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国内外的真实历史、先进技术、创新发展等都有可能成为高考问题。
今年的高考题中,有一道题目特别亮眼,是这样的:全国乙卷文综第38题中比亚迪以“甲企业”的身份惊现,成为首次进入高考题目的民营企业,是我们民族品牌的骄傲。如今的比亚迪,已经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制造商”,早已成为一家覆盖材料研究、电子、电池、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半导体等各个领域,技术人员超过3.5万人,全球累计申请专利约3.2万项的科技公司,目前平均每天能拿出11项发明专利。相关专利数量位列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在重庆国际车展期间,2021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举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参会并发表演讲,他介绍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先行先试”、“创新引领”的发展经验,对未来新能源车发展趋势发表了最新的看法。他表示:“中国品牌在技术层面已全面超越,到2030年,新能源车在中国市场占比有望达到70%”。
比亚迪发展成为民族品牌的骄傲,这一路走来,充满艰辛。早在2008年,比亚迪就推出全球第一款量产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那时所有人都不看好新能源车,没有零部件供应商愿意合作。比亚迪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于是自力更生,除了轮胎和玻璃,比亚迪什么都能做。
十年之后,新能源已经是大势所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比亚迪高瞻远瞩,已在这条路上深耕多年。仅从技术上看,中国品牌已实现了全面超越,不管是造型技术,还是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以及智能网联、智能座舱等智能化技术,已经超越了合资品牌的技术水平,引领全球新能源车的发展。中国品牌新能源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占比在今年3月突破10%关口,到5月达到11.4%,持续保持超高速增长。
但也面临品牌认可度不及合资品牌和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技术创新解决消费者的痛点。去年以来,比亚迪推出了刀片电池、超级混动DM-i两大颠覆技术,通过刀片电池解决市场最关心的安全痛点,通过超级混动DM-i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
十多年前,消费者最关心的是续航里程,而现在全国新能源车保有量将近600万台,消费者最关心的是产品安全,对新能源车来说,安全就是最大的痛点。比亚迪去年3月推出刀片电池,做到包体能量密度与三元电池基本相当,可通过行业最严苛的针刺试验,一并解决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稀有金属的卡脖子问题,电池循环高达1.5万次。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车型上市后热销,成为中国品牌在25万元以上价格区间,第一次做到月销过万台的车型。
发展新能源车最主要是解决石油卡脖子问题,但是我们国家的钴资源几乎没有、镍资源也很少。在未来新能源车代替燃油车的深度变革中,中国不可能走回头路,从被石油卡脖子变成被金属钴、金属镍的卡脖子。应该说,比亚迪依靠刀片电池,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拉回了正道,为新能源车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
除此之外,比亚迪在插电混动领域也继续发力。推出了一款巨省油的超级混动系统——DM-i。一经上市,供不应求,未交订单超过10万辆。以秦PLUS DM-i为例,可油可电续航里程最大1245公里,亏电状况下百公里油耗低至3.8L;同时,驾驶体验无限接近于纯电动车,NVH、平顺性、操作性远优于燃油车,此外,超级混动DM-i车型可享受绿牌、10%的购置税减免、双积分等优惠,做到与同级传统燃油车相当的价位,产品非常的有竞争力,受到市场追捧。5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约3.2万台,超级混动DM-i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的效应初步显现,预计在未来超级混动DM-i车型的销量还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逐步完善并精细化,比亚迪迈向“改革开放”,中国汽车工业也从“技术引进”走向“技术输出”。 如今,比亚迪已经有了像奔驰、丰田、滴滴这样的合作伙伴,还有许多正在合作洽谈中,我们向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贡献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作为中国首个迈入“百万辆新能源汽车俱乐部”的品牌,比亚迪的技术和平台可都是充分验证、成熟可靠的,而且能把原本3-4年的研发周期缩短到2年;同时,这么大的规模化效应,能让大家的研发、生产变得更加高效。我受益、他们也受益,我们是对手,更是队友!
开放创新,是比亚迪未来将长期坚持的方向。修炼内功,不止于技术,为了更适应竞争趋势。新技术、新产品、新形象、新架构,比亚迪汽车向新而行,一路向前!比亚迪连续8年斩获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冠,连续4年全球第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撑起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脊梁;在刚过去不久的五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售31681辆、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超过70%,销量同比增长近2倍,上演王者归来!作为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绝对不会辜负你的关注与支持!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任何侵权请联系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