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读书的词语】人生唯有读书好

四月刚过,湿气遮住了明亮的春光,视野所及之处都有辨不清颜色的黑暗,只有风中斜飘的雨滴才能发出几缕光。

每至这让人忧郁的清明时节,我都会略带感伤地想起我的祖父。不知不觉之间,我和祖父已经阔别了七个年头。在这段不算短的时光里,我从少年成长到青年,有了自己必须为之奔波忙碌的事业和生活。然而,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操劳,都不能冲淡我对祖父的记忆。我永远忘不了祖父勤劳质朴、恬淡善良的宽厚人品,忘不了他读易松间、谈经竹下的治学精神。这些通过他一生身体力行传承下来的“王氏门风”,至今仍然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血脉,潜移默化地锻造着我的人生。

作者童年与祖父合影

我的祖父是个读书人,不但胸藏文墨,腹有诗书,并能赋诗撰联,倚马千言。在家乡,他是无人不知的隽才,人们在劳作之余,都喜欢与我祖父高谈阔论,以此增广见闻。因此,祖父在当地颇有人望,被尊为“乡贤”。  

可惜造化弄人,祖父虽然满腹经纶,但一生命运多舛、几经变故,我的祖母也很早就去世了,留下祖父孑然一身,晚年依然过着家境清贫、需要务农自给的日子。即便如此,在耕种锄耪、操持家务之余,祖父还是会捧起珍爱的书本,尽情享受“学而时习之”的乐趣。祖父酷爱读书并不是附庸风雅,也不是简单消遣,而是真的能从浩瀚的书海之中,悟出做人处事的哲理,悟出安身立命之道。君子“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祖父安贫乐道、抱璞归真的人生态度,正与之相契。直到他老人家年逾八旬,依然手不释卷,还要戴上老花镜读书,每当遇到生僻的字词或者一些新出现的词语,祖父就像个初学的孩童一样,必须翻阅字典,查明生字僻词的意义,才肯善罢甘休。他那种好读书又求甚解的学习态度,就连我这样的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祖父这种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给我和父辈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潜移默化中,对我们两代人产生影响。小时候,父母在外地工作,而我这个留守儿童,就一直跟在祖父身边。当时,我对祖父的印象并不好。因为,那时祖父每天都要向我“灌输”四书五经这样的文言经典,不时还要学习诗词歌赋,尤其在我年纪稍长以后,祖父在考校我的学识之余,还常常要我读帖练字,学习务农,种菜……等等。祖父那种雷厉风行的作风,让那时的我,觉得苦不堪言。不过,也确实让我的童年,有了非同一般的收获。

在祖父的言传身教之下,我从六岁开始练毛笔字。每天放学后,我都要写满整整一张字帖,对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要压抑好动的心性,耐心练字实在是一种折磨。尤其是,有时候惫懒的脾气上来,心里就像长草了一样,一个字都不想写。而祖父硬是把我按在桌子边,甚至不写好字,不让我吃饭。祖父教育我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就是他的脸面,观其字,知其心。人的字,写得漂亮,走到哪里,都是俊品的人物。祖父说的这番话,牢牢刻在我的心中。我也不负他的期望,练成了一手好字。直到现在,书法已经成了我傍身的技能。每当我教导年幼的孩子们练习书法的时候,就会回想起祖父的敦敦教诲,内心感慨良多。

看电视, 是一般孩子小学时的消遣娱乐,而我,则是背一本厚厚的《古文观止》。我不止一次地对祖父报怨,这本书太深了,太难了,别说背了,就是读,我也读不下来。祖父却笑着对我说什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还说,若是不信,就让我随便从书里摘出一句,他就能接出上下句。我当然不信,谁知道我选了几句,祖父不光能接出上下句,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出自哪篇,是作者在什么时代背景下,以何种心情写下来的,都能说的头头是道。祖父这一手,大大地震撼了那时的我。我从那时开始认真抄书、背古文。虽然,我始终也做不到像祖父那样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但渐渐地,也能熟悉一些文章典故,在写作的时候,可以化用一二,让文章大大增色。

