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西厢记读后感看这里!「中学写作」游普救寺有感(山西运城学院附属中学177班李泽萍)

游览宝九寺。

山西运城学院附属中学177班李泽平

」纤维雨轻烟叶正黄色,秋风扫暗走廊。

殷勤最是西厢月,犹为痴人照古墙。”这是陈晓春秋游普救寺后的所言,也正应了我这次游普救寺的时间与景。

普救寺,说出来可能有人不知,可一提到《西厢记》,那应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张生与莺莺的故事流传千古;此去其实是为了应学校所留的“社会实践”,但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普救寺,一是刚学习了《长亭送别》不多时日,二是普救寺内绿林环绕,在这种刮风又热的季节,去看看秋叶枯黄前最后一抹绿。

与好友同游,自当是兴奋万分,祖国母亲生日的当天上午,我与朋友搭车来了永济。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到达永济时,正是中午饭点,但刚吃完“早午饭”的我们并不饿,便继续乘车到了普救寺。

买完门票入门,映入眼帘的是十分陡峭的一段台阶,这是出入寺的唯一路径,这让有些恐高的我头皮发麻,却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硬着头皮往上“爬”。

爬到末端便是大钟楼,可我主要的目的地却是它身后的莺莺塔以及“梨花深院”。

沿着路标的方向走,依次经过了“天王殿”“菩萨洞”等寺庙供奉的“仙地”,一一祭拜;又走过万卷藏书的“藏经阁”;走过播放《西厢记》故事的文化陈列室;终于,来到了梨花院。

梨花院,按理来说,这里才是故事的重要发生地点。

“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这是张生对爱情的追求,张生四处漂泊,孤单寂寞;他在这里遇见了“娇羞花解语,温柔玉有香”的相国小姐崔莺莺,她是如此的美丽温柔,张生一见倾心。两人相见恨晚,一见钟情;却不曾想过,等待他们的,是阻挠,是离别的苦。“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他们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分开......可终究,他们走到了一起。

故事引人落泪又入人心扉;美景令人心醉又让人沉默;我们走出了普救寺,故事却留在了心里。

(指导老师:秦平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