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祖国专题之6部9分以上的神级纪录片,带孩子认识祖国有多美

请点击右下角的“关注”。哦~

作家|川妈妈

这几天国庆节大战是唯一的话题。

那响彻云霄的70响礼炮,15000名士兵铿锵有力的步伐,580套威风凛凛的现役主战装备……让我们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一个同样的声音,在我们的心底反复回荡着:我爱您,中国!

不仅我们,连孩子也被这热烈的爱国气氛所感染。小川早早爬起来,守在电视机前等看Yuebing;晚上熬着,趴在阳台上等看烟花。

庆祝活动结束了,他还意犹未尽,问了好多关于祖国问题。这是特别好的契机,让孩子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热爱她、守护她。

所以,今天,给大家推荐6部拍摄祖国的纪录片,豆瓣评分都在9分以上。

带娃领略咱们国家山川大河的波澜壮阔、历史风云的跌宕起伏、百姓生活的平凡温暖和人文科技的光彩夺目。

相信他也会发出“国家好美,好厉害”的惊叹,会更加读懂祖国的辽远深厚;会更加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珍惜、去爱护。

1

《航拍中国》

豆瓣评分9.2

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单集投资金额最高的航拍纪录片。

整部纪录片计划拍 34 集,每集都会选取一个省级行政区,展现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景观。

每集50分钟,共分5季推出。目前已推出了第1季和第2季,共13集。(涵盖了新疆、海南、黑龙江、陕西、江西、上海、四川、浙江、甘肃、广东、内蒙古、福建、江苏13个省市)

热情活力无时无刻不在奔腾、流淌的新疆▽

深邃神秘的西北大地▽

在航拍镜头下,祖国壮美的山河,被一览无余。

每一帧画面的展现,都离不开创作团队的心血和付出。

如,第一季只有6集,却花费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使用了16架载人直升机和57架无人机进行航拍,总行程近15万公里,相当于环绕赤道4圈!

而整部纪录片中,摄影采用的都是世界上顶尖的超高清4K摄像机,如果你也有支持4k的播放设备,那这种真实会满足感官的所有需要。

而这正是导演余乐想要的,他说,“我们就像导游一样,领着人们来到这些有故事的地方。所以我们的语言不是居高临下的说教,也不会用哲思和观众拉开距离。”

这部纪录片是孩子认识祖国,学习地理及人文知识的绝佳教材,也非常适合全家一起观看,感觉就像一直行走在旅行的途中,随时都有惊喜的发现。

2

《河西走廊》

豆瓣评分9.6

极佳的历史场景再现、悠扬苍凉的配乐、口齿生香的解说词,让这部纪录片在豆瓣上的评分接近满分。

这部纪录片,我带着小川从头到尾都看完了。就是因为它,去年我们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奔赴河西走廊(竟然因为一部片,有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后又诞生了“澎湃少年自然挑战赛”。

纪录片中,从小到大激励无数人的历史人物,一个个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眼前:

两千年前,张骞义无反顾,踏上西去的探索征程;

张骞

天才将星霍去病抱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打开了汉帝国与世界沟通的道路;

霍去病

无数学者和僧人,穿越乱世年代,思想和信念依然生生不息;

……

总体来看,这部纪录片不浮夸、不空洞,虽客观严谨、却生动有趣,给孩子展现了真实的丝绸之路。

它采用时下流行的“情景再现”,以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再现了从汉代至今两千多年河西走廊的历史和文化变迁。

比如第一集《使者》中,讲述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在史料的基础上,影片再现了一位意志力顽强、办事灵活而又胸怀坦荡,即便被困异域十多年,依然保持着汉朝特使气节,一心只想完成使命的使者形象。

在“情景再现”之余,并没有经常出现以往纪录片中的采访专家,进入博物馆纪实等段落,而是通过大量史实解说,去完成一部以讲故事为主题的纪录片。

而在某些现实中无法还原的地方,采用3D动画的方式,还原古代战场、遗址或者地图的形式,将历史完整有序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音乐家雅尼的背景音乐《河西走廊之梦》,更是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例如在第五集《造像》中,鸠摩罗什等佛教徒通过河西走廊将佛法传入中土时,配乐在这里的作用就是将出身西域王族的高僧鸠摩罗什的身份表达出来。

同时也为画面剪辑提供足够的时间来设计人物的出场,让人不禁对后面产生期待。

这些综合在一起,能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河西走廊的生命力和历史沧桑感。

正是因为有河西走廊,丝路才能绵延伸展,亚欧大陆东西方的人们才能沟通交流。

河西走廊对于国人而言,是一条抵抗之路、经略之路、贸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是一个大国的起源与梦想。

3

《敦煌莫高窟:美之全貌》

豆瓣评分9.2

这个十一,我们第二届“澎湃少年戈壁自然挑战赛”再次拉开了帷幕。

我们科考营会带领100多名大小朋友,在敦煌重走丝绸之路,在那里遇见戈壁,遇见自然、历史、艺术,遇见更好的自己。

提到敦煌,莫高窟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有部以莫高窟为主题的纪录片大家一定不能错过,一共2集,豆瓣评分9.2。