除了小学时候的这次震撼,我们祖孙初中时的一个片段,也让我记忆犹新。祖父是个特别纯粹的人,在他眼里,男子汉应当俯仰无愧于天地,只有两条出路算是正途。其一是读书,凭借学识仕进显达;其二便是躬耕,依靠劳动自给自足。他对年幼的我,也是如此要求的。记得在我初二那年的暑假,我去给在田间地头上耕作的祖父送茶水,远远望见烈日下祖父弯成一张弓一样的背影,让我马上联想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

祖父见我来了,便坐了下来,擦了把汗,喝了口茶,问我说:“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吧?”我支支吾吾地回答说:“嗯,都写好了。”就在我打算跟祖父道别,回去继续享受假期欢愉的时候,祖父突然把手里的锄头,向我面前一递:“你去把这垄菜田里的草锄了,我来教你。”

我知道祖父从不开玩笑,但还是觉得这个太强人所难了,就想撒娇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但祖父说话的口气十分严肃:“这些事情你都要学着干,将来能靠读书吃饭,就靠读书吃饭。不能靠读书吃饭,学会务农,也能靠这个养活自己!”当我今天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依然会觉得心中一凛,祖父义正辞严的教诲,让我感触良多。

祖父的严厉教诲,可能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不愉快的回忆。然而,随着我走出象牙塔、开始步入社会之后,才发现,这些昔日的教导,无一不让我获益良多。我在大学时学的是医学,却因为性格与时运,没能走上悬壶济世的道路,最终还是凭借一手好字,做了一名书法教师,冥冥之中,正是祖父的庇佑,让我有了立世存身的一技之长。如今祖父长逝,天人永隔,我能做的,唯有把祖父好学的品质,继续传播下去,聊以为一种怀念和慰藉。

祖父一生的成就,都来源于他对读书的喜爱。他一生喜读书,善读书,留下了大量的藏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这些藏书就成了我的心灵支柱。祖父曾教育我,要多读人物大传,多读名家经典。读人物大传,可以在几天之内,了解一个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涯起落,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便可以吸收前人的智慧,以成功者的心态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所作所为。读名家经典,则可以涉猎中华数千年的文化传承和智慧宝藏,悟天地人间之至理,以此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自然可以无往不利。工作数年,涉世未深的我,在几次重大选择面前,都是凭借从书中学到的古人智慧和人世之理分析形势、趋利避害。仔细想来,这都是祖父留给我的丰厚馈赠。

去年疫情期间,我困在老家数月,如同身陷囹圄,只能看着窗外的大好春光肆意流逝,心中一度烦闷至极。所幸的是,我那时读起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很快就忘记了自己的烦恼,沉浸于东坡先生豁达的人生态度之中了。东坡先生一生被贬不断,却始终不忘初心,一直心系苍生。在杭州,他兴修水利,疏浚西湖,造福百姓。贬谪黄州后,当看到黄州人民遭遇瘟疫时,他献出友人药方,亲自购药熬药,救人无数。他还自创东坡肉,体恤民工;在民间,他参观乐坊,观赏舞蹈;在山林,他参悟禅道,诗意生活。看过人间喜乐,看过民间疾苦;看过离愁别恨,看过家国之思……他选择以笔墨作为自己毕生的信念,记载了自己的所见所想,终成中国文学史上最闪耀的一颗明星。

看过东坡先生的传记,我望峰息心,不再去为被困而烦恼,反而为有了这么一段可以静心学习和充电的机会而感到庆幸。每天读读书,写写文,练练字,充实而恬淡地度过了那段因为疫情而被打乱了生活节奏的日子。

读书就像打坐练气,修炼内功,使人“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学识的积累,人生的态度和高度,自然会有所不同。时代在奔腾进步,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浪费大好的光阴。除了为了生活和事业打拼,我们要把宝贵的时间,花在自我提高上,而读书就是最经济实惠、最富有效率的自我提升方式。

当今社会浮华多扰,天下熙熙皆为利往,逐利之人,为了排挤心中忧闷,又每每肆意于欢场,一掷千金,一醉方休。在这样喧嚣的环境中,想要保持内心的平静,确属不易。而读书,能够助人安守心中的方寸,翻开书本,古人达观的天性,跃然纸上。细细研习,便可放宽心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时,无须自矜;失意时,也不必烦躁。如此修炼自己,便自然能静心处世。昔日有革命先贤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吾辈青年当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如今中华民族将要再次奋进百年,实现伟大复兴,而我们应当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自我提升,为强国之梦,贡献我们的力量!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