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安徽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2019年各地高考作文真题及范文深度分析,一线名师分析命题规则和趋势,通过满分范文翻写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为2020年高考作文提供有效建议。

往期链接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综述:突出立德树人,考察核心素养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北京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文明的韧性(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上海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天津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江苏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山东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河南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可下载PDF版)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广西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四川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黑龙江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海南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重庆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辽宁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高考满分作文 | 2019广东卷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满分范文

安徽卷

1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 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 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 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 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 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

名师解读

命题解码

2019 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使用的仍然是全国Ⅰ卷的作文题。这道作文题是在实施新一轮课标与课改的大背景下命制的,比较充分地发挥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其考查意图与主要特色 归结如下:

1. 突出立德树人,强化选才首要标准。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了重大的战略判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应该为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服务,近年来的高考一直把“立德树人”作为为国选才的首要标 准与基本国策。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这一美德受到了年轻人空前的质疑。让考生通过写作考试来认真思考、探讨一下自己的“劳动 观”,首先是对考生思想品德的一次必要“政审”。

2. 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写作关键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将“核心素养”解释为“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 力”。应该强调:这里的“必备品格”不仅包含道德层面,也包括对母语的情 感与认识的觉悟层面,还有使用母语习惯的行为层面等。

关于“关键能力”,我们首先要了解其构成。国内教育学界的最新研究表明,语文学科能力分为 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创新迁移三大方面,每一方面又可以分为若干必备的 构成要素(参见郑国民等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语文学科能力研究》第二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年版)。要完成好这道作文题,考生至少要具 备以下四类能力:

①信息整合能力。包括对试题信息的提取、分析与概括的能力,能读懂试题的内容要求,明白试题说了什么,即用名句交代写作背景 (关乎民族传统),用三种说法引出话题,然后规定了写作文体、对象、主旨、 内容与要求。

②领会理解能力。就是在判断试题类型的基础上能够理解领会命题人在试题中所表达的意思与意图,简言之,就是在读懂试题的前提下, 准确判断试题类型,明确写作任务与所有的规定要求。这是一道升级版的任 务驱动型作文试题,要求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旨,以弘扬民族传统,纠正错误劳动观为目的,面向“本校”同学,按考试要求写一篇演讲稿, 谈谈自己对劳动的正确认识,对当前轻视劳动的现象提出改进的建议。

③应 用交际能力。针对考场写作来说,就是“怎么写”的能力,包括看读者、选文体、选材布局、运用格式等能力,表现为能够写一篇面向“本校”同学的 格式规范并合乎考试规定的演讲稿。

④内化完善能力。我们知道,高考写作是面对特定的任务环境,将考生积累的主要由人文素养、生活体验、读写知 识等构成的长时记忆转化为个性化篇章的过程与结果。这里的“个性化”就 是“内化完善能力”。如谈对“劳动”的认识,就不能照搬教科书现成的结论,而必须打上个人的烙印;再如,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若干篇“演讲稿”,了解了演讲稿的格式与写作要求,但写出来的演讲稿也是千差万别的。

3. 呼应教育改革,引领写作教改方向。2017 年以来,以语文新课标的颁 布实施为主要标志,包括写作教学在内的新一轮语文教育改革正式拉开了帷 幕。研读新课标,不难发现,高中写作课程的概念、类型与内容体系在课标中已经做了宏观上的重建,“它基本宣告了过去那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写作文体的破产,需要重新代之以新的写作观和写作类型了。”(荣维东语) 针对高中写作教学而言,这里最大的变化恐怕是写作类型的变化,即由原来的“应试写作”转向“实用类写作”(据荣维东的研究,新课标还增加了学习 性写作、文学类写作、学术性写作等新的类型),主要表现为考场写作活动具 备了真实文体、真实读者(听众)、拟真语境、真实任务等核心要素。这也是对当下颇有影响的交际语境写作、真实写作等最新研究成果的巧妙吸纳与合 理运用。

当然,2019 年全国Ⅰ卷作文题还有承上启下、力促教学全面升级等特 色。我们知道,2015 年高考全国Ⅰ卷已经考过任务驱动型试题;2019 年再 考,算是“承上”或过渡。当然,2019 年的作文题在文体、主旨、内容等方面增加了新的规定,可视为一种“升级版”。同时,作文题明确规定必须写成 演讲稿,这又是对新课标有关规定的落实与呼应,堪称“启下”,以此提醒广 大师生:高中写作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都要做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变革!

需要指出的是,这道作文题似乎也存在一点儿瑕疵:命题人对“劳动”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未做必要的诠释,似乎只是让考生谈论“体力劳动” 的话题,甚至存在让考生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对立起来或割裂开 来之可能;同时,对“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这一主旨的规定可能有点多余,因为增加了这一条不仅严重限制了考生的思维,降低了立意 的丰富性,而且还可能逼着一些本来就不爱劳动的考生无病呻吟,说出通篇 言不由衷的假话、套话和官话。其实,单纯从立意的角度看,考生只要能表达尊重劳动、理解劳动、学会劳动等观点或态度就足够了。

