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志愿填报时间,干货看这篇!最新|15省市志愿填报时间出炉,志愿该怎么报?附8个最适合读大学的城市

最近,已经有同学开始关注志愿者报告的内容,到底该去哪里上大学?哪个专业比较推荐?这些大学都是什么意思?看不懂怎么办?

知道大家现在都关心这个问题,小星星已经整理好了!高一、高二学生也可以提前知道~

自愿填写时间

填志愿书是考生和家长下一阶段最大的挑战。

截止到小星发稿时,已经有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等在内的15个省市公布了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

本科志愿在高考成绩发布后填报,首次志愿填报安排在6月27日至7月1日,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根据录取进程进行安排。

天津

6月26日至30日,填报本科批次及以上院校志愿;

7月29日至31日,填报高职(专科)批次院校志愿;

7月上旬至8月上旬,实施各批次院校投档录取。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辽宁省高考志愿网报系统将于高考成绩发布前开放(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考生可提前登录并熟悉高考志愿网报系统。高考成绩发布后,再进行正式填报、调整和确认,志愿填报截止时间2021年6月30日下午16时。

浙江

江西

河南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

(1)6月26日8:00—28日18:00。填报:军队招飞、本科提前批(公安、司法专科随该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艺术本科提前批、专升本、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

(2)6月30日8:00—7月2日18:00。填报:艺术本科A段、艺术本科B段、特殊类型招生、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志愿;

(3)7月4日8:00—8日18:00。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湖北

考生志愿采取网上填报的方式进行,分两次集中填报:

第一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实行分段截止,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7:00;高职高专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艺术本专科批、体育本专科批、技能高考本专科批志愿填报的截止时间为 7月2日17:00。

第二次网上集中填报志愿的时间为8月8日8:00至 8月11日17:00,填报高职高专普通批志愿。

湖南

重庆

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6月27日9:00至6月30日18:00。

四川

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5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2:00,专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在7月5日12:00。对口招生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2:00。

陕西

填报志愿分3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报;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录取结束后填报;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甘肃

第一次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20:00至6月27日20:00,第二次填报时间为8月5日20:00至8月7日14:00。

宁夏

志愿填报实行公布分数后,通过网上分时填报。

6月23日至27日:填报本科(含本科预科、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志愿、艺术类本科专业志愿、体育类本科专业志愿,提前高职专科一批志愿。

7月2日至3日:填报提前录取高职专科二批志愿(含定向培养士官、艺术、体育专业)。

8月1日至4日:填报高职专科志愿。

注意:

1、志愿填报时间如有变化,请以省招办最新通知为准。

2、尚未公布具体志愿填报时间的,请随时关注省招办通知和天星教育官方公众号,我们会及时发布高招最新动态。

志愿填报三原则

“志愿填报说大也大,比如涉及生涯规划的问题,近3000所高校,林林总总700多个专业。但说小也小,实际上对于多数人没有太大选择余地,也比较简单。”

1、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现在也流行笼统地说“双一流”院校);其次是省属本科、高职高专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随着大学招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的同时,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的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目前,全国每年招收800多万大学生(含本专科生),每年也毕业800多万,淘汰率很低,没有办法,只能看入口了,这就是大家看院校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学生层次区别不大说事,那时的人如果能上专科学校,放到现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实看学校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在意这一点。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就超过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要更加重视。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分类标准。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

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在这里,学习哥想提醒,有几个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比较好上。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当时在西北布局的2所综合性大学,后来西北大学下放陕西,她就成了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再比如吉林大学,与此类似。最后想推荐的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现在属于工信部),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文化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可优先选择。

2、地域原则

北京上海优先,其次需要考虑各大区首位城市

在哪里上大学非常重要,毫无疑问,北京上海首选,其次建议考虑杭州、南京、广州、天津等东部沿海地区。有两个地方比较特别,一个是杭州,一个是深圳,需要特别提出。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眼界的问题,见世面的问题。在中国,没有比北京上海更发达的城市了,你见的世面有多大,也决定了你的理想与定位。其次,也没有比他们有更多好学校的地方了,高校聚集,形成了一种文化生态,这是所有高楼大厦解决不了的。

对于北京上海的孩子,给你们一个忠告,此条不适合你们,你们已经见过这种世面了,你们需要其他的,最好离开本地上大学,你的收获会更大,因为你们欠缺的不是眼界,是生活,离开父母生存,是了解中国,了解更丰富的中国。

麻烦的是,北京上海分数都太高,很多人难以有条件选择,多数孩子不得不去其他地方,那么,我们注意选择各大地区的首位城市。如华中地区的武汉,西南地区的成都,西北地区的西安,东北的沈阳。其次是这些地区的副中心城市,如东北的大连,东南的厦门。原因非常简单,这些地方都是好大学聚集的地方,不仅都有985、211学校,一般都有50年代就布局的一个大学群,学科门类齐全,学术生态环境非常好。比如西安,在90年代还是高校最聚集的地区,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北京,而且多数是部属老牌高校(当然现在不一样了)。

这里面纠结的就是沈阳,原来在东北布局的重要的大学都不在沈阳,比如综合性大学吉林大学在长春,工科重点大学在大连,还有一个重要的工科学校哈工大在哈尔滨。

重庆是原来副中心城市里最特殊的,现在是直辖市了,有一个非常好的重庆大学,还有一个有资历的西南大学,211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推荐杭州和深圳,主要是着眼未来。深圳已经超越香港,广州,成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大城市了。杭州孕育了阿里巴巴,深圳大学培养了腾讯的马化腾,深圳还有华为等顶尖高科技公司,随着杭州、深圳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开眼界,必须考虑这两座城市了。

