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全国语文高考卷看这里!「名师评卷」2021高考全国语文I卷作文贯彻立德树人,着重考察语文核心素养

资料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图像网

形象网络新闻(记者陈伟燕)6月7日,2021高考语文登上微博热搜。

许多网友表示,今年高考I卷作文以古代名人名言为题,如果重回考场,自己也不定能写好这篇作文。那么备受关注的高考作文该如何才能写好?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刘春雷。

【真题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郑州外国语新枫杨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刘春雷

“2021年全国I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跟2020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异曲同工:材料虽变历史先贤故事为古代名人名言,但是依然沿用任务驱动型作文类型,较好的避开了社会热点,有效地预防了猜题、押题。”刘春雷说,基于高中语文教学与考核的“一核”“四层”“四翼”理念,充分体现了高考语文“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考查宗旨。虽降低写作任务中要求写演讲稿的实用性,但更体现了高考作文应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在审题、立意方面不给考生设置过多障碍,虽然在材料的选择上,选取有一定难度的史料,但用现代文补充了意旨,即以射箭为喻,形象地论述了实现理想的方法,即以“义”为根本目标,以“实践”为根本途径。不仅没有增加阅读难度,反而直白地给出了正确的立意,充分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从写作层面来讲,学生只要认真读懂材料,了解“义”的含义——合乎正义的行为和事情、合理的主张和思想(汉语中含“义”的词语和名言俯拾皆是。例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执言”“舍身取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再结合写作要求“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就能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写出磅礴大气、充满正气、又紧接地气的有大格局、大境界的文章来。

在具体的行文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做到“古今贯通”“有理有据”。诸如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北宋大儒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使命担当;岳飞“精忠报国”“还我河山的以身许国;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铮铮誓言;中国共产党 “为人类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崇高理想;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古今中外此类事例不胜枚举……其次,要做到贴合时代、结合自身。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思考作为时代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又应该如何实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近几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可以看出作文命题方向越来越注重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性,既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也关注我们的社会发展、国际地位,一直在引导着学生把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考查学生的格局与视野。 总之,今年高考作文题“彰显大国精神、突出文化自信、关注传统文化、体现以人为本,贯彻立德树人”“最终实现铸魂育人”。

刘春雷表示,这道作文题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也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语文教学还是要立足学生核心价值的引领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同时要大力发展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思维发展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兼顾传统文化发展问题,扩展素材选取范围,从而积极推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责编:王江龙hnr

本文来自【河南广电-映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