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独具一格
2014年之前的中国女排一直崇尚以小打大,用复杂多变的战术避开对方的高拦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周苏红从2001年到2008年一直都是中国女排战术的“灵魂舞者”,双背飞、交叉、加塞、背平等各种战术晃晕对方的拦网队员,很多时候直接把对方拦网队员挂在网上。伦敦奥运周期周苏红短暂复出,后来上海的张磊开始继承周苏红的衣钵,直到2014年曾春蕾主打接应,女排战术才开始向简单实用的方向迈进。
其实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副攻也有很多的战术至今已经销声匿迹,最常见的时间差战术已经很罕见了。当年的赵蕊蕊纵使有着197的身高,还是用时间差打对方一个钉地板,还能和接应周苏红配合一二点的进攻。
随着中国女排的平均身高不断攀升,战术越来越单一,当今排球似乎进入了一个力量和高度把持一切的局面,比的就是谁跳的更高,谁的球扣得更重,谁的拦网更强硬,谁的防守更出色,谁的一传更稳定。至于战术,更多的就是平拉开,通过三号位的施压,二四号位的拉开,再加一个后排进攻。四号位的冲进少了,二号位的跑动战术基本上没有,三号位也是直上直下的短平快了。
通过刚刚结束的亚俱杯决赛就是很明显的一个战术对比。天津女排就是靠李盈莹和刘晓彤以及龚翔宇三个点强攻为主,副攻基本上打不上几个球,成功率很低,和二传的配合也不是很默契。而泰国的春武里俱乐部以多名泰国女排国家队的主力主打,场上每一个队员无球跑动意识非常积极,经常试图通过多点跑动掩护,拉出天津女排的拦防空档,虽然战术跑动攻可以非常的赏心悦目,但是跑了半天多半被拦死或者防起,出力不讨好,非常打击士气。
日本和泰国都属于身高劣势明显,需要穿插跑动撕扯对方的防线,无奈身高不足连带力量就不会太大,导致扣下去的球哪怕是面对空门也有可能被对方后排直接防起来打防反。日本泰国的身高决定了成绩的上限,回合再多打不死对方,想要以守为攻等待对方失误送分可以是一两分,但是不可能是一场比赛全在送分。未来排球回合在减少,一锤子买卖比谁更硬气,复杂战术平时配合训练更耗时间,效果还不好,只能是仅限在身体条件不够用的日泰两队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