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辛亥革命观后感500,干货看这篇!大清索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辛亥革命》

110年前,中国处于封建末期,政治上官僚腐败,经济上受到西方列强的压迫,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莎士比亚。)(政治名言。)

今天用一部电影——《辛亥革命》来再现清朝末期那段动荡的历史,电影把革命产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及革命的意义做了生动细致的阐述。

从秋瑾就义到广州起义失败,从武昌起义到清朝皇帝退位,从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到袁世凯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革命果实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我认为中国最大的幸运,是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影片中最大的亮点便是充满理想信念的一群人为了一个主义在那里奋斗,可是很不幸,无论是秋瑾还是林觉民,他们都失败了。

《黄花岗烈士序》中写道:“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而含悲,风云因而变色。”林觉民、方声洞、喻培伦等七十二名烈士为了革命一个一个倒下,他们大都出生在富裕家庭,饱读诗书,即使不参加革命,每个人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仍能很好的生活着!

可是他们为了心中的信仰,明知是死,仍九死其犹未悔。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告别怀有身孕的妻子,留下了自己的绝命书——《与妻书》。

其中写道:“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自己愿意牺牲自己的幸福,为天下人谋取永远的幸福。

林觉民参加的广州起义就是抱着必死的心去,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只是上百人而已。而面对的是坐拥上万军队的两广政府,怎么可能会赢。

但是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民族未来的憧憬以及对扭转那个备受欺凌的国家的命运期望,以及他们的勇敢与志气之心。

也许有人认为革命最后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可是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岂能是推翻一个皇帝能相比的。

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也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青年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很简单的说

他们只是满怀一个简单的信仰:为了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东方,不再受列强的侵略和掠夺。


注: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