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台北11月22日电:记者手记:台湾人的“小确幸”和大视野
新华社记者赵丹平刘江张宗凯
驻扎在台湾,每天打开电视,各种新闻信息涌现出来。
大到“猎雷舰”造舰拨款疑云越说越不清楚、政党围绕“劳基法”修正案审议在立法机构吵架,小到街头斗殴、便利店偷窃、捷运车厢发飙……岛内各家新闻台滚动播放,轮番轰炸。一天下来,吵得头晕脑胀。同一时间段里,国际上、对岸大陆发生的大事,诸如美国总统访华、大陆“双11”网购潮、岘港APEC会议、津巴布韦政局等,电视台少有报道,基本是“点到为止”。倒是几家发行量比较靠前的纸媒,关注点更广泛一些,能告诉读者在台湾以外发生的事情。
台北的都市生活有安逸的一面。尤其是现在这个季节,几乎天天下雨,到处湿漉漉的,自有一份润泽留在皮肤上。城市不大,不怎么堵车,衣食住行样样方便。初到台北,会误以为台湾人就是像电视新闻报道的那样,只关心眼前生活的“小确幸”,没有全球眼光。
但与计程车司机、小吃业者、补习班老师这样的普通人交谈时会发现,他们其实很关注外面的世界,尤其关注大陆。近期去过的人会感叹大陆进步好快,高铁网络发达,网购、移动支付好先进,堵车、雾霾好吓人。没有去过的也会说,大陆游客对台湾人很友好,很喜欢台湾的水果和小吃,购买力很强。自然,对大陆不满、疑虑、惧怕也是有的。
台湾的政界人物、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媒体人士,更是时时关注国际大事和两岸关系,常常以大陆的发展来反观台湾,并由此而产生深刻的忧虑。台湾远见·天下文化教育基金会董事长高希均在报章撰文说,中国大陆已是世界上两大经济体之一,可惜台湾未能及时利用同文同种的两岸交流扩大双赢机会。
近几年来,随着两岸民间往来人数增加、覆盖面扩大、内容加深,台湾民众对大陆的了解也不断深入,尤其是那些对两岸生活均有体验的人,更是“有比较才会有鉴别”。记者采访过的大陆配偶龙梅是古筝老师,她说,她在大陆的同门师姐妹很多都比她在台湾发展得好,有的早就开办了自己的连锁培训机构,收入也比她在台湾高。
同样身为陆配的李采恩说,近几年来到台湾的陆配,有的人干脆放弃申领台湾的身份证,他们还是想回大陆去,因为在台湾发展空间太狭小,机会还是太少了。
日前,台湾联合报系进行的两岸关系年度调查发现,有40%的台湾民众愿意西进大陆就业,其中30岁以下年轻人西进意愿从去年的30%大幅增长至53%,30-49岁年龄段也有近半数愿意到大陆就业。有台湾嘉义市民投书报章表示,对这份民调的结果一点也不意外,“原因是这几年大陆的发展让人刮目相看”。
时移世易,两岸政经影响力此消彼长,岛内有识之士点滴在心头。台湾时事评论员黄智贤感叹,当思想开阔、看见真相的人掉头离开之后,台湾只能吃着以前累积下来的老本度日。《中国时报》社论指出,民进党当局宁可接受经济上的边缘化,也不愿意在政治上妥协,这种成本效益分析难以获得多数台湾人认同。《联合报》社论说,中共十九大对台政策已经定调,两岸关系真正的考验要开始了,却看不到当局有新的方向或主张。
说到底,对两岸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的落差,台湾民众是有感的。大陆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球揽才的过程中也将台湾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纳入其中。对这股强大的吸引力,台湾民众也是有感的。当他们将追求个人生活的“小确幸”与两岸关系大势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实实在在的选择时,这便体现出他们的大视野。
面对民众的大视野与高期待,当政者该如何抉择才能不负人民所托?高希均认为,大陆的经济实力是四面八方涌来的“水”,台湾是一叶扁舟,台湾要设法随水涨船高,不能自暴自弃被大水淹没。
《中国时报》载文说,看待两岸关系发展,不该仅从对选票有力的政治偏狭角度看,而是应放大视野,从对民众最有利的方向来选择,“才是有为政府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