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原来有《儒林传》。这是官方承认的正史。
而有别于正史的记载自然就被称作外史,且这内容又是记录儒林人物的,故名之曰《儒林外史》。以上是从体例上讲的。从内容上讲又是另外一番说辞。“儒林传”中记述的都是“郁郁乎文哉”的事情。是那些可以烛照千秋的光辉事迹是以列入正史。而本书记录的却多是读书人的不堪。这等有损斯文的事情只好是外史了。
再者,自从唐朝以来。隔代修史那是政府工程。是下一个王朝是否具有正统性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是以才有脱脱一人修撰了多部正史。(当然只是挂名)也才有了草草修撰出来的《元史》。后代即便也有私人修撰的。但是要得到官方认可,最后方能列入正史。吴敬梓作为一个经不起国家论才大典选拔的不入流的读书人用他文中的话说是举业无望的。他写出来的东西,自然只得名为外史。
交代了书名,下面谈谈书的内容。有人将本书誉为六大名著(四大名著加它再加上《聊斋志异》)可见大家对其内容也是有相当推崇的。他主体描刻了一帮读书人的群像。假借明朝万历年间,实则写作者当下的事态。犹如《金瓶梅》假脱宋代实际反应了明朝时期的市民经济生活。
说是群像就是没有固定主角。这一点和外史倒是相通的,只是作者又努力把他们写成前后颇有联系的有机整体。就连开头影子里的王冕也都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作者理想人格的代表与全书相互呼应。
看六大名著前几本,《三国演义》是改编正史只有历史发展脉络,《水浒传》《西游记》都是采用人物加故事一个个短篇连缀成长篇的,西游记最为明显,可以是九九八十一难也可以采用同人故事的方式继续写一下去,如果有人愿意的话。《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成熟的代表自不必提。作为后来者的《儒林外史》有点学习《水浒传》林十回,武十回的体例。连最后的“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都和水浒“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相似。人物塑造上《儒林外史》也有许多成功之人,比如范进、杜少卿、郭孝子……
但就可读性而言却差了很多。人物群像的确是不好驾驭的哪怕你有如椽大笔也是异常艰难的。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就是其众多作品中质量较差的一部试水作品。原因就是写了一帮好汉但确实可读性较之后来的大作差太多。
台湾文学大师李敖认为吴敬梓文笔不行所以把一个好题材给写烂了。我以为文笔吴敬梓还是有的,且数十年写一本书其认真态度也是如今网文作者无法相提并论的。
我想要是作者放弃做长篇的想法,将这些人物分别做成如《聊斋》那样的短篇估计效果要好很多。毕竟作者在某一隅的时候还是有惊人表现的,比如胡屠夫比如严监生都是活灵活现的人物。
这归根到底也是和作者才情有关的。有些作者擅长短篇比如欧亨利。有些擅长长篇比如陀思妥耶夫斯基。
后来者读此书自然以为主题是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无情批判,但是文字之中却分明看得出作者对此道的心醉神迷。
作者虽然是个类似书中杜少卿那样的用今天观点看颇为荒唐的败家子,读书人。但是作为场中人物,科举也曾经是他相当长时间专注的东西。是以虽然想要批判但是却始终无法抽离,所以时时处处在嘲弄之中存有留恋之意。
这一点可以与钱钟书《围城》连相比较自然可知。钱先生是肆意地卖弄聪明和才华写知识分子而《儒林外史》则有物伤其类的感慨。不然结尾何以写方鸿渐混得那样惨而《儒林外史》确实一个典型的读书人意淫的大结尾。
当然写知识分子也有另一种写法。比如宗璞的《野葫芦引》。
这本书流传至今依然有读者自然也有其现实意义。读书不只是为了怀古,更重要的是看到今天的影子。我们今天的人可以脱离语境,笑看书中人物的执着和悲喜。然而也不过是“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光怪陆离早已见怪不怪,生活当下又岂只是儒林可以做外史?
杏林外史?地产林外史?股林外史?饶是有人有才有闲均可做得,不定多年以后也会如吴敬梓一样文坛留名。
Ps:第一次读《儒林外史》是大学时候。但是排版实在太恶劣是以读了几页就不忍卒读。加之满篇白文不白的叙事和缺乏主线的故事情节,实在是可读性差些。后来这厮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中学生必读。(可见好些书也都是混迹儒林的编写教材的老夫子自爱之作,其中藏有私货)工作需要于是假期借助喜马拉雅停笔。写读后感一篇以资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