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丑小鸭变白天鹅看这里!“丑小鸭变白天鹅”,需要一双玩了24年陶土的手

最近,世界技术博物馆收藏了四件精美的陶艺作品和一套陶艺制作工具,捐赠者是广东石湾陶艺大师赵凤明。

从一个没有美术功底的“门外汉”,到偶然与陶艺结缘,最后终成业界大师,曹锋明在制作陶艺这条路上已经走了24年。如今,他希望通过陶艺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与信念,向更多人展示这项非遗技艺的无穷魅力。

制陶技艺是人类最古老的技能之一,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见简单的陶器。在最近大热的三星堆挖掘出土的文物中,陶器就是其中一大类。这个火与土的技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至今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是“古老又现代”的技能担当。

中国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广东石湾则是中国产陶的一大重镇,所谓“景德瓷,石湾陶”。石湾陶最早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76年出生的曹锋明是石湾陶艺大师,这位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广东省技术能手、高级技师向世界技能博物馆捐赠了4件陶艺作品和一套陶艺制作工具。

陶艺大师曹锋明

这4件作品分别为《鲁班》、《孝顺好孩子》、《匠心》以及《胜利在握》。

鲁班是中国土木工匠的始祖,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位“高技能人才”,在我看来,现代的高技能人才应该像鲁班这样,不仅要有技能,还要有发明创造。

——曹锋明

陶艺作品《鲁班》

“《匠心》是我参加佛山陶艺大赛时现场捏制的一件作品,展现的是陶艺家拉坯的工作场景。任何一门手艺的精通,离不开坚持与匠心。我觉得,这两件陶艺作品很适合以‘技能’为主题的世界技能博物馆。”

陶艺作品《匠心》

“《孝顺好孩子》表现了小孙子向爷爷献桃祝寿的场景,这件作品是我2012年创作的‘孝道’系列作品的其中一件。‘孝道’作品共5件,曾获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金奖,并被中国网络电视台制作成公益广告在中国文明网上刊登。除了网络外,也出现在广州、佛山的公益广告中,算是我曝光率最高的作品了。”

陶艺作品《孝顺好孩子》

“其实,我当时制作‘孝道’作品,并不是为参赛获奖而作,而是有感于当时社会上发生的‘孩子为上网弑母’、‘老人跌倒扶还是不扶’,被这些事件刺痛内心而创作的。”

孝顺是中华传统美德,我希望这件作品在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出,既能展示陶艺技能,也能向观众传达尊老敬老的美德,给人们带来一点点启发及教育。

——曹锋明

“孝道”系列作品

《胜利在握》是一件抗疫题材的作品。

陶艺作品《胜利在握》

“这是我发自内心的一件作品。”

曹锋明说,“新冠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医护人员展现的大无畏精神深深触动了我,我创作这件作品,就是向这些抗疫勇士致敬。这件作品中最高大的人物塑造的是专家院士的形象,他坚定向前的眼神好像在告诉我们,请大家放心,有他们在;有边走边记笔记、全身‘武装’的护士,准备进到隔离区去;还有互相鼓励的医生护士。抗疫一线中,令我特别感动的是怀孕护士,所以特意塑造了最左面护士的‘孕肚’,她是最勇敢的人,是最美的逆行者。”

除了这4件陶艺作品外,曹锋明还向世界技能博物馆捐赠了一套陶艺制作工具。

曹锋明捐赠的陶艺制作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工匠而言,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面有些是陶艺制作的常用工具,有些是特制工具,市面上买不到,是我亲手设计制作的。从事陶艺20多年,我越来越觉得,技能不仅要守,更要创新,工具就是一个方面。

——曹锋明

不过,对于一名陶艺师来说,工具固然重要,但仍比不过手上的功夫。手上功夫好不好,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包括选材、塑胚、风干、上釉、入窑烧制这5大工序,其中塑胚是最核心的,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样子,而这全靠手上功夫,用手捏出自己构思的形象与场景。”

曹锋明正在赶制中的“建党100周年作品”

除了自己开设工作室外,曹锋明还是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的一名老师,讲授陶艺课程,曹锋明听学生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我脑子会了,手不会。”

“像我现在带的学生,这学期刚开始学陶艺,我给他们示范怎么做,有学生说,‘老师我学会了,可以动手了’,但是上手后,却发现手不听话,根本捏不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我就和他们说,看起来老师三下两下捏得很简单、很轻松,但那是捏了24年的手啊。”

曹锋明说,陶艺学个一两个月,就能捏出个大致样子,但这是最基础的,“我捏了24年,也没到手随心所欲的地步。"

“陶艺这件事,是做一辈子、学一辈子的事情,反正我这辈子就做这个事情了。”

曹锋明在制作陶艺

曹锋明自认是幸运的,找到了这辈子想认认真真做的事。这位作品多次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金奖银奖的陶艺大师,当初可是个没有美术功底的门外汉,和陶艺的结缘纯属偶然。

上世纪90年代,曹锋明的哥哥结束广州美术学院的学习后,在佛山一家陶瓷公司工作。1996年,曹锋明的哥哥回家过年,带了一件石湾出产的生肖陶瓷回来。这是曹锋明第一次看到石湾陶瓷,这个惟妙惟肖的生肖陶瓷,一下把曹锋明吸引住了,“没想到能做得这么逼真,我都看入迷了。”

第二年,曹锋明便跟着哥哥到了佛山,成了一家陶瓷厂的工人。

“一开始做的都是最基础的工作,但晚上可以拿着泥巴自己捏。”曹锋明说,当时下班后,很多同事都去休闲、唱卡拉OK玩去了,他经常一个人留在厂里,拿一包泥捏捏捏,“经常捏到晚上12点,甚至凌晨1点。”

曹锋明的陶艺作品

这一捏,陶土就没再离过手,一晃已24年。倒是学美术的哥哥,没再从事陶艺这一行,做陶艺2、3年后就转行了。“还是一个痴迷问题吧,我就是喜欢。”在曹锋明看来,陶艺是一门“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神奇技艺,至今魅力不减。

25年前,曹锋明看到惟妙惟肖的石湾生肖陶瓷,就此痴迷上陶艺;25年后,他向世界技能博物馆捐赠自己的数件作品,希望它们也能打动“有缘人”,与之相伴一生。

展品提供人寄语

期望自己提供的展品给青少年......

希望有志于技能成才的青少年能像鲁班那样,掌握技能的同时,同时有发明和创作。也希望青少年在掌握技能的同时,勿忘中华传统美德。技能与美德、技能与文化同行。

——曹锋明

对世界技能博物馆的寄语是......

愿世界技能博物馆展品越来越丰富,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又一重要窗口。愿技能为国争光!

——曹锋明

编辑:培培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