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中国芯后,又一国内品牌打破外企垄断
一场发布会后嘉楠耘智一下红了,7nm中国芯在万众期待中闪亮登场。作为成功量产的全球第一款7纳米芯片。拥有独立知识产权,赶在了国际巨头苹果、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的前面,这无疑给了中兴事件后的国人一剂兴奋剂。
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精神上折磨、技术上垄断一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限制中国发展的长期战略,但是70年的奋起直追,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在各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越。下面我们来盘点下我国近年来打破技术垄断的十大科技:
1. 移动支付: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辐射200多个国家
2. 光量子计算机:中国首创,超越经典计算机
3. 京东方:“可折叠的显示屏”打断三星软性屏垄断地位
4. 海水稻:袁隆平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
5. 超高压输出技术:只能做第一,当不了老二
6. 北斗导航:部分技术已经超越GPS,远远超过前苏联以及欧洲伽利略
7. 空气分离压缩机:之前仅德国能生产,该设备解决了石油短缺,煤炭变燃油的问题
8. 基建工程技术:世界跨度最长、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高铁线路都在中国
9. 航天技术:未来几年,中国很可能成为唯一拥有载人国际空间站的国家
10. 超级计算机— 神威太湖之光。首获“戈登·贝尔”奖,实现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一直以来芯片是中国第一大进口商品,每年贸易金额达2000多亿美元,受制于国内半导体产业、芯片设计、技术人才的短板,众多电子产品都长着“外国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高精领域工业及电子产业链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仍然面临底气不足的尴尬局面。)
其实除了以上引以为傲的技术以外,国内还有非常多的行业已经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并且都为中国的技术发展,面对国外产品的竞争做出了贡献。例如通信标准之争,华为就在5G通信标准方面为国内厂商争取到了不少利益,麒麟系列芯片的问世,也打破了巨头对手机芯片的垄断。
说到手机,咱们就不得不提下在手机轻触开关、弹片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国产品牌HYP鸿源精密。时间回溯到2000年左右,整个手机行业的老大仍然是诺基亚,功能机九宫格布局的手机键盘,每部手机十多个按键清一色全是日本的弹片。仅仅是一个略微凸起的不锈钢片,日本企业就通过垄断赚取了巨额利润,在当时成本0.01元左右的情况下,市场价格0.08元。
在此背景下鸿源精密2005年成立,引进富士康技术,采购日本设备和原材料,半年时间就做出了完全可替代的手机按键弹片,再用三年时间几乎占据了高端弹片市场,至此弹片采购成本下降了80%,日本及韩国企业由此退出这一领域,2008年鸿源成了手机弹片的代名词。从无到有,从跟随到超越,总共用了三年时间。
2011年智能手机已经开始风靡,手机弹片按键被电容触摸屏取代,鸿源精密顺势产业升级,开始制造轻触开关,弹片还是鸿源的弹片,只是体积变得更小,要求变得更高,在弹片的外面裹上了精密的塑胶外壳。
由于苹果采用的是日本松下的轻触开关,鸿源研发滞后,松下和阿尔卑斯一举占领了全部轻触开关市场,包括目前的华为、OP、VIV、小米、中兴等等均采用的是日本进口的轻触开关。鸿源不得不改变思路,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转战平板电脑、汽车硅胶开关、GPS导航开关、耳机、智能穿戴等领域,并且通过技术的输出,带领国内200多家企业,完成了行业从弹片到轻触开关产业的升级,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超过10亿元的价值。7年的打磨升级,从6*6到4*4、3.7*3.7、2*4再到今天的3*2、2.6*1.6,终于再一次媲美松下、阿尔卑斯;从弹片行业的颠覆者,再到比肩国际巨头的国内轻触开关品牌,鸿源人经历了无数昼夜颠覆的辛勤付出。
站在5G时代的风口,或许我们还不能全方位超越外企,但是我们的产品规格已经远远超过国内通信行业标准,在此号召国内的手机厂商一起支持民族企业,为了爱国的情怀,为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为了更短的供货周期,为了成就国内第一家比肩国际巨头的品牌,更为了国人能定义轻触开关的相关标准。中国拥有超过80%的全球手机生产占比,占据接近50%的品牌手机销量,如果能够得到国产手机品牌的支持,那么国内轻触开关品牌则大业可成。
13年匠心做产品,从努力跟随到,到并肩竞争,再到部分超越国际同行,鸿源为国内相关供应链省下巨额成本。这背后饱含了一群始终怀着匠心精神的鸿源人的持续努力付出:
高额的研发投入:以3020为例,一条产线投入至少200万元,再加上研发和测试,累积超过千万。
十多年的技术累积:弹片作为轻触开关的核心部件,鸿源十多年来一直是高端弹片的代名词
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自动化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这些都只是研发投入的冰山一角
生产管理的严格把控:在大家都还在谈ISO9001的年代,鸿源已经实现从TS16949到IATF16949的认证升级。
品牌升级的战略眼光:山寨都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成为世界轻触开关品牌是鸿源的时代使命。从成本把控到市场定位、利润分配、渠道管理、企业文化,每个方面都在全方位的升级中。
以下摘自新浪博客铁血卫中华《曝西方疯狂遏制中国的真相!》
最后再讲个故事。
陈志武:“我在一本书的序言里,说了很多让国防科大教授很愤怒的话:国防科大银河计算机系花那么多的钱,就是给中国未来计算机博物馆提供很多的展品除此之外没有享受任何的好处。(博鳌论坛)”经济学没有国界,经济学家却有国家,陈教授果然是美国人。
来看看历史:
1949年11月,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联合成立了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总部设在巴黎,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
银河1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银河II十亿次机宣布成功之后,巴统组织放开了十亿次机对中国的销售...
即使是价格已经比较透明的产业,也要自己搞,因为13亿人的市场总量太大,而我国的人力和资本精力远不到饱和,利用生产要素和本土优势完全可以自己把市场消化掉,然后坐望国际市场,不至于出现产业分布畸形,而且产业升级的时候也马上跟得上甚至有机会领头。
所以除非是中国不需要的,或者是要也要的不多的,别的东西能拖到国内做,就尽量做,能多做点,就尽量多做点。
近几年,电视的价格急剧下降。因为有两家公司,一家叫做京东方,一家叫做华星光电。我想对那些顶着亏损继续经营下去的人说声谢谢。
为什么要工业化国产化,就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张不被欺负的脸。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请看土耳其2009年开始的防空导弹采购计划!
只有中国价格合适,性能中等偏上,还愿意转让技术。然后呢?然后宣布中国中标,然后呢?迫于北约和老美的压力,土耳其被迫中止了这笔合同!
什么叫被欺负的脸?这就是被欺负的脸!
再说一个运输机的话题,中国曾经向俄罗斯买了好几十架伊尔76,因为我们自己造不出大运。
后来因为成本问题,我们不愿意再增加费用,合同被冻结。
最近俄罗斯说,要么升级到伊尔476算了,但你得加费用,中国直接给拒了,加费用别想,赶紧把伊尔476给我拿过来,别废话,要不我们不买了,我们自己的运20差不多再有几年就能飞了,怕你个啥!
没有工业化国产化,哪来这么高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国产化,我们能有这么多高铁?我们的高铁能出口到国外?
回望中兴事件,正是之前中兴的财务通过精算,得出结论,购买芯片的综合成本低于采购成本,最后被美国卡住了喉咙,此精算时间应该列入小学教材,成为经典反面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