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讨论了记忆性弹簧测力计测量最大静摩擦力问题,“初次”看到这样一个操作智慧,感到一种收获。经好友阙志武老师指点,这个智慧教材上就有了,还附上了拍照图片,就此也得到几个值得注意的体会:
(1)老教师(经过多个教学轮回的老教师)在备课中依然有必要细读教科书,特别是在遇到教学疑问时要回归教材。
(2)教师在备课时最好站在新生视角来阅读,或许在阅读教材时会有“常读常新”的阅读感。
(3)进一步说明,诸如公开课、集体备课等集体性教研活动的必要性。集体教研,有可能相互弥补个体文本阅读中的思维定势、选择性强化和睁眼式视盲等失真性阅读缺憾。
号主在这轮教学备课时集中于19版教材和04版教材对比之中,例如在《教研分享系列48》,号主对比了摩擦力一节两书编排特点,于是有些细节就忽视了。阙老师提点后,我有意询问了公开课授课教师,你是怎么想到加一个纸片制作成记忆性弹簧测力计的?
授课教师回答:教材中是加一个纸团,发现不好读数,于是就修改为一张小矩形纸片。
实际上,和授课教师一起教研时发现,加这样一个小纸片确实有利于读数,但在操作中极容易发生下面现象,同样影响读数,甚至无法读数。
为此,号主又进行了改进思考,把纸片面积扩大,使得纸片宽度刚好=测力计外壳内框,而且长度也扩大一些,并制作成猪槽形状,如此就能很好地克服纸片旋转情况的发生。
关于记忆性弹簧测力计实验改进案例进一步说明号主的一个观点:创新并不神秘,只要对问题越来越熟悉,思考越来越深邃,加以时日就能冒出灵感火花,最终实现创造发明;技术不等于科学,技术有的时候就是在加一加、减一减的反复操作中就能出现奇迹性变化。
有人说,关于信息通用技术,中国一定会走在前列,因为中国人口多,使用用户多,就能反复呈现出技术上的缺陷和不足,以便于技术开发人员发现和改进。基于号主观点,人口红利在各个领域都会有体现,只要尊重技术,尊重技术人员、尊重技术人员的开发智慧和劳动,构建起技术创新文化,形成开放性学习型社会,那么技术大开发的春天就会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