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笋壳鱼多少钱一斤】利润20多元/斤的笋壳鱼,你不了解一下吗?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笋壳鱼养殖技术,笋壳鱼肉质鲜美且营养丰富。笋壳鱼和我们常见的鲫鱼鲤鱼草鱼等淡水鱼种一样,它们既有着较高的食用价值,同时也有着较强的经济价值。我们先看看现在笋壳鱼的价格,9月6日泰笋报价为53-54元/斤,新鱼价格以53元/斤居多,一斤家赚个几十块,你有没有心动啊!

笋壳鱼是尖塘鳢属鱼类的俗称,原产于东南亚诸国及澳洲大陆,是虾虎鱼中较大的淡水名贵种类,因其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云斑尖塘鳢和线纹尖塘鳢已于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先后引进我国珠三角地区,并作为特色品种得到推广,现已成为热门的人工养殖水产新优品种之一。

形态特征:笋壳鱼体形略延长,粗壮,前段略呈圆柱形,后部稍扁,吻短而钝,头宽大而扁平,眼小而高,位于头背最高处。口上位,下颌突出,口裂斜,后延接近于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多行,颌齿细小。体被栉鳞,头背被圆鳞,背鳍二个,前背鳍条为硬棘,臀鳍圆,胸鳍大,呈扇形;腹鳍胸位,尾鳍圆形。生活时体色为黄褐色,容易随生活环境而变化,体侧具5~6个纵向深褐色大斑块,腹部淡黄色,鳍上常有纵向的深褐色条纹或小的深褐色斑点。

笋壳鱼生活习性

笋壳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 笋壳鱼、水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砂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生活水层为2米以下。游泳能力不强,不能作快速和长距离游泳。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可钻到泥里1米深处达10小时。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死亡。

笋壳鱼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产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对食物先窥视后吞食,不追逐捕饵,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人工饲养可驯化投喂杂鱼及合成饲料。

笋壳鱼的人工养殖

一、水质与池塘准备

笋壳鱼养殖要求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25~30cm即可,透明度高,生长较慢,还会造成相互之间的残杀,因此透明度不必太高。pH值保持在6~7较为理想,pH值过高会引起体表粘液脱落而造成死亡。略酸性水有利于提高笋壳鱼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一般养殖四大家鱼的普通鱼塘就可以养殖笋壳鱼,在养殖前期,鱼种相对较小,鱼塘水深保持在1.2米左右生长较为良好,随着鱼种的生长和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水深至1.5-1.8米,这样有利于促进鱼种的生长。一般鱼塘保持水深1.5~1.8米,面积3-5亩为佳。淤泥少、水源良好。因为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鱼塘中的野杂鱼虾可能携带病菌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所以要时常清理鱼塘。

二、放养前准备

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去凶猛鱼类,水面可适当放养些水仙或者浮萍遮光。过去通常要求塘底布设人工鱼巢,以适应笋壳鱼易受惊吓和洞居避光的习性,但是随着种质的驯化可省去这些设置,生产实践证明,驯化养殖的笋壳鱼不再需要藏匿鱼巢,并形成闻响声而集群抢食的习惯,设置鱼巢反而会因积集鱼类残饵粪便影响鱼的健康生长,也影响鱼的投喂和摄食。

三、成鱼的养殖

1、驯化摄食:当大部分笋壳鱼苗长到10cm时,在驯食前10天投喂最后一批虾苗。之后,在池塘里设置食台,食台用40-60cm的塑料框做成,下面悬挂重物,上面用泡沫或浮球支撑,使食台离池底20~30cm,每公顷90~120个。然后,逐步投放少量的待投饵料(小杂鱼、配合饲料),准备投喂配合饲料前期用些小杂鱼剁碎掺和在饲料里,引诱笋壳鱼来摄食,以后逐步减少小杂鱼,直到没有。驯食要有耐性,一般经过10~15天即可驯食成功。个别鱼苗会很长时间不吃料,饿久了,加上诱食成分的作用就可驯食成功。

2、饵料投喂:笋壳鱼游动少,耐饥能力强,一次饱餐可以多天不食,但要定时定量投饲,以加快生长速度。经驯化摄食后,可投喂全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的成分是:鱼粉30%,碎米、玉米等55%~60%,鱼油7%~10%,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10%,投喂时间为下午5:00后,因为笋壳鱼白天不摄食,次日上午清洗饵料筐,检查吃食情况及时调整饲料量。定期添加药物及维生素以防病。

3、调节水质:笋壳鱼耐低氧,并能在pH值6.5的酸性水体和盐度为10的水中正常生长,不易因力质变坏而死亡。通常情况下,养殖水体以偏肥和褐绿色、pH值在7~8.5为好。成鱼养殖保持水深1.5m,每月每公顷用150kg生石灰全塘泼洒,在夏季视水质状况,可间隔使用氯制剂全塘泼酒消毒、投放鱼种3个月后,每亩水面可套养60尾白链左右,有利于水质白稳定。

4、疾病防治:笋壳鱼极少发病,最主要的病害是皮肤擦伤和体表寄生虫,最严重的是锚头蚤。如发现锚头蚤可用1.5~2.0mg/L敌百虫溶液全池泼洒,间隔7天再用1次,连续3~4次,并且在养殖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各用一个疗程(杀虫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方案)。收获前30天停止用药以免产生药物残留问题。

5、越冬养殖:笋壳鱼在水温低于15℃时有冻死的危险,因此越冬养殖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珠三角地区利用现有的越冬虾大棚便可安全过冬。越冬棚以杉、竹和钢丝绳搭建成框架,覆盖塑料膜而成,构筑要求牢固、不透风漏雨,注意池塘四周开有导流沟,不让外面的雨水流入,以保证越冬棚内的水温不致骤然下降。

鱼塘覆盖好后,鱼塘内湿度较大,空气不流通,容易滋生真菌,引起水霉或烂鳃而造成死亡,也有可能亚硝酸盐过高引起中毒死亡。基于上述情况,可用光合细菌、EM菌等微生物制剂调节鱼塘水质,保持透明度在20~30cm,此外,冬天笋壳鱼处于相对静止状态,食饵少,应减少投饲量,避免水质变差和浪费饲料。越冬期过后不宜太早拆除越冬棚,防止“倒春寒”,或温度较低的雨水直接入塘,导致鱼塘水温急降而冻伤,发生这种情况没有药物控制笋壳鱼会慢慢死亡,一般要到4月下旬拆除越冬棚才会比较安全。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