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为期5天的郑州国际时装周即将开幕。郑州国际时装周旨在扶植本土服装力量,改变郑州时尚产业的生态和土壤,推动中原服装产业链快速发展。
今天,我们推出“郑州服装风云70年”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当下郑州服装行业的一线品牌企业、本土设计师及青年企业家,呈现70年来郑州服装行业经历的企业变革、风云人物沉浮、创业故事以及时代变迁,描摹出搏击向上的郑州服装人群像。
河南商报首席 记者李兴佳
从2006年的一台缝纫机、一家网店起家,从原创女装切入,幸运地赶上了电商大潮,迅速进入了郑州服装圈的第一梯队,这是属于郑州本土服装电商企业烟花烫的“高光十年”。
然而后来,因为保守的发展战略,和近年稳步增长的逸阳电商相比,烟花烫已有掉队之势。
“商场如战场,在战场上贻误战机的人,往往面对的都是惩罚。”创始人陈黎明不敢停歇。
80后辞职做电商
“辞职后几个月白了头!无处不在的压力,让你逃都逃不掉。焦虑来自能不能跟上时代以及不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的疑问!”
9月26日,陈黎明倚坐在黑色长方形沙发上,向河南商报记者讲述2009年从媒体辞职后创立烟花烫的艰难岁月。
出生于1981年的陈黎明,与行业中的60后娅丽达赵孙立、70后逸阳刘涛、70后梦舒雅陈勇斌等成名已久的大咖相比,当属郑州本土服装企业家群体中的后起之秀。但2009年辞职进入服装行业后,日复一日的繁忙、陡增的压力,让这个80后数月之内两鬓斑白。更大的压力来自前途未卜,从体面的工作、优渥的薪资环境中脱离出来,投入完全陌生的服装电商领域,是一场巨大的冒险。
不光是个体懵懂,一线品牌商们也难以猜到电商10年后会是万亿销量的风口,成为零售业态中的中坚力量。
一台缝纫机、一部电脑起家
ZARA在2006年2月大举攻入中国,在上海南京西路开出第一家旗舰店。紧跟着,H&M于2007年4月也在上海开出国内首家门店。国内一线服装品牌正忙于迎战世界快时尚巨头的相继攻入。虽然品牌竞争激烈,不过,战线被死死困在线下。
郑州服装领域并不比一线服装品牌强多少,电商还是陌生词。本地女裤品牌娅丽达、梦舒雅、逸阳等2005年刚结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发布会,“中国女裤看郑州”的口号越叫越响。当他们多数痴迷于打造郑州女裤品牌,着急如何由女裤单品向女装全系列转型的同时,一个名字叫淘宝的电商千亿风口机会在悄悄流逝,没有人能抓住。当逸阳回过头来启动电商时,已经是2011年的事了。
此时恰好是陈黎明触网的试水阶段。2006年,陈黎明的爱人张琼凯用一台缝纫机、一台电脑起家,开出了第一家淘宝店,自己设计生产原创女装,拿到网上卖。这为日后的郑州本地第一纯服装电商品牌的崛起,埋下了一颗种子。
那个时候,原创女装是一个被忽视的小众领域,电商也尚处于萌芽期,利益格局未定。陈黎明觉得服装网店只是小买卖,甚至瞧不上眼。
依赖独具风格的原创女装,陈黎明赶上了电商崛起的班车,他归结原因为“没有风格就没有出路,没有原创走不到现在”。
2009年,陈黎明彻底辞职运营服装网店,他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成立公司,注册了“烟花烫”商标,谋求团队化运作。
从2006年开网店自产自销,到2009年辞职下海帮爱人做经营管理,再到2010年烟花烫销售额首破一千万元,陈黎明用时间来证明在服装电商领域的能力和野心。
电商基因的数据“赛马”
说起电商,尤其是郑州的服装电商,逸阳和烟花烫是绕不开的话题。
两者的打法迥然不同,逸阳电商背靠强悍的实体服装供应链这棵大树,在熟悉了线上的规则和流量时代的粉丝喜好后,狂飙猛进,2014年,逸阳女裤电商销售额达3亿元。
烟花烫自带电商基因,属土生土长的电商企业,从选料、生产、设计、做版到销售的服装全产业链均是陌生领域,“包袱越背越重”,就算这样,2014年,烟花烫交易规模过亿。
