我的话,有敢逃跑的就没为奴婢或加刑戮。”有一个叫翟绩的大校暗中逃出来,苏缄斩杀了他以示众,从此上下都非常害怕。苏缄的儿子苏子元任桂州司户,借公事机会携带妻子儿女来探望他,正打算回去时敌人来了,苏缄想到不可能每户人家都知道实情,他们一定会以为郡守家的人都出城了,就只送走了苏子元,把他的妻子儿女留了下来。

邕州受到围困以后,苏缄日夜走访慰劳士兵,发神臂弓射击敌人,杀死很多人。苏缄起初向刘彝求救,刘彝派遣将领张守节救援,守节惊慌失措,匆忙转移在大夹岭驻扎,返回保护昆仑关,仓促间遇到蛮贼,没来得及布阵,就全军覆没。蛮人抓获宋军,知道他们撞长攻城,用好处引诱他们,让他们制作云梯,又让他们制造攻濠洞子,用花布蒙住,苏缄把它们都烧了。蛮人无计可施,将要退去,但得知外来的援兵没有到,有人教他们把土装在袋子里靠在城墙上,一会儿就有几丈高,蛮贼像蚂蚁那样向上攀登,城池于是被攻陷。苏缄仍然带领受伤的士兵骑马疾行,更加振奋地作战,但尽全力也不能抵挡。于是说:“我为了大义不能死在蛮贼的手里。”马上回到州府,杀了家里三十六人,藏在坑穴里,纵火自焚。邕州被围困了四十二天,粮食用尽泉水干涸,人们相互依靠着死去,但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叛变。

宋神宗得知苏缄死讯,十分惋惜。赠奉国军节度使,邕州百姓为他建立了祠堂。


15.C

16.①喜:“雪洗虏尘静”“剩喜然犀处”表达作者对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军,南宋大捷的兴奋喜悦之情。

②悲愁:“风约楚云留”表达作者身滞楚地后方,不得亲自参战的悲愁(或“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借古讽今,表达作者对中原失地尚未收复,英雄难觅的悲愤)。

③壮:“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剪烛”“看吴钩”的豪迈举动,表达了作者欲奔赴边塞,上阵杀敌的豪情壮志(或“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化用祖逖“中流击楫”典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渴望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解析】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借指挥两场大战的周瑜、谢玄饱读《春秋》并且运筹帷幄的史实”错误。“富春秋”,指春秋鼎盛,年富力强:周瑜大破曹军,年三十四岁;谢玄击败前秦大军,年四十一岁。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本词尽管从总体气氛上看可属“快词”,但其中也多少夹杂了一点悲绪。喜中有愁,壮中含悲,这就是读者通读此词后的整体印象。

喜:

“雪洗虏尘静”意思是“白雪洗刷了金人掀起的战尘”;“剩喜然犀处”意思是“更加令人高兴的是采石矶之处,掀起的惊涛骇浪连天涌浮”,这两句热烈歌颂采石之战的大胜,表达作者对虞允文在采石矶大败金军,南宋大捷的兴奋喜悦之情。

悲愁:

“风约楚云留”意思是“寒风阻住了楚天的白云,自己却在后方羁留”,表达了作者身滞楚地后方,“不得参戎事”的悲愁。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意思是“赤壁的巉岩上落日映照,肥水处的桥边一派衰草,悠远缥缈地唤起人们的烦愁”,这三句既是由近及远的联想,又是借古讽今的暗示:周郎破贼的赤壁矶头,已是一片落日残照;谢玄杀敌的淝水桥边,也已变得荒芜不堪。这实际是暗写长江、淮河以北的广大失地,尚待恢复;而真正能振臂一呼、领导抗战如虞允文者,却实不多见,因而词人不禁触景而伤情,唤起心中无限的愁绪。

壮:

“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意思是“放眼河山自己平生怀着豪迈的抗金志气,面对关河要塞的战云未靖的风景,禁不住剪亮烛光,看一看锋利的吴钩”,“湖海”句自抒襟怀,言自己向来即有陈登那种廓清天下的豪气壮怀,“关塞”句暗用《世说新语》中周岂页“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典故,写出自己遥对大宋关塞所生的“恢复(中原)”之情,因而接着又写其剪烛看刀的豪迈举动。作者就借助于“看吴钩”,且是“剪烛”夜看的动作,来抒发自己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冲动。

“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意思是“我一定要乘长风破万里浪而去,效祖逖击楫发誓在渡江的中流”,作者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地高翔而去,直飞采石前线,做一个新时代的祖逖,中流击楫,扫清中原!词情发展至此,又从刚才的低沉中重新振起,并进而推向了高潮。古代英雄(宗悫、祖逖)的英魂“复活”在苏轼式的豪放词风(“我欲乘风去”明显即从东坡“我欲乘风归去”中化出)中,这就使此词的结尾显得慷慨激昂、豪情激发,而词人那种踔厉风发、青年英雄的“自我形象”至此也就完成。

17.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报养刘之日短也 能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容易写错的字有:“报怨”“陛”“豫”。


18.D

19.B

20.D

【解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暗淡”,着重指具体的“暗”,多用于形容光线等昏黑不眀;“黯淡”,常指抽象的“暗”,用于情绪光辉等。文中侧重抽象意义上的暗,所以用“黯淡”更合适。

“栉风沐雨”,大雨洗发,疾风梳头。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百废待兴”,指各种荒废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有待重新兴办起来。语境中强调1950年我国的状态,用“百废待兴”更合适。

“书写”,对客观事情的客观记录,不含有人的感情色彩,只是最平实的记录,重在写;“抒写”,含有主观感情地对事物或者事情进行描述和表达,重在表达、抒发。语境中是说志愿军们奉献生命是传奇,用“书写”更合适。

“流芳百世”,指好的名声永远流传下去;“浩气长存”,指浩然之气永远长存。原文语境中将英雄比成一座山,侧重强调英雄的浩然之气,用“浩气长存”更合适。

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上文是“新中国决定出兵朝鲜”,下文应以新中国的“志愿军”紧承;且语境更侧重于凸显志愿军的精神,所以括号内句子以志愿军为主语更合适,故排除A、C。D项中,“以顽强的战斗意志,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作状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更合适,排除D项。

故选B。

20.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本句话有三处错误:一是“铭记和致敬”语序错误,应先有此刻的“致敬”,才能有长久的“铭记”,二者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所以正确语序应为“致敬和铭记”;二是“当作一种行动自觉”不合逻辑,应改为“应当成为一种行动自觉”;三是“因此”错误,根据句意,可以判断双方为因果关系,因为“厚待那些长眠境外的烈士,是一个大国应有的责任”,所以“致敬和铭记,应当成为一种行动自觉”,应改为“因为”。

故选D。


21.①而是他勤于诵读②眼睛不停地在看③逐篇逐字都记

22.①读书要勤于诵读;②读书要聚精会神;③读书要用心领会;④读书要有选择地细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