它就是日本NHK推出的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之全貌》(有点尴尬,但想想也很正常,敦煌是中国的,但全世界都可以爱她)。

首次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详细讲述了30个最具特色的莫高窟洞窟,并以洞窟为线索,娓娓道来纵横千年的历史文化。

不仅展示了参观时无法窥探的细节,还讲述了很多佛教、历史、文化等知识。

整部纪录片中,讲述彩塑的部分占比不少。




目前,莫高窟现存735个洞窟,尚存彩塑有3342身。虽历经千年,但它们依旧光彩夺目。

除了彩塑,壁画也是莫高窟的一大特色。

所有壁画加起来有五万多平方米,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这些壁画大多展现的是与佛教相关的故事。

几乎所有壁画中都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元素——“飞天”(莫高窟的形象大使)。

纪录片选取了321窟里的飞天们进行特写拍摄。

这些飞天的身姿婀娜,如同少女般轻盈;千姿百态、活泼灵动,跟随移动的高清摄像机,一幅栩栩如生的天宫仙境。


4

《美丽中国》

豆瓣评分9.3

这部纪录片是CCTV和BBC第一次联合摄制的作品,历时4年,使用了航拍、红外、高速、延时和水下等先进摄影技术。

一共有6集,分别为《富饶华南》《彩云之南》《青藏高原》《长城以外》《龙之疆域》和《喧闹海岸》。


从灯火通明的大都市,到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从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到人迹罕至的沙漠戈壁;从长年积雪的高海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平原;从浩瀚大地到碧海蓝天……

南域北疆,北冬南夏,一方水土,风情各异。

这里,是你我熟悉又陌生的美丽中国。




5

《故宫100》

豆瓣评分9.3

这部纪录片在2012年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下了9.3的高分。

共有100集,每集时长6分钟,展现了关于故宫的100个建筑细节。(而且,在这些建筑里,有1/3是不对外开放的。)

从午门开始,沿着故宫的中轴线依次展现每一座建筑,午门、金水河、太和殿、保和殿……

大到整座城的格局,小到门上的一颗钉子,事无巨细地向我们介绍着这座古老宫殿的“身世”。



有一整集的篇幅都在介绍太和殿前的铜狮

有一集介绍了日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相比其他讲述故宫的纪录片来说,它更适合孩子看。

首先,6分钟是孩子容易集中注意力的时长,能保证知识的有效吸收。

而且,大量动画,尤其是3D动画的运用,能激发孩子的观看兴趣。同时,也能够更加细致、直观地展示某些复杂的建筑结构。

角楼是紫禁城里最为复杂的建筑结构,在简单的动画形式下,就变得通俗易懂

我觉得不管有没有去过故宫,都可以带着孩子好好看看这部纪录片,会对这座伟大的宫殿和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有更好的了解。


6

《第三极》

豆瓣评分9.3


世界上除了南极和北极,还有第三极——青藏高原。

这是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3。

共6集,每集46分钟,用近40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青藏之美。


这部纪录片为了表现高原风貌的多样性,大量使用了高空、微观、延时、水下等多种拍摄手段。



纯净的湖泊、圣洁的雪山、险峻的峡谷、广袤的草原……每一幅画面都让人动容。

这部纪录片中有很大一部分篇幅在讲人与动物的关系。

在拉萨,羊不仅可以在大街上散步,还可以上公交车;当受伤的牛在老人辛苦外出采药与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终于医好时,老人满脸洋溢着祥和的笑容;藏民用被狼咬死的羊肉来饲养狼崽……


在这里,我们会被美轮美奂的景色感动,被天人合一的平静与和谐感动,被纯净明亮的眼睛感动,也被像阳光一样温暖的笑容感动。


一直觉得,培养孩子对祖国的热爱,应该从客观、全面、细致了解祖国开始,见识她的辽阔,欣赏她的美丽,知晓她的过去,懂得她的艰辛。

这些纪录片,相信将会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祖国的窗口。

这些视频链接我都给大家找好了,私信回复我“祖国”获取噢~

川妈说说

这个十一,板牙依然带领孩子行走在祖国的大好河山,探索科学的奥秘。

板牙科考营将带领300多位大小朋友,在北京开启天地人文之旅、奔赴敦煌重走丝绸之路、在卧龙零距离照顾大熊猫、去湘西挖掘亿万年前的化石、到菩提岛体验多种生境......

我们为每位学员准备了鲜艳耀眼的国旗,无论走在哪里,都在向祖国表白,用最特别的方式为祖国庆祝生日。

昨天,板牙科学空间的“科学摄影课”已经开讲。今天,”小科学家“、”小天文学家“的学员们也将在这里开始探索科学的神秘。

这个十一,我们依然要以认真努力的工作,回馈大家的支持,向祖国母亲表白,过一个特别的国庆。

推荐阅读:

BBC9部9.0以上评分的纪录片,周末在家看起来!

mom看世界:践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养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与我携手同行。对啦,目前我在“头条号、公众号”两个平台发布文章,名字均为【mom看世界】,欢迎关注。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