从2010年到2017年,是烟花烫狂飙突进的8年。从2010年到2013年,烟花烫连续4年每年销售额均翻倍增长。即便到了2016年,销售额相比基数已经很庞大的2015年,仍然翻了一倍还要多。
他的成功,得益于赶上了流量红利时代,又凭借大数据的华丽运用,站在了行业的顶端。
烟花烫的大数据有个“赛马机制”:设计师生产出的新款都需要进行“跑马”,即根据浏览量、加购、收藏、转化率、销售量等数据得出综合分,依据跑马得出的分数高低来判断第二次补单的数量。
“赛马机制”能规避人为性,通过单品的表现来为品牌决策提供依据,更能高效运作产品供应链。
凭借这一大数据的运用,在2016年度的阿里巴巴“首届十佳数据先锋商家”评选中,烟花烫与韩都衣舍、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马克华菲等网红,一同列入十强榜单。
在郑州本地服装大战中突围
这个时候的烟花烫,心无旁骛,火热的市场和销量,很难令其产生忧患意识。这也成为陈黎明后来最大的悔恨,后悔没有提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修补房顶”。
以郑州本地一线服装企业的粉丝量为横截面来对比。天猫店方面,逸阳的天猫店粉丝量为266.3万,娅丽达为49.7万,梦舒雅56.2万,若男佳人6.2万,渡森2.5万。烟花烫天猫店粉丝量达168.4万,仅次于逸阳。
但把视野拉升至全国服装电商维度,烟花烫与动辄数十亿元年销售额的韩都衣舍、裂帛对比,相去甚远。
烟花烫无疑抢抓住了电商红利期,以后来者的身份,在竞争白热化的郑州本地服装大战中脱颖而出。然而,为何没有长成类似韩都衣舍、裂帛这样的巨头呢?是郑州本地电商基因先天不足,抑或是战略视野不够开阔带来的掣肘?
经历了野蛮生长的10年,烟花烫所面临的局势已非往日。当下,不少与互联网有关的公司叫嚣着“流量红利已过”,在为“裁员”焦头烂额,资本寒冬贯穿全年。而原创女装遍地开花,一家服装专业市场同时出现上百家原创设计师品牌,也不再是稀罕事。
这些变局,也成为烟花烫之后两年里不得不谋变的导火索。
烟花烫能够异军突起,在于抢抓住了电商早期红利,并依赖独树一帜的原创定位,与淘宝低价、高仿货区分开来,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电商护城河。可是,当电商红利逐渐式微,早期的那一拨忠诚消费者逐渐老去,服装电商企业一贯的打法趋向失灵,转型就近在眼前。
烟花烫转型的中场战事打响了。
销售额第一次出现了下滑
真正意识到困境是在2018年。这一年,烟花烫销售额第一次出现了下滑。烟花烫创始人陈黎明甚至用“2018年身处逆境”来形容,并在年初做了“要过苦日子的打算”。
他在内部会议上进行了深刻反思,做出了判断——问题出在了流量红利时代已过、传统电商式微以及95后渐渐抢夺流量主力、消费者口味迭代。他和团队都清楚,流量红利期不可能无限期延续下去,正在走向末端。
较为遗憾的是,顺境时没有扬帆出海、多造几条大船。严重到他用“战略失误”来形容,不得不用此后几年时间来为过去“埋单”。
基于以上认知,陈黎明启动全面战略转型。最先动手术的是组织架构。陈黎明将庞大的机构拆分出服装和电商两条主线,实施双主线并行运营策略。两条线各自拥有独立的人事权、财务权、研发设计。
小陈黎明4岁、一直跟了陈黎明近10年的元老级员工闫连明,执掌服装板块。
电商也被赋予极大期望,新成立的光合电商,扛起电商复兴大旗,并挖来在电商数据行业浸淫多年的饶铮担任舵手。陈黎明将电商业务定位为纯服务型企业,主要做市场情报、合作运营、管理咨询等。
多品牌战略,年轻化转型
具体路径上,烟花烫在谋求年轻化以及多品牌战略。
2016年,陈黎明创立“果酱公主”“而后”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定位和风格明显迥异于烟花烫。烟花烫聚焦28~40岁有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女性,然而,“果酱公主”粉丝年龄群直接下降到18~28岁,服务于特立独行的女青年。“而后”则为原创设计师品牌,服务于25~35岁有独特个性的都市女性。
