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浙江省高考,干货看这篇!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选择——新高考改革的浙江经验

2020年浙江省高考数学科目结束,考生正在出考点。

(资料图片)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评卷现场。(资料图片)

浙江省2006年实行高中新课改,2009年实施新课改高考方案,2014年试点实施新高考改革,把课改的选择性理念用到高考改革中,实现了由选课到选考再到选录的梯次推进。高考改革与课程改革相对接和呼应,又促进课程改革。日前,围绕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特点和取得的经验,记者采访了浙江省教育厅党委委员、省教育考试院党委书记孙恒。

浙江新高考改革:新在何处,改了什么?

孙恒:2014年开展高考改革试点以来,浙江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改革落脚点,以扩大学生选择权为突破口,“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以“四改”为抓手实施高考改革试点。

一是改考试。变单一的高考招生为4种招生模式:第一种招生模式为统一高考招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实行“必考+选考”即“3+3”模式,除语数外3门必考科目外,选考实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科目“7选3”;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一年提供两次考试机会。第二种招生模式为高职提前招生。高校提前确定并公布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以高中学考成绩或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选择确认其中一所。第三种招生模式为单独考试招生。这是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生的招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文化课为语文、数学2门,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大类。第四种招生模式为“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早在2011年,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推出这项改革试点,将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三项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二是改录取。录取取消批次,按考生成绩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改原来先选学校再选专业的“学校+专业”为同时选定学校与专业的“专业+学校”志愿,按考生的志愿选择直接投档到具体高校的具体专业(类)。

三是改课程。浙江省2012年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主要内容是增加学生选课、实行教学“走班”。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高中学校进一步健全了选课走班机制,通过“网上选课、一生一表、走班上课”,形成了“必修分层、选修分类、体艺分项”的高中教育新常态。

四是改专业。推动高校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培养标准,明确选考科目要求,同时加强高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引导高中学生有针对性地选科。

新高考改革的“浙江特色”体现在哪里?

孙恒:在这轮新高考改革中,浙江立足实际、先行先试,体现了鲜明的浙江特色。

一是坚持统考为主、多元并举,人人皆可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构建了以统一高考招生为主,以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为辅的招生考试“立交桥”,拓宽了考生成才的渠道,满足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对人才选拔培养的多样化需求。2020年录取数据显示,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4种招生模式大致录取比例为76∶5∶16∶3,统一高考招生仍是主流。

二是实行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高考评价制度。浙江省4种招生模式均推进综合评价选拔,统一高考招生实行高考与高中学考、必考与选考相结合,高职提前招生实行高中学考或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结合,单独考试招生实行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相结合,“三位一体”招生实行统一高考、高中学考、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理念,为解决“唯分数论”提供了借鉴。尤其是近年来,“三位一体”招生拓展深化,实现了从“评分”“看分”到“评人”“选人”的转变。

三是坚持以生为本,增加选择机会,显著扩大考生的选择权。浙江省高考方案在招生模式(4种)、选考科目(7选3)、考试机会(外语和3门选考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选报志愿(不多于80个)等方面,为考生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助于学生实现学其所好、考其所长、录其所愿。从改革实践看,实现了从选课、选考到选录的全面贯通。这次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高考改革试点关键群体中,学生对新高考的满意度最高。

四是实行专业平行志愿,直接投档到专业(类),做到学校与专业选择的“双精准”。这一改革解除了改革以前的高考模式下考生填报志愿时“高校与专业难以兼顾”的选择之痛;同时打破了高校之间的身份标贴和壁垒,实现平等竞争生源,促进高校打造专业品牌、办出特色。同时,学生的专业思想更稳固、学习兴趣更浓厚,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成长。

如何保证新高考改革持续、稳妥推进?

孙恒:一是始终把安全稳定作为最重要的底线。全力做好风险点排查和突发事件防控,试点实施中,各环节、全过程均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化解,所有关键环节均组织仿真模拟演练,确保胸有成竹。要加强政策的权威、深入解读,把政策传导到每个“神经末梢”,营造宽容健康的舆论氛围。

二是始终把公平公正作为首位的价值取向。以制度保障公平,统一招生中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彻底排除人为因素干扰,在“三位一体”招生、高职提前招生中,高校综合素质测试严格实行考生与考场考官随机匹配、利益相关人员回避、全程监控录像等制度。以公开促进公平,不折不扣落实教育部招生信息十公开、“30个不得”禁令,政策加分考生、特殊类型考生名单多级审核、多级公示,未经公示的一律不录取;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章程、录取程序、投档分数线等全部向社会公开。以规范推进公平,贯彻国家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政策,进一步减项目、降分值、限范围、强管理,加分人数持续下降到历史最低;规范实施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增加农村考生“上好大学”机会。以监督深化公平,加大对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监管、指导,建立试点退出机制,对违反公平公正的高校暂停试点资格。

三是始终把系统观念作为谋划改革的重要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加大统筹兼顾,增强高考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教、考、招”上同时发力、前后呼应、有效联动。在“教”的方面,适应学生的多种选择需要,探索选课制、走班制、导师制等多种教学管理模式;在“考”的方面,优化选考时间安排,完善等级赋分方式,合理设置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在“招”的方面,扩大实施“三位一体”招生,探索综合素质评价的使用办法,高职提前招生实行“一档多投”。统筹兼顾、科学处理若干对关系,如公平选才与科学选才的关系,高中学校和高校的关系,考试改革和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关系,考生群体与校长、教师的关系,等等。

四是始终把数字赋能作为完善新高考的重要手段。坚持技术创新,把数字赋能贯穿教、学、考、招、录等各个环节,实现报名、体检、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志愿填报、录取全程网上实施,助推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大省建设。在高中课程改革环节,加速选课指导、排课平台、综合素质评价、生涯规划教育的智能化。在考试安全环节,依托高考网上管理综合平台,构筑网上巡查、考生身份验证、作弊防控、试卷流转等全过程的考试安全防控体系。

怎么看浙江实施新高考取得的成效?

孙恒:浙江省全面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已经7年,初步构建了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社会认可的高考招生制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考生选择满足度达到最佳水平。目前已平稳完成了4届新高考录取,投档到专业、关键环节开展模拟演练等一些做法已被移植参照,产生了较好的试点扩散效应。高考录取整体呈现出“四高一低一无”的良好态势,“四高”即志愿填报率高,2020年达到94.70%;志愿投出率高,整体投档率达97.27%;志愿满足率高,平行投档完全按考生志愿投档,不进行任何服从调剂,各区域、院校生源分布较为均衡;志愿匹配度高,实现考生高考成绩与学校层次、专业水平高度匹配。“一低”即退档率低,2020年高考第一段退档只有24人,为改革前第一批文理科退档率的1/70。“一无”即无专业计划调整。

二是人民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据2020年初北京师范大学第三方评估,2017—2019级三届新高考录取学生共31万份的调查问卷显示,他们对新高考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5%,具体举措满意度超过90%。“改革为了学生”的目的基本达到。

三是带动学校特色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新高考改革既推动高校优化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又推动高中课程和教学改革,带动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高中教育生态出现积极的变化,一批拥有优势学科、特色项目的学校在高考改革中脱颖而出,“千校一面”的格局正在打破。尤其是一些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在改革中信心增强。

作者:本报记者 蒋亦丰

责任编辑:曹金玥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