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干货看这篇!0203《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2)

第三卷论述了我们判断自己感情和行为的基础和责任感

1.当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的时候,我们决定根据能否充分理解指导自己行动的情感和动机来承认和否认那个行动。

2、如果我们不摆脱自己的自然状况,不努力从一段距离之外观察自己,我们就永远不能对自己的情感和动机进行考察并做出评判。

3、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已完全遵照那些亲身体验证明普遍可接受的行为规范,他就会满意地认为自己行为完全得体。当他用旁观者眼光来观察自己的行为时,他就会完全理解影响行为的所有动机。

4、一个聪明的人甚至在他应该得到赞扬的时候,往往不理会赞扬;但是在具有严重后果的所有事情中,他们都非常认真努力地去调整自己的行动,以便不仅能避免应受指责的过失,并且尽可能地避免指责和非难。

5、对值得赞扬的行为,表现得非常迫切,这并不是大智的标志,而是某种程度的软弱。但在迫切地避免指责或非难的阴影时,这里可能并不存在软弱的问题,存在的往往是最值得赞扬的审慎态度。

6、当他人的快乐或痛苦确实在各方面都不取决于我们的行为时,当我们的利益与他们的利益完全脱离,既无联系又无竞争时,我们就不总是认为有必要克制我们对自己事务自然表现出的、也许并非恰当的忧虑之心,以及我们对他人事情自然表现出的、也许同样不恰当的冷漠之情。

7、人生痛苦与混乱的重要源头似乎就是过高估计一种永久处境与另外一种永久处境之间的差异。贪婪,过高估计贫穷与富足之间的差异;野心,过高估计一种私人地位与一种公众地位之间的差异;虚荣,过高估计默默无闻与声名显赫之间的差异。

8、一个明智的人,处在那种立即对其产生直接影响的无法弥补的灾难中,他会从一开始就努力预见,并能享有那种估计数月或数年之后终将恢复的平静。

9、在持续的恬静和明媚的阳光之下,在从容隐退的达观闲适中,人性温柔的美德才会欣欣向荣,也才能发扬光大。

10、我们出于仁爱之心而做出的所有那些令人愉悦或钦佩的行为,应该像来自对行为准则的尊重那样,也来自那些激情本身。

11、贪婪与雄心的差别,仅仅在于其目标是否伟大,一个守财奴,对于半便士的硬币所表现出的贪婪狂热,就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征服一个王国的热衷。

12、一个人由于对责任感的误解,或因一种错误意识误入邪恶歧途,但是在这样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中依然存在某些值得尊敬的东西,他虽然被误导,但由于大度和人性,他依然是怜悯的对象,而不是仇恨和怨怒的目标。

第四卷论效用对认可情感的影响

1、如果一个人有可能在与外界缺乏联系的情况下长大,他自己的行为究竟是令人愉快还是不快,就会取决于这些行为究竟是导致他本人的幸福还是不幸。

第五卷论习俗与风尚对道德上认可与否的影响

1、从事不同职业、处于生命不同阶段的人,都有自己所熟悉的目标,这些目标非常不同,会使他们习惯于各种不同的激情,而且会使他们自然形成非常不同的性格和风度。

2、当习俗能够对违背人性的这种可怕行径加以认可时,我们可能就会认为几乎没有任何粗暴的行为不能得到认可。

第六卷论美德的品格

1、关注个人的健康、财富、地位、名誉,以及今生今世的舒适快乐主要赖以存在的那些事物,都是通常被称为谨慎的美德的应有之义。

2、在长期坚持勤俭节约的过程中,在为可能更遥远却更持久的更大安逸和快乐而坚持牺牲眼前安逸和快乐的过程中,一个谨慎的人,总是能够从一位公正的旁观者,以及代表公正旁观者的内心之人的完全认可中获得支持和回报。

3、对一个人的所有依恋之情,完全是建立在对此人良好行为表现的尊重和认可之上,这种依恋之情因为亲身体验和长期相处得以证实,因而也是最受敬重的。

4、每一个公正的旁观者对那些生机勃勃、宽宏大度、思想崇高者的真正优点所持有的尊重与钦佩之情,完全不取决于他们命运的好坏,因为这是公正而基础牢靠的情感,因此也是稳固而持久的情感。

5、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略微有些骄傲,要胜于在任何方面的过度谦卑;在自我评估的情感上,一定程度的过分对于当事者和公正的旁观者来说,似乎不如任何程度的不足那么令人不快。

6、关心我们自己的幸福要求我们具备谨慎的美德;关心他人的幸福则需要具备正义与仁慈的美德;前者约束我们免遭伤害,后者敦促我们增进他人的幸福。

7、得体感和对设想中公正旁观者情感的考虑,基本上或几乎总是要求我们具备自我克制的美德。

第七卷论道德哲学体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