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这些大学校长的毕业赠言,哪些戳中了你?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半亩方堂工作室

2020年,特别的“毕业季”。

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云毕业”的方式,告别校园,开启新的人生阶段。

作为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堂课”,校长们在毕业典礼传递嘱托、寄予期望。我们从部分高校的校长毕业致辞中提取一些关键词,与您共享。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激扬青春 开创未来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上。合作还是对抗,开放还是封闭?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关乎世界的前途命运。我们相信,疫情终将过去,人类社会的紧密连结不会被病毒所瓦解。同学们无论身在何方,都要坚持文化自信,都要有拥抱世界的情怀和格局,当好文明交流的使者,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一个胸怀家国砥砺奋进的传承者

越是危难时刻,越显家国情深,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和精神气质,更是人大人最值得珍视的红色基因。我希望无论你们取得多大的成就,都要牢记以民族大义为念、以人民社稷为重,始终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贯彻“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宗旨,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我更希望无论你们遇到多大的诱惑,都要学会明辨是非、保持定力、恪守正道,用勤劳的双手和诚实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谱写新时代的命运交响曲

人生如远航,暴风骤雨和惊涛骇浪总是难以避免。苦难可以锤炼人的品格,但决不能让它主宰人的命运。“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人类历经大灾大疫,但每次都能顽强地从低谷中走出来。主宰命运的是坚韧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无论命运的考验以怎样的方式敲响人生之门,永不服输就必定会迎来最终的胜利乐章。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用行动战胜困难、成就人生

在人类历史上,个体克服巨大困难,成功者有之,但是为数不多。人类要克服巨大困难,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依靠群体协同才能实现。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我们每个人,既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也是他人健康的守护者。要成功控制疫情,这千千万万个责任人、守护者必须协同行动,汇聚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强大铁拳。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心怀天下 难而益开 做新时代奋斗者

未来的世界将瞬息万变,危与机始终共生并存,国家如此、事业如此、人生也如此。纵观人类发展史,每一次对重大危机和灾难的化解,都必然推动或催生了理性思维、现代文明、先进技术的迭代升级,而“创新”始终是突出重围、危中寻机的“利器”。无论继续学业,还是步入职场,我都希望你们永葆创新热情、陶铸创新思维,敢破敢立、敢闯敢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开辟你们事业发展的新天地,成就属于你们的精彩人生。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群居不倚 独立不惧

“群居不倚,独立不惧”。这是我喜欢的苏轼以竹喻人的句子:丛生时自主自立,独自时无所畏惧。实际上,小到个体,大到国家,没有独立的品格,必将随波逐流,失去方向。同学们离开校园之后,再也没有校园里老师们的耳提面命,也难再有同窗之间的切磋勉励。但我相信,大学的学习和锻炼已经让你们拥有了独立发展的储备和自信。面对社会浪潮,面向职业生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秉持人格操守。独立不迁的品格能让你们在纷繁复杂的时代和社会中,正直敬业,“得志,遂茂而不骄,不得志,瘁瘠而不辱”。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长风破浪 坚守中启航

当前,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社会也在迅速发展中不断变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区域协调发展,都是中国社会转型发展中新的目标和任务。同学们要深刻理解社会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充分认识社会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危”中有“机”,同济学子当有大毅力、大魄力,勇敢面对前进中的危机和挑战,努力寻找机遇、创造机遇、把握机遇、迎难而上。

南京大学校长吕建:玉成青春 放歌时代

人既处于时代之中,也处于社会之中,处理好与时代、社会的关系是同学们永恒的课题。只有与时代同向同行,才能拥有超越“小我”的“大爱”,才能把自身的“小我”,融入到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才能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实现人生价值。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大变局中践行新时代浙大学子的使命担当

面对大变局,唯有开放包容的人,才能灵活应对、行稳致远。在诺贝尔奖的百年颁奖史中,有超过40%的获奖成果属于交叉学科领域,这既表明了未来科学研究的趋势和走向,也意味着勇攀学术高峰需要打破零和博弈,吸纳多领域之智慧,在通力合作中实现发展共赢。面向未来,期待你们秉承“大不自多、海纳江河”的求是基因,坚持全球开放发展,在大变局谋求干事创业的最大公约数。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家国情怀是支撑你们一生发展的精神动力

秉承家国情怀,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会感到害怕,都会坚持下去,勇敢地越过一个又一个的沟坎。为什么?因为你心中有家国,心中有动力,知道这个社会未来有你一份责任,你要主动承担这份责任,这种情怀将支撑你一生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廖祥忠:一定要相信未来

突发的疫情,让互联网世界变得异常活跃,人类社会对网络空间的依赖性正在全面提升,虚拟社会和现实世界一体同构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在这个时代里,古老的东方文明将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人类社会的智慧图谱将凝成一体,个体脑力将被深度挖掘,可以预见,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将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力必将进一步提升。

特殊的时期,特别的典礼,让2020年的高校毕业变得格外不同。校长致辞中,有期待、有叮嘱、有祝福,更有未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吗?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