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在苦难中看到善良和光明-高尔基《童年》

很多人不喜欢高尔基的作品。太枯燥了。但是公平地阅读高尔基,证实了他是一位令人难忘的伟大作家。

像铅一样沉重的童年,像云一样轻快的童年,因为有了最光辉的形象——外祖母,支持“我”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童年》讲述了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悲惨的童年生活,生动描绘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艰苦生活,展现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高尔基用平和的笔调再现了主人公童年的人和事,以“拉家常”式的语言将苦难娓娓道来,于是你看到的:

有些人,会带来光——

像外祖母、茨冈尼克、好事情、阿廖沙的生父马克西姆,他们或许只是作者人生中的过客,却深深烙印在书中一些简短的篇幅中,影响着阿廖沙后来的轨迹。

有些人,是光下挥之不去的阴影——

像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以及继父,他们的行为来自于思想上的愚蠢无知和生活态度上的麻木不仁,像作者说的,是必须描写的一部分,是不可忽视的人生中的黑暗。

还有些人,是徘徊于光影间的人们——

如外祖父、瓦里娅、彼得大叔,他们恰是最真实的人物形象的写照。

外祖父痛打妻子外孙、痛斥女儿女婿的婚姻,却会教主角识字,与妻子在人生荒凉无奈之际抱头痛哭,在困难时摒弃前嫌接纳女儿女婿;

瓦里娅严肃苛刻,却也曾经活泼生动,可见生活无奈;

彼得大叔抢劫教堂,却在聚会之时给其他房客果酱和干面包,他与阿廖沙曾交好,却在问题产生时不惜向他人诽谤以达到报复的目的。

这些人物矛盾却栩栩如生,或暴戾麻木,或善良平和,人类的温情或自私不会减退。

一丝丝细腻的情感,编织成人面对生活的无奈悲哀,平淡日子中仍存甜味的快活。人情冷暖,深深融入文字之中。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