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我想说审美人口的数量与质量 事关社会文明程度

作家:李明天

爱美之心人人都有。我国历代思想家强调“以和解为美”、“以利人为美”、“以中华为美”、“中道、天地之美”、“以仁义道德”、“富庶之美”、“完整”,追求“智美之乐”

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追求真善美、针砭假丑恶的社会伦理价值和诗意生活理想。我们正处于在新的考验和挑战中、在拼搏奋斗中创造光明未来、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文化建设的目标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因此,不断扩大和提升全社会审美人口的数量与质量,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充盈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对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关于“审美人口”,中外学界迄今为止尚无对这一概念的清晰定义。大概地说,审美人口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之内热爱、从事、参与、鉴赏历史文化经典、文学艺术创作、群众文化活动以及将生活美学化的国民人口。其数量多少和质量提升程度,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艺术生产供给能力和需求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群众审美意识的不断觉醒和日益增强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获得感、满足度等关系国民综合素质、社会文明程度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大计方针。

美国学者约瑟夫·J·斯彭格勒(Joseph J.Spengler)在《人口经济学》中认为,人口问题不只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与审美价值的问题。美学的组成部分在价值系统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一因素既对人口增长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又可通过人口增长得到修正。他主张适度人口理论,强调在人口经济学的发展中,应给审美价值以充分的重视。

展现审美人口素质提升的时代精神气象。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足够数量的审美人口是推动形成社会更广泛文明程度的前提和基础,而更高素质的审美人口代表着民族现代文明水准的深度和高度,是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参天大树、壮干强枝。人口素质的提升来自于文艺精品力作的熏陶与滋养,来自于伟大时代精神的哺育与淬炼。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把艺术创造向着亿万人民的伟大奋斗敞开,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敞开,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这一精神气象,既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结晶,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也是众多审美人口在文质兼美作品中的感知体悟,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真切感受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脉搏和荣光。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创作主体与接受客体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必然要求文艺“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这是审美人口的思想武库和精神源泉。

激发审美人口持续迸发的文艺创造潜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他指出:“由于分工,艺术天才完全集中在个别人身上,因而广大群众的艺术天才受到压抑。”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将减少到最低限度,那时,与个性的自由发展相适应,“由于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他期待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这些人中很有可能产生文艺名家,古今中外很多文艺名家都是从社会和人民中产生的”。“文艺两新”是审美人口持续增长的主力军,他们一出现就聚焦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上,以特有的灵活、自主的优势激荡起无穷的艺术创造活力。他们顺应社会对文化艺术新需求的期待,以服务人民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艺术供给为根本,结合各自的兴趣爱好和艺术专长,呈现出新创作方式、新投入方式、新活动载体、新传播手段、新消费引导等特征。“文艺两新”作品通过线上线下、虚拟成像、全息影像等多种形式推送,为大众提供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内容产品,展现出强大的审美创造力。只有当全民具有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每个人的艺术天分得以尽情挥洒和呈现,自觉投入文化艺术生产和鉴赏的时候,审美人口的数量质量就会呈几何级增长。

加强审美人口的文化艺术教育以提升专业素养。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德国作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强调,艺术应发挥交往、建立同感和团结的力量,即艺术的“公共特征”。他把艺术理解成一种交往理性,将在未来的“审美王国”里付诸实践。追求人类本性的完善、提倡理性的自由是席勒美育思想的核心。审美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人们的审美意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人生态度。培养人们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从而造就具有丰富个性、完美人格的时代新人。因此,加强审美人口的专业培训教育,不仅培养发现美的眼睛、听懂音乐的耳朵,让人们理解各种造型艺术、舞台艺术、视听艺术、科技艺术等,形成一批又一批的行家、玩家、藏家,而且塑造人的心灵和品格,育化人的思想和智力,让他们心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和对专业的赤诚之心。在他们中,会形成一批又一批的作家、艺术家、批评家,站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美的价值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他特别要求“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开阔和提升新时代文艺的艺术视野与审美境界,把新时代文艺的繁荣发展纳入世界文艺深远而辽阔的版图之中。新时代的文化艺术发展需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向着新时代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更生动处开掘,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命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更精彩、更壮阔、更瑰丽的地方,用诚心、用真情、用深功、用如椽大笔书写和表达“胸怀天下”的凌云壮志和时代华章。

营造审美人口不断增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有众多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审美人口的多少和审美素养的高低。因此,扩大和提高审美人囗,应衔接国家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以及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等相关规划,制订促进审美人口持续增长和审美素质提升的实施方案,大力开展全民审美人口增长行动,在思想导向、政策制度、审美价值、服务活动、参与方式等方面营造全民崇美尚美、爱美习美、写美颂美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培育和引导公民善于发现美、热衷展现美、倾情抒写美,不断净化心灵,充盈精神生活,攀援审美高枝。依托文化艺术志愿者等行业组织和机构,推进各文化艺术门类创作者、研究者、教育者等走进机关、学校、企业、街道、社区。在各类传播平台上,开展美的历史、美学原理、审美鉴赏、艺术知识等的研究培训,编辑出版我国和世界优秀美术、书法、音乐、戏剧、文博等经典作品鉴赏普及读物,形成全社会浓郁清爽的美育文化气场。进一步围绕“做人的工作”延伸手臂,加强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导,把千千万万文艺从业者、爱好者凝聚起来,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激励和推动他们成为足够数量审美人口的活跃因素和有生力量。尊重和遵循文化艺术规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体制,形成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评论建设,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评论工程,增强文艺评论专业性、权威性、引导性和朝气锐气,建设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心有恒愿求和美,胸有诗书自芳华。习近平主席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审美人口的持续健康有效增长,必然使更多的人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来源: 文艺报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