审题误区

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从形式内容看,应属于升级版的任务 驱动型作文:既有特定的拟真情境、明确的写作任务与统一的写作对象(“复兴中学”同学),又有与往年试题不同之处——增加了文章的立意框架或核心观点(“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而不允许无限制的自主立意,同时必须写成 演讲稿。审题时,考生不仅要关注题型与要求,还要审读对写作话题或背景、 文章体裁、写作对象与写作内容等方面的规定,即围绕“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主旨,针对材料中列举的不尊重劳动的言论与现象,用演讲稿的形式 面向本校同学来谈自己对“中学生应该热爱劳动”这一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并提出自己的希望与建议。据本人观察研究,安徽省考生在审题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严重不足:

其一,没有养成全面精细审题的习惯,表现在整合信息时走马观花,理解判断时粗枝大叶。我们惊讶地发现,不少考生对作文题中列举的有关劳动 的三种片面说法和规定内容的文字(“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 议”)竟然视而不见,从而使得文章内容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导致内容残缺不全(如只谈自己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文末两三句草草结束,几乎没有谈可 行的建议,等等)。这种懈怠的态度和马虎的作风就是写作“必备能力”欠缺 的表现!

其二,忽视了写作对象(“复兴中学”同学),存在“不看对象,目中无人”的毛病。虽然题目中明确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 ( 统称‘复 兴中学’)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小学写作基本上都是“应 试写作”的类型,学生写作只是写给老师看,博得一个分数而已,导致缺乏“读者意识”。例如,相当数量的演讲稿主体部分先后列举古今名人的事例, 大谈特谈“劳动的历史价值”和“劳动的现实价值”,根本没有联系当下中学 生轻视劳动的种种思想与表现来谈,显然是不切题的。

此外,既然要写成演讲稿,就得符合演讲稿话题集中、针对性强、语言口语化、思维逻辑化、以说服听众为目的等特点。但是由于缺乏必备的文体 写作知识与技能,对“演讲稿”这一实用文体的特点掌握不到位,不少考生 写出的演讲稿不够规范,在“语言口语化、思维逻辑化”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命题解读:王尔楷)

3 满分范文找回劳动的“温度”

安徽一考生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找回劳动的“温度”》。

同学们,自呱呱坠地,我们就享受着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劳动,我们总听到有人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当我们牙牙学语时,记下的第一句诗便 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校园里,随处可见“劳动最光荣”的标 语。我想自豪地说:我们自小就感受到劳动是有“温度”的——它带着妈妈的体温、农夫的体温、师生的体温……

可是,这种“温度”对于我们来说,仿佛已经渐行渐远!同学们,今天的我们对于劳动恐怕已滋生了一些厌恶与疏远。我们总是那么害怕,怕苦怕 累,怕耽误学习。甚至有人认为,在这个科技发达的年代,人工智能可以将 我们的劳动完全取代。

的确,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作为“高级”的灵长类动物,只需在计算机前坐享其成。可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失去了学 习的动力和目的,因为我们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在这个时代里,我们的劳动 成果是那么冰冷,因为我们夺走了汗水的温度。

不知道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那么一点点难以言状的忧伤:我们,已经失去了用双手创造快乐的能力。

我们已逐渐忘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愉悦,忘记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的“真意”,忘记了“洗手做羹汤”的甜蜜,忘记了“面朝黄 土背朝天”的渺小的自豪。

可是同学们,华夏民族是农耕民族啊!华夏子孙是劳动人民的儿子啊!我们怎该忘记,我们又怎能忘记!万幸之至,还有人记得,让我们警醒!

那是张广义老人,独自守护 70 年,守着北京最后一家钢笔修理铺,守 着民族工匠精神,因为“我不相信机器,我只相信自己的手”;还有守岛英雄王继才,33 年与妻子坚守在开山岛上。他们为迷失在现代科技中的我们, 点亮了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他们守住的不仅是劳动的行为和精神,更是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是劳动应有的那个“温度”。

说了这么多,有同学会问了,那我们到底该怎么找回劳动的“温度”呢?在这里我想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在我家旁边有一家素食馆,每年寒暑 假,我都会去素食馆做社会实践活动,在那里宣传素食文化,并将营业所得 用作公益。那时我便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那是作为志愿者身处公益中所产生的自豪。——原来,劳动的“温度”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

所以,明天的你,也许在案上笔耕不辍,眼前的窗户映着夜晚的星光;也许在初春的田垄上挥汗如雨,嘴角的笑容映着天边的朝阳;也许在三尺讲 台传道授业,岁月在琅琅书声中从未被虚度。到了那时,我们便可以自豪地 说,我们终于找回了劳动的“温度”。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阅卷现场

这是一篇比较特别的美文。一是立意特别,表现在立意小而集中。全文紧扣劳动的“温度”来谈, 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建议,又用散文诗般的语言演绎了其丰富的内涵。二是写法特别,表现在擅长以叙代议。文章的开头、中间与末尾都有以叙代议的典型片段,作为演讲稿这样写更具趣味性与感染力。三是语言特别,表现在多用文学化的语言来说理叙事。只看标题,就足 以抓人眼球。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句,用抒情的笔触描述当今的劳动模范,用虚写的手法来讲述中学生将来对待劳动应有的态度,等等,都让我们感受 到浓郁的文学气息。

(点评教师:王尔楷)

-END-

限时优惠,先到先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