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习

关于上海高考题我想说1946年,上海交大和同济出的这四道高考题,让现代人惊掉下巴

今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1977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中招生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影响亿万中国人命运的会议。

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十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在这四十年中,高考的形式和内容几经流变。至今,高考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国最公平和透明的人才选拔制度,在改变了无数学子人生轨迹的同时,也见证着中国的进步。

如果我们再将视野向纵深推进,就会发现:高考考题,其实是反映着当年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风貌的活化石。

日前,上海交大、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不约而同地公开了一大批上世纪三十、四十年代的“高考”题。之所以要在这里打上双引号,是因为彼时的中国,尚没有现代意义上全国统一的高考制度,而是由各高校自主命题、自主选拔。

自主命题意味着没有标准化的试卷出题模型。因此,那个时代的“高考题”在命题思路上,真正可以称之为百花争鸣,而这些考题又与当时中国的风貌紧紧相扣。

现在,让我们坐上“高考号”时光机,一起穿梭回当年的中国。

第一题:同济1946年“公民”科考题

我国移民以何处为宜?并说明其理由。

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问题,你在试卷上不假思索写出的答案,会不会是澳洲、加拿大、美国乃至北欧诸国呢?

但是,标准答案真的是让人大跌眼镜:

你看,寥寥21个字,就把这么宏大的命题给高度概括了。当时的命题者认为,中国西北地区的人口密度低,闲置土地则较多,适合前往那里耕地繁衍,成为“新西北人”。

这个答案放到现在来看,确实已让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而事实上人们也确实没有如答案所预测的那样,移民到大西北,而是纷纷选择“北上广深”。即便现如今有一种声音说要“逃离北上广”,但人潮也确实并未大规模地向西北移动。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这道考题的标准答案就错了呢?

松果认为,这还要与当年中国的时空背景相联系。1946年,中国刚刚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代价是数千万中国人的生命,以及经济的全面崩溃。这道考题与其说是引导考生“趋利避害”,不如说是希望让考生明白,作为知识分子,应当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建设百废待兴的中国?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道考题考验的,其实是考生的视野和责任感。

第二题:同济1946年“英语”科考题

【中译英】: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他有三百多万的人口,其中包括许多外国人。自从抗战结束以来,上海特别地拥挤,交通工具也不够了。我不喜欢上海。他是一个商人活动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研究学问的环境。我很高兴,同济大学大部分是在郊外。

这道考题距今已经71年了,至今我们还能从考题里闻到出题者浓浓的学究气。与此同时,考题也是对当时上海的一次速写。

1946年的上海才300多万人口?现在,上海的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了2400万人,是当年的整整8倍!

“上海特别地拥挤,交通工具也不够了”——这个描述放到现在来看,倒是大致不错。但现在的上海面临的问题不是交通工具不够,恰恰是各种交通工具太多,导致道路不够用了。

“我不喜欢上海。他是一个商人活动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研究学问的环境。”——这个论断真是学究气十足。不过,倒反衬出上海在历史上重商的传统。

“我很高兴,同济大学大部分是在郊外。”——看来,命题者是觉得,只有在郊外才能不沾铜钱气,才能心无旁骛地研究学问。这一点倒是传承了下来:现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以及松江大学城等等,都位处郊外,也许郊外真的能保证一个好的做学问环境?

不过,“同济大学大部分是在郊外”真的让人哑然失笑。现在的同济大学本校区,标标准准是位处上海城市副中心五角场板块,还是“内环内”,周边地价十万一平起。这让我们感慨,城市的扩张真是疏忽万变。

对了,松果还有一个小八卦:与同济大学相邻不远的复旦大学,更靠近五角场核心板块,但在几十年前,复旦大学及周边地区也被划为远郊,师生每月可享受一笔远郊补贴,这让其它其它高校的师生羡慕不已。

让我们看一下这道考题的标准答案:

第三题:交大1946年管理学院入学考题

1. What had Rome contributed to the peoples of modern Europe?

2. Discuss the causes of feudalism, and the merit and demerit of the feudal system.

3. What are the caus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4. State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results of the Russian-Japanese war.

松果看到这些考题的瞬间,以为自己考的是历史学!

但这却是上海交大1946年管理学院的入学考题,全卷以英语命题,也必须由学生用英语作答。这还不算,从考题所涉及的知识面来看,只有“学霸”的高中生才能应付自如。

第一题考的是欧洲史、第二题考的是社会学、第三题考的是法国史、第四题则考验近代中国史(日俄战争在中国开打)。

这些考题即便让现在的高中生回答,估计合格者也寥寥无几。更让考生崩溃的是下图里的这五个字!

“两小时缴卷”!算上思考和英文作答的时间,可能没有考生能在这么严苛的限制下发挥出真正的水准。

第四题:交大1946年工程学院入学考题

1. 下列数题以字句填明:

A. 正步行进要有()之精神

B. 跪下及卧倒动作要()

C. ()为军队之命脉

2. 下列数题作答案于题下:

A. 何为军队战胜之最大要素

B. 侦探之目的安在

C. 何为初速

这竟是工程学院的入学考题?!确定不是国防大学的国防兵选拔考试吗?

相信看到上述考题的人们,都已经惊得说不出话来。事实上,上海交大历来对于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求一直很严格,军训更是上海交大的传统。

然而当年上海交大招收工程学院的学生,竟然也要考验他们在军事方面的知识积累,这让我们后代自愧弗如。

1946年抗日战争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国共内战又至。“战争”,可谓是那个年代中国大学生无法回避的重大命题,有知识、同时也要有强健的体魄和胆识,当年的中国大学生,个个是精英中的精英。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