较早之前,陈黎明和团队在做顾客画像时发现,烟花烫的消费者偏“大龄化”,35岁以上的客群占了40%。这次创新品牌,刻意将粉丝年龄段下调。
这也意味着,陈黎明从爆款为核心的纯粹流量化运营中走出,转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多品牌化运营。
这场实施了两年的战略转型中,能够依稀看出,陈黎明走的轨迹高度神似互联网女装第一品牌韩都衣舍。
韩都衣舍也经历了单品牌向多品牌的转变——目前运营的品牌数量已超过100个,其中云孵化品牌就超过80个,覆盖全服饰品类。陈黎明的多品牌版图也将继续扩张,专注女装的细分领域,“未来要孵化出10个品牌”,他的目标是打造女装细分市场的时尚王国。
韩都衣舍打造二级生态,采用“品牌商+服务商”双轮驱动模式,“服务商”即为其他品牌提供代运营。陈黎明的电商板块,类似韩都衣舍的“服务商”。
韩都衣舍主攻年轻消费者。而“果酱公主”就专为打入年轻一代群体而来。2018年,“果酱公主”拿得郑州市十大新锐服装品牌奖。陈黎明告诉河南商报记者,“果酱公主”运营几年来已步入盈亏平衡期,“而后”今年势头猛烈,一直呈上升趋势。
陈黎明和团队也一直在向韩都衣舍学习:“韩都的战略和打法,即使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先进的。”
不管是不是有意对标行业老大,陈黎明都在踩着韩都衣舍的过往节点步步为营。
三种打法进攻线下
面对线上流量价格的增加,很多电商品牌将目光投向了线下。陈黎明也为此反复进行了内部推演、调研论证,耗时两年。
他研讨出了三种线下布局方案,上策是高举高打,投入千万元开直营店、专卖店;中策是在各地市做品牌店整体输出;下策是只输出产品。
近期一系列密集的动作都仿佛在为布局线下探路:参加今年春季上海的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参加即将于10月份举办的郑州国际时装周。
线下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复杂的供应链、难以管控的库存、过重的成本消耗,均是线上企业的短板。但如果一味固守线上,受困于电商市场的饱和,不能借助品牌东风圈地,白白将线下流量拱手相让,也难以造就真正的服装巨头。开辟线下,不意味着盲目跟从。在不少大牌热衷线上线下融合的当下,如果仅将新零售简单化理解为“线上线下都有店”,最终也将黯然收场。
陈黎明认为已考虑成熟,什么时候开实体店,第一家开在哪儿——他在等一个时机点。他告诉河南商报记者,线下启动时间可能会在明年。
做电商直播,回归初心
过去多年的急速增长中,曾是媒体人的陈黎明在欣喜收割的同时,或许也渐渐显露出商业运营的力有未逮,当意识到商业才华未来某天会触及天花板,就需要提前着手引进外部人才、观念来输血。
为此,他逐渐放权,将服装、电商两个主板块交给后来者,自己转身主攻曾擅长的内容。
他瞄上了电商直播风口。短短三年内,淘宝直播就创造了一个千亿级的新市场。目前,烟花烫的多品牌直播已进入常态化,组建了专业的主播团队,“目前还不太满意,还在蓄力阶段,虽然主播团队的月带货量还只在百万级别,但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随着人工智能和5G的发展,陈黎明预测未来直播将是电商争夺的主战场。他甚至谋求把短视频直播拉出来单独成立公司来运营,这也符合他“把内容做好”的初心。
服装电商企业的短板在于不熟悉服装线下全产业链。曾经,陈黎明固执地买面辅料,还承包了生产制作,以自建供应链体系。当流量洪峰过境,当完全熟悉掌握了服装供应链后,他转而撤回精力,从这个不擅长的领域中退出。他只需要提出明确需求给工厂,产品制作出来后快速入仓即可。对于电商企业来讲,只做自己擅长的,更为明智。
十年时间给予陈黎明的太多。最初,他极富文艺心,品牌名字就来源于纪念张国荣的歌曲《烟花烫》。文艺情怀与商业雄心经过十年的长跑和磨合,让他变得更多元、更开阔。他也痴迷于这种做企业的氛围,直言“做企业很有意思”。
陈黎明的服装电商战事还远未结束。
(见习编辑 熊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