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群发“吊唁短信” 使人情世故变了味儿

“公告:朱某副局长去世了,葬礼地点在合肥市。故意想象、不舒服的同事请尽快与体校办公室联系。电话:29,请互相转告。

周某某电话:138055×××××。蚌埠市体育中学办公室。”3月9日上午,在蚌埠当教练的刘师傅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这让他很恼火。(3月11日,新华网)

生老病死乃人世间的常事,红白喜事“随份子”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中国传统习俗。谁家老人去世了,周围的亲戚朋友前去吊唁,这不仅是对逝者寄予哀思,也是对对生者的安慰。这本是正常的人情世故,也本无可厚非。可是,这样的人情世故一旦与权力挂上了钩,难保它不变味儿。

蚌埠市体育局副局长周某某的岳父去世,熟络的朋友同事理应前去吊唁,可是,没成想这样的消息竟然被蚌埠体育运动学校以群发短信的形式告知学校的很多工作人员,声称,“如有意奔丧而又不便去合肥的同事,速与体校办公室联系。”那联系的目的是什么?说白了不就是让把“人情”捎过去吗?这些收到短信的工作人员是否与周副局长很熟络呢?若真是好同事、好朋友,此时还需要这样的短信提醒吗?副局长岳父去世,本是人家的私事,该单位却以单位名义通知工作人员,不是在借机跟领导拉关系、套近乎吗?

在国家三令五申禁止领导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之事的今天,蚌埠市体校还群发吊唁短信,这岂不是在与国家政策对着干?显然是没有深刻领会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所传达的政策精神?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没有摆脱对奢靡之风的“眷恋”,这样的行事风格很容易滋生腐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损失。

近段时间以来,利用婚丧嫁娶事件,借机敛财、行贿上级的事情层出不穷,这不仅损害了干部的个人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也污染了社会的道德风气,不利于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若人人参加此类婚丧嫁娶事件都抱着借机敛财、行贿上级的心态,那我们的传统习惯岂不是跑偏了道路,正常的人情世故岂不是变了味道?

正常的人情世故不一定非要捎去“人情”才算到位,领导干部的家事也不必下属“事事参与”,坚决分清“人情往来”和“权钱交易”的界限,让人情世故保持原有味道,让人情往来也在阳光下进行。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