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触动家长神经的初升,又响起了雷声。
3月22日,北京西城区、东城区教育考试中心网站公示了普通高中注册入学示范细则,4位数的数字瞬间点燃了舆论3354
两地将分别拿出三校260学位和二校160学位参加试点,符合条件的中学生可以根据综合素质评价考上高中,不需要通过期中考试分数。
《财新》和《光明日报》均指出,这一试点在全国尚属首例。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梳理发现,政策本身没有任何艰涩表达,非常好懂。因此,更值得关注的是:首都北京的这次试点,其意义何在?这是在传递什么信号?后续有无其他城市会跟上呢?
此外,记者也注意到,本次试点名额可谓相当有限,总共才 420个学位。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怎么决定录取人数,这是公众关心的另一个问题。
从目前的要求看,暂未有明确解释,试点学校或将存在一定自主选择的空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此表示,从中考改革角度看,登记入学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让学生从中考负担中解放出来,但是,如果出现登记入学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情况,自主招生如何保障公平公正,需要学校给出最令人信服的措施和理由。
北京试点
五所高中可登记入学
420人无需中考分数直接读普高
试点细则发布前一天,北京市公布了今年的中招政策,全市将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东城区和西城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登记入学试点。
随后,细则发布后,一共有5所学校参与试点,其中,东城区2所试,西城区3所,分别是:
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登记入学计划80人)、北京市第五十中学分校(登记入学计划80人)、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登记入学计划80人)、北京市宣武外国语实验学校(登记入学计划80人)、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班(登记入学计划100人)
那么,报名学生要符合哪些条件?
第一,已参加2022年初三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报名,具有普通高中升学资格且具有本区所在学校连续三年学籍的应届初三年级学生。
第二,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达到B等及以上,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不低于42分(卷面成绩总分值70分)。
两区都提到,具体录取依据将为学生所在初中校提供的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该报告册分思想道德(分数占比25%)、学业水平(25%)、身心健康(20%)、艺术素养(10%)、社会实践(10%)、个性发展(10%)六个评价维度,每个指标均有单独分数记录,并最终形成ABCD四档。报告册内还包含学生初中三年的实践活动记录、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每学期期中/末考试成绩、个性发展记录(个人荣誉及成果的展示、发表)。
若被成功录取,申请学生参加中考仅有合格/不合格标识,作为初中毕业证的发放凭依,无法再被录取至其他高中;申请未通过则可继续参加中考,不影响其他批次录取。
学校回复
跳过中考读高中不代表“直升”
最终录取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
东城区和西城区细则提到:符合条件的报名学生人数小于或等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全部予以录取;符合条件的报名人数大于试点学校登记入学计划时,严格按照登记入学计划人数录取。
看到这儿,相信很多家长有疑问:不参加中考直接升高中,试点政策是否等同于“直升”?
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这个名额怎么确定?选择学生的依据是什么呢?
3月23日,成都商报教育发布记者就相关问题拨打了部分试点学校的联系电话。
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学工作人员表示,“从我们初中部直接升高中部才叫‘直升’,这(高中登记入学)不叫‘直升’,大概(类似)自主招生,本区(满足条件的学生)都可以报名。”
如果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该校工作人员表示,将会参考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目前来看)录取也不仅仅依据分数,因为我们是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综合考虑的。”
此外,北京市西城职业学校工作人员谈到,该校计划招收的100名同学,将学习普高知识,高三也能一样选择参加普高高考。
但至于下一步怎么走,工作人员称,“我们也正在学习政策,(目前)还没有具体细则。”
分数及格就能登记
政策导向是否有利于初高中教育?
整体来看,在这次北京的试点中,设置的等级门槛难度不大。其中两项重要指标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只需达到B等及以上,70分的地理、生物科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卷面成绩只要不低于42分,也就是刚刚及格。
图源摄图网
成都某中学校长王校长也注意到了这个指标要求,认为试点新政几乎谈不上“门槛”。
那为何会这么低呢?如果人人都能达到这个水平,是否还有选拔意义呢?
王校长认为,家长们心里都很清楚,此次北京试点的五所普通高中,都不算北京的顶尖高中,甚至可能本来招生情况就一般,对于成绩中等及以上的初三学生来说,未必会考虑。因此,他推测,愿意去积极登记入学的,大概率会是成绩中下水平、但家长希望娃娃读普高的学生。
那这个政策的意义何在呢?
王校长认为,可能还是因为家长有需求,试点政策的灵活性在于,让部分焦虑的家长有了自主选择的机会,毕竟部分家长对读普高有执念,“(试点政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挂学籍’等暗箱操作,让升学更公开透明。”
另一位校长也表示,“各个地方都有一部分普高本身招生难,但是又想招生,一些学生成绩一般,但是又想读普高,此举也算是搭建了一个升学新通道,更多元地满足了家长和学生需求。”
那么,政策有可能在全国推广吗?
王校长觉得,是否值得推广,还得看试点效果。仅就个人而言,他不太支持这个政策,“登记标准太低,不排除会导致部分学生只愿意学习会考科目,语数外都不用心学。初中基础知识没打牢,娃娃哪怕读了普高,成绩也会一塌糊涂,三年之后同样堪忧,还不利于全面发展。”
成都另一位校长也表示,此举虽然满足了部分家长让孩子读普高的愿望,但从实际来说,这样的满足也许只是一种焦虑缓解。“家长有时候也应该实事求是,不要觉得非要读普高才有前途。文化(成绩)不行就果断考虑职教……你想想,一个孩子如果初中就没学好,就算找个普高混三年,除了浪费三年时间,又真的得到了什么呢?”
专家解读
登记入学常用于中职和高职招生
普高自主招生需解决公平公正问题
作为全国首次试点,业内还很关心:北京东西城的普通高中登记入学试点,意义何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从中考改革角度看,登记入学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让学生从中考负担中解放出来。一般来说,登记入学结果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登记人数少于招生人数,则表明登记入学学校缺乏吸引力,对中考改革的推动力并不大;第二种情况,登记人数超过招生计划,那就不是登记入学,而属于自主招生(当然,登记入学也是自招生的一种形式),这种情形一般需要学校对登记学生进行校测,按校测成绩进行录取。
熊丙奇还提到,登记入学通常用于中职和高职招生,因为学校招生并不火爆,所以学生不需要考试,直接登记入学。
图源摄图网
结合前段时间两会上“取消中考”的建议,有家长猜测,政策是否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家长想让孩子读普高不读职高的心态?
熊丙奇明确强调,普职分流和登记入学无关,登记入学是招生方式,而普职分流由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决定。
3月21日,北京发布2022年中招方案,其中,普高招生规模为7.4万人左右,中职3.3万人左右,继续维持约7:3的普职比规划,广泛高于各地水平。并且,与2021年普通高中招生规模6.18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2.77万人相比,北京今年普高和中职的招生规模都有所扩大。
此次试点政策可能在全国推广吗?
在熊丙奇看来,普高登记入学是不太可能全国推广的,“北京的试点是不是真正的登记入学,还要看最后学生申请登记的情况。如果申请的学生少,那就可能是登记入学;但由于职普分流,目前大部分家长不愿孩子到中职就读,就很有可能出现登记入学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结果。(学校招生就)需要校测,到时候也会涉及选拔问题,且学校还得解决自主招生公平公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