3、专业原则

能上更好学校的学生,可以暂不考虑这一原则;只能上专科的学生,要坚持选喜欢的专业

其实很多人往往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恰恰是最不需要纠结的一个问题。

第一,学什么就一定做什么吗?看看你父母,看看你父母的周围,有多少人是学什么就干什么的?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基本是学什么不干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学什么不决定你的一生与职业,你能否在这个行业做到最优秀才决定了你的一生。

第二,你打算本科毕业就工作吗?对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家境好的孩子,基本是否定的,往往是准备读完研究生再说。如此,更不需要纠结了。研究生再换专业,很多学校与老师更喜欢复合型人才,即跨专业的。

第三,你确定你想好了学什么吗?其实对于多数人,在这个年龄没有想清楚是正常的,甚至半年后就后悔也是正常的。美国大学制度就是考虑到18岁时很多人还没有想清楚到底想学什么,因此,强调宽口径培养,按大类招生,包括换专业如喝凉水,非常自由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正因为此,你更不需要纠结了,读硕士时再说,尤其是专业与学校选择发生矛盾时,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专业。

第四,实在想不清楚时,给你两个建议。第一,学数学。数学是学科之母,未来换专业时更受欢迎,比如经济学、金融、管理等等。80%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当然,你想换计算机等工科更没有问题。学数学只是因为你想不清楚才选择,主要是为未来考虑打算,不是让你以此为生,不是让你当第一名,不要发憷。第二,学英语。几乎任何技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但惟独语言能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是无法在实际工作中拿下的。原因非常简单,这是一个死功夫,没有捷径。但语言又是一个放大器,比如你是开出租车的,如果英语好会怎么样?同时,未来无论出国还是考研,英语都是必须过关的,对于很多学习浮躁的人,不如先花四年把英语拿下,也是一个不知道学什么时的选择之一。

当然,你如果只是能在一般应用型大学,三本或者高职高专,那么专业就比什么都重要了。第一,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第二,选择技能性强的,比如软件工程,最好不选择没有门槛的专业,如市场营销之类。这是和那些有更多选择权的学生不同的。

最后总结一下,学校第一,如果能上985,原则上就不要纠结专业、地区,尤其是专业,纠结地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能让你决然的,是985、211这种层次区别,细微的差距上,就算了,不值得你牺牲太多。特别提醒的是,招生中的一本二本是你最不需要关注的,但却可以利用的。

三个原则卡下来,其实你可以考虑选择的学校就很少了,在平行志愿下,还有什么难题吗?

最适合读大学的8个城市

你想报考的大学在哪个城市?

小星给大家分享8个最适合读大学的城市,你最想去哪个?一起来看看吧!

1、北京

北京,我国的首都,全国政治、文化、交通、旅游和国际交往的中心。

北京坐拥全国最多的大学,能给你众多的选择空间,清华北大也坐落于此。

不担心接触不到顶级的学术研究,中科院社科院等众多科研院所也能给你更多的发展平台。

2、南京

南京有众多历史文化和名胜古迹。

市内现在仍保存着无梁殿、昭明太子读书台、王谢故居、雨花台、明孝陵、明城墙、江南贡院、灵谷寺、李香君故居、中山陵等年代各异的景点。东南形胜,自古繁华,多少的文人雅士、才子佳人都曾聚居于此。

南京的大学很多,江苏省11所“211工程”重点大学有8所都在南京。它们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其中,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3、西安

西安和历史、文化、文明等关键词是分不开的。谈起“西安”,那千百年风吹雨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西安的高校随处可见历史的遗迹:西安交大的北门正对兴庆宫公园,当年李白就是在此间的沉香亭写下了“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

4、杭州

奉劝各位千万别来杭州读大学!因为......来杭州上学,你有可能被美死。

在杭州,随便一个大学都有不输风景区的景色,来这里读书你可能连校园门都不想出!

浙大有六个校区,这六个校区的名称都与水相关。

玉“泉”、西“溪”、华家“池”、“湖”滨、之“江”、紫金“港”,足以证明浙大是一个钟灵毓秀之所在。

5、成都

到过成都的人都会感叹成都人悠闲。成都人只要悠悠闲闲过日子就行了,所以时世变迁仍然改不了成都悠闲安逸的气质。

四川省5所“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中,有4所在成都: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6、武汉

武汉是全国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有在校大学生120多万人,其中,光谷片大学城就有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20多所,在校大学生占6成以上。

黄鹤楼是武汉的城市地标之一,李白、毛泽东等都为黄鹤楼留下了诗词。

古德寺、大智门火车站、新泰大楼等历史建筑也在岁月的长河中,见证了武汉的风风雨雨,兴衰巨变。

7、上海

小时候总在纠结,长大了究竟是读清华还是念北大,懂事了才知道,小时候的我简直脑子进水想太多!

能在上海念念大学已经很不错啦,毕竟有紧跟北大清华的复旦和交大坐镇上海,其他好学校也是抓抓一大把!

军工路上的上海理工大学,是上海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清水红砖砌筑,古朴的小洋房,两坡红瓦屋面,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果然理科生浪漫起来谁都得靠边站呐!

8、广州

怎样形容广州呢?广州既有繁华的一面又有市井的一面。这里有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富丽堂皇的金融CBD,也有各种接地气的小街小巷,听着老人饮茶、聊家常,别有一番风味。

它是南方一座经济和文化高速发展的特大型城市,来广州求学,你可以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这里有多所一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这里经济繁华,临近深圳,毕业后找工作也不用烦;而且广州这座城市包容性也很强,完全不用担心它排外。

玩好、学好又有好的工作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声明: 文章内容由天星教育(ID:txjy_tesoon)整理自阳光 考网、简单初中生、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天星教育尊重一切形式的版权,如有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转载请注明完整出处。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