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我想说爱的信仰~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加上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安娜美丽的容貌和卧铺的优雅在脑海中浮现。

安娜·卡列尼娜,一袭黑衣出场,虽然淡然,虽然云淡风轻,却大可惊艳莫斯科上流的舞会。她美的极致,美的娇艳,美的不发不可收拾。于是,所到之处,足以惊艳整个时光。

安娜嫁给了卡列宁,一位彼得堡身居要职的政客。夫妻两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对安娜来说,儿子是她在家里最大的幸福。

安娜特地从彼得堡来莫斯科见她的哥嫂,帮哥嫂化解矛盾。顺道参加了一场舞会,认识了年轻俊美的伏伦斯基,是一位伯爵的儿子,担任宫廷武官,既有钱又长得俊美,交友甚广。

舞会上,安娜依然一袭黑色长裙,妩媚优雅的气质显然压倒所有参会的女士,伏伦斯基对安娜可谓一见钟情。安娜意识到,立刻撤离舞会。

第二天坐火车回彼得堡,不料,伏伦斯基竟然追赶在后,然后同去了安娜所在的城市,彼得堡。

经过伏伦斯基的追逐,安娜也沦陷在甜蜜的爱情。一触遍不可收拾。

安娜是彼得堡有头有脸的贵妇人,和伏伦斯基的交往,引起别人的指点。但安娜陷入情网,怎可轻易脱离。

安娜不愿意苟延残喘,正式告诉丈夫卡列宁,希望能够顺利离婚。可是,卡列宁是著名的政客,怎能轻易放弃自己的家庭,虽然他们的婚姻生活名存实亡。

安娜果断的和伏伦斯基私奔,去莫斯科生活。

在莫斯科两人生活甜蜜,没有太多的流言蜚语,两人可以安静的享受爱情。不过安娜和伏伦斯基还是等卡列宁同意离婚的回复,可是,久久不能解决。伏伦斯基想给安娜名副其实的身份,可是没有离婚,就给不了安娜正常的生活。

后来,两人又回到彼得堡,卡列宁还是在犹豫中,久久不能做决定。就在安娜心烦意乱的那段时间,伏伦斯基因为要陪母亲,要处理财物事宜等,总是独自出门。这对安娜是极大的打击和屈辱,安娜越来越心里产生怀疑和失落。

就在他们两人准备下乡生活前,两人吵架,安娜猜疑和绝望增长,想到死是摆脱困境的出路。

安娜一个人去火车站打算去接伏伦斯基,然后面谈她所猜疑的一切。可是在火车站,她胡思乱想,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她选择了自杀。她卧轨自杀。这是她第一次和伏伦斯基在回车站见面时看到的一个场景。而今,她毅然决然的选择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书上写:“这种画十字的习惯动作,立刻使她回忆起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往事,笼罩住一切的黑暗顿时烟消云散,在一刹那间,人生带着她过去的全部幸福与欢乐出现在她的眼前。……就哔剥一声,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

随着安娜的卧轨,我的胃里似乎有一种翻江倒海的感觉。为安娜的退场黯然伤神,同时,又为她活的淋漓尽致而庆幸。

我突然明白,安娜活的简单,极致,是因为她知道,这一生活过,爱过就足矣。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不会。安娜与生具来就有自身吸引爱情的本能,并且对爱情一往情深,对爱人纯粹干净。

她要的并不多,要爱就爱的纯粹,爱的轰烈。卡列宁给不了,但伏伦斯基却可以。为了爱而爱,一切都是那么坦然,那么炽热。

这样的爱,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情越浓郁。

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就是如此。她只要爱,纯粹的爱,不容许有任何的杂质。就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不容许有任何的瑕疵。

一旦有,她宁可不要,也不卑微甚至苟延残喘的活着。

她,似一个黑天鹅,舞出生命最美的华章。

美到极致,活的极致。然后给世人一个华丽的落幕。

这样的人生,虽然短暂,却活的惊艳。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是谁说说,有些人活着,如同死了,有些人死了,如同活着。安娜退场,可是如一颗明星闪亮着,照耀着。

对生命不贪婪,但对爱情的纯粹,洁癖,足以立一丰碑。

窗外雪花依然飘飘洒洒,似乎看到了雪中一袭黑衣的安娜行走在轨道上,双手接着雪花,露出美丽醉人的笑。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