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洛阳牡丹,发源于洛阳,有着“国花”之称。洛阳牡丹株型小,生长缓慢,大多都在50分米到2米之间,根茎粗大,根的皮肉因为品种不同而导致色泽有差异;枝干成圆形,从根茎处支出成灌木状。花的颜色有黄色、红色、粉色、紫色、白色、紫红色、黑色、绿色、粉蓝色和复色,有一些颜色不常见所以不为人们所知晓。洛阳牡丹的花瓣自然增多和雌雄蕊的程度和品种有关,不同的培养环境和生长年都会有所影响。
洛阳牡丹最初是观赏性植物,主要的观赏部位是花朵,雍容华贵,有着“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洛阳牡丹不仅是富丽、华贵的象征,在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牡丹还是繁荣昌盛和和平幸福的代表。
洛阳牡丹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隋代,隋炀帝开始大量种植洛阳牡丹,到唐代,牡丹的培育才开始繁盛起来,从当时很多诗人的诗词中就能看出来,当时长安栽培牡丹的盛况,慢慢的牡丹的颜色和种类多了,还出现了很不多奇怪变异现象,从《酉阳杂俎》和《杜阳杂俎》中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到,牡丹的重瓣现象是早在唐代就出现了。当时唐代洛阳有一位花师姓欧,他善用药栽培牡丹,第二年就会开出浅碧色花朵,被称为“欧家碧”,非常的珍贵,每年都会作为贡品,贡献给皇上。
宋代时在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上,总结出了一套较为完成的成熟的经验方案,再到后来明清时期时,培育技术便更加完善,花匠们从8个方面进行科学的总结,而且都实现了。洛阳牡丹的栽培技术,对后来牡丹的生产培育起着关键的影响。
现在洛阳地区的牡丹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洛阳时中国野生牡丹的原生地之一,从洛阳市的一项科研成果表明,洛阳牡丹开得茂盛且漂亮确确实实与洛阳独特的地理地势有关。因为火山元素的乘积,让洛阳土壤里面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再有就是洛阳的气候温差适宜,给牡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近年来,洛阳对牡丹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奖项,比如花博会的金奖20个,洛阳还制定了牡丹种苗和盆花质量的标准,第一个申请注册了牡丹地理标志。洛阳还新建了一批高档次的牡丹观赏园,延长牡丹的花期,洛阳市一共有12个牡丹观赏园,总面积达到四千多亩。
牡丹不仅有着观赏价值,还有着很大的医学价值,它的根茎可以作为药用,用于高血压的治疗,有着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的功效,神农的《神农本草经》和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均有记载。
洛阳作为洛阳牡丹的发源地,有着很多的牡丹文化,对牡丹的培育养殖有着很大新的成就,作为国花,牡丹为洛阳吸引了很多的中外游客慕名而来,推动着洛阳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