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央企,大家的印象中就是高大上,毕竟是由中央直接管理,代表着最高的经营级别。事实上,央企的赚钱能力确实毋庸置疑。比如中国烟草,放眼国内,没有几个企业能与它进行正面对比,在烟草领域,它等于“大哥”级别的存在。
正因为央企的特殊性质,所以营收能力自然不是其他企业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通过观察“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就会发现,排名靠前的几乎是清一色的央企或者国企。在营收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排在前三。排名第一的国家电网营收超过2万亿,傲视群雄,拔得头筹,而中石油中石化虽然没有突破2万亿,但也超过了1.9万亿。
营收第一,那国家电网岂不是赚嗨了?事实上并非如此,营收只是一个维度,这属于毛利润,要想知道一个企业是否赚钱,主要看净利润。让人诧异的是,营收排名靠前的三家央企,主营业务均为亏损状态,中石油中石化,分别亏损300亿和228亿,而国家电网的电力业务也亏损178亿,这不禁让人疑惑,14亿人都离不开电,社会生产也对电力产生巨大需求,电力业务强劲的国家电网为何还会在主营业务上亏损呢?
难道14亿人都养不起国家电网了?
2002年,国家电商正式整理,它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营业务就是建设和运营电网,在全国有26个省市地区均有覆盖,其余5家是被南方电网负责。因为电力是社会生产运行的基本要素,也是百姓生活离不开的能源,所以它不愁订单,毕竟人人都离不开电。正是如此,国家电网的营收年年靠前,在全球范围内也能排进前三。
不过一个企业的净利润是不能用营收来衡量的,营收大,也不代表净利润高。国家电网就是如此,2020年国家电网的主营电力业务依然亏了178亿元,要不是其他业务板块毕竟给力,那么营收2万亿的央企巨头很有可能是净亏损的。
为何会亏损?其实原因无非就是以下几点:
受电价的影响。我国的电价堪称良心!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用电价格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为了降低百姓的生活负担,控制低价居民用电成了重中之重。居民用电价格始终在0.5元/千瓦时的水平上下波动,且连续十几年没有改变过。
以这样的价格维持业务,其实就是亏损的。只不过,我国采用了交叉补贴的模式,商用电价格高,居民电价格低,以商用电的价格来弥补亏损的部分。
受到黑天鹅事件的影响,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不少企业因为资金困难,不得不被迫停工,这就导致了国家电网电力业务收入下降。为了缓解企业用电压力,助力其尽早恢复生产,企业用电费用也得到了减免。这样一来,本来就是主要靠商用电赚钱的方式就受到了影响。
社会用电量降低。企业迫于生存压力,减少了用电量。而普通百姓的用电规模也在降低,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社会用户用户量降低了6%,早在去年第一季度,国家电网就亏了9个亿。
一方面是收入降低,另一方面的支出却在增加。
企业用电方的收入降低,社会用户数也在减少,进一步导致收入减少。收入降低的同时,国家电网的支出却在增加。作为央企,它承担着改善民生的重任。虽然在大多数地区均有电网覆盖,但在一些边远贫苦地区,用电难题仍有待解决,为了让全国百姓都有电可用,电网一直致力于电网建设,在多个贫匮地区开展电网业务投资,尤其是特高压投资,投资额仍激增60%。哪怕是亏损,也要继续建设电网,这是央企的职责所在。
用人成本居高不下。毕竟是央企,所以员工的待遇还是很高的。虽然人力成本在总支出的所占比重不是很高,但在“三集五大”改革后,各省电网的员工工资水平相差不小,导致了个别高薪情况的出现。
发电成本的提高。成本大,与之对应的利润就会降低。疫情之下,某些国家为了渡过难关,开启疯狂印钞模式,导致通胀的发生。大宗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其中就包括煤炭!我国主要依靠煤炭发电,火电比重占70%,煤炭价格大涨,也导致发电成本提高!进入9月后,不少地区都开始限电,这也说明了一些问题。
结语:
国家电网的电力业务亏损是多个因素相互叠加导致的,不过随着疫情的控制,以及经济的恢复,未来营收困境也将缓解。电网的投资是长线的,虽然初期投入大,但却能够带来长期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