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来形容城门?
类似于,胸廓之于内脏,
鳞片之于游鱼。
大抵,这就是城门对城的意义。
成都是座老城,两千余年,从不弃其根本。从“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世外桃源”,成都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成就了如今新一线城市排名第一的殊荣,这份应得的荣耀,离不开祖辈的付出和守护。
城自是离不开城防,一起来见识见识成都的城门。
东门
秦代,成都首建城门,选了个不南不北的位置。
有赖于秦代的格局,清代城东门的位置偏南。
清代成都城东门的名字,沿用明代的,叫迎晖门,寓意迎接阳光。
城门之上,是高达五丈的城楼,名溥济楼。据民国《华阳县志》卷27的记载,是 “堂皇壮丽,不亚于京师”。
民国初期,溥济楼被军阀拆毁,连同建筑材料都被卖钱充饷。
1938年12月,成都拆除了城墙的所有城门,并拓宽城门洞,以便疏散受日军迫害的百姓。
迎晖门只作书面称谓,成都人只称东门。
辛亥革命后,开了新东门,为区别,这里习惯性被称老东门。
新东门
成都东门位置偏南, 东去的人们颇为不便。
为解决这一交通弊病,辛亥革命后,成都在东边城墙的偏北处新开了一道城门,叫武成门。
“武成”一称出于《左传·成公十一年》:“秦晋为成”。
1914年开通武成门时, 成都并不太平, 取“武成门”一名即是企盼和平、不再打仗的意思。
不过,因为它是东去通道,又是新修的城门,成都人还是喜欢叫它新东门。
新开不久之后,成都就陷入军阀混战。
1917年,驻成都的滇军、黔军与川军发生大规模巷战,新东门地区一度成为主战场之一,尸横遍野。
南门
旧时,成都南边有外江和内江双过城下,城门取名叫江桥门(南门)。
秦以后至唐,出江桥门,先要过内江上的江桥,然后过外江上的万里桥。
唐建罗城后,城和江有所改建,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因此,南门也就被叫作万里桥门。
五代前蜀时期,万里桥门改名光华门。
宋代恢复旧名为万里桥门。
明代改称中和门。
清代恢复为江桥门。
抗战期间,城门被拆。
今南大街的锦里东路与滨江西路交叉的位置偏北向 ,就是当年的老南门。
新南门
抗战爆发之后, 为安置人口,成都东南郊,修建起新村。
为城内居民“跑警报”方便, 1937年冬,市区东南方向新开一道城门。
这道城门是两个门洞,一进一出,可算是成都市政建设中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向通道。
为表抗战建国决心,新城门名复兴门。
1951年,被拆除。
从建成到拆除,仅 12年,新南门是成都所有城门中生命最短的城门。
西门
唐代的成都城,有两道西门,叫大西门与小西门。
五代前蜀时,大西门改为乾政门,小西门改为延秋门。
宋代,恢复大西门与小西门的旧名。元代沿用宋制。
明代初年西边还是有两道城门,位置与唐代的大西门与小西门相似,靠北的叫清远门,靠南的叫延秋门。
明太祖洪武29年,延秋门封闭,只保留了清远门。
到了清代,成都的西边是满城,大城的西城墙也就是满城的西城墙,西门也就是满城的西门。
西门成了满城专用,汉族不得随意进出。
如果要去郫县、灌县等地,要从北门或南门绕道。
通惠门
老一辈的成都人,一般都将通惠门称作新西门,而把原来的西门称为老西门。
清代,成都人(包括满城内的满蒙同胞)要向西南方向出城不便,特别是去青羊宫赶花会,得从老南门或北门出城后,顺城墙绕一个大弯子。
1913年,为便利城内居民赶花会的交通,四川督军胡景伊下令在西较场外向二仙庵、青羊宫的方向新开一道城门,以《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
通惠门修成同时,还建起一条通惠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通惠门街。
蜀都大道建成后,分段命名改为通惠门路。
通惠门路北侧是清代的西较场,是当年的满蒙八旗进行操练的场所,民国时期也一直为军队所用,建国以后长期为成都军区后勤部驻地。
北门
秦代的成都城墙北边只有一个城门,因为从此向北而去,可至秦国都城咸阳,所以叫咸阳门。
汉代有两个北门,靠西的是咸阳门,靠东的是小雒门。
唐代只有一个北门,叫太玄门。
明清时期,北门的格局基本上与过去一样,改叫大安门。
北边也曾经有一个新开的城门。
抗战时期,北较场的中央军校在校区北边的城墙上新开一门,叫存正门,寓义正气长存。
由于这道城门是建在中央军校的校区内,为中央军校所专用,寻常老百姓无法使用,一般人都不把它当作城门。
文:木马
来源:文化远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