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火涂料市场概况
随着高层建筑在大城市内越来越多,且伴随着夜经济、地摊经济的发展城市餐饮业、商业在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对于消防安全的关注也是在与日俱增。而在某些工业和特殊领域行业,其部件、产品的耐高温能力差,发生火灾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人身安全危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防火涂料应运而生,涂料包裹住物体表面,即使接触到火源,附着在物体表面的涂膜也不容易燃烧,在保护物体方面效果明显,以便于在火情恶化之前及时抢救人员和物资。2013-2018年我国43%的火灾发生在住宅内,而近20%的火灾发生在公共场所,可见防火涂料在建筑业、工业、农业的潜在下游需求十分广泛。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防火涂料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 主要分为钢结构防火涂料、隧道防火涂料、电缆防火涂料、饰面型防火涂料等。根据防火原理不同,防火涂料又可分为非膨胀型涂料和膨胀型涂料两大类。防火涂料的应用领域比较广,主要有以下五类:建筑类,如工业厂房、库房、大型体育场馆、高层建筑、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城市隧道、铁路隧道等项目。交通类,如飞机、舰船、轮船等结构的防火保护。化工类,石油化工项目、炼油厂,管道、油 罐和反应釜的防火保护。电子类,如芯片和黑匣子的防火保护。电力类,如电缆防火涂料,超高压换流站的防火保护。2018年我国防火涂料行业产量达到12.56万吨,约为当年全部涂料产量的不到1%,属于高速增长的小规模市场。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防火涂料的主要类型
防火涂料一般由基料、分散介质、阻燃剂、助剂、溶剂组成,早年的防火涂料主要采用的都是膨胀型防火原料,而膨胀型防火涂料直到近年来才逐步进入市场。非膨胀型涂料又被称为厚型防火涂料,其中以有机聚合物为成膜物的厚型防火涂料也被称为阻燃涂料,由无机轻质材料、增强材料和黏结剂组成的厚型防火涂料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主流防火涂料类型。其中,水泥基厚型防火涂料又因其价格低廉而广受市场青睐。厚型防火涂料的优势在于耐高温时间长,耐火极限可达3h,远高于现有的薄型和超薄型耐火涂料所能耐受的1 ~ 2h,所以在需要耐火时间较长的室外工况下一般应使用厚型防火涂料,但是厚型防火涂料装饰性差、需要经常性维护。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膨胀型防火涂料也即薄型和超薄型防火涂料,主要组成物质为成膜物、碳源、酸源、发泡剂和填料。其防火效果不及厚型,但装饰性更好,在常温下,膨胀型防火涂料成膜后的涂 层厚度较薄,有利于满足装饰性的要求。但是由于水性 溶剂无法满足涂料性能要求,常用溶剂型树脂作为基底,因此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这也是其显著缺点。然而,目前普通超薄型防火涂料的耐候性较差,只能应用于室内的屋梁结构。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三、企业分布情况
防火涂料被归类为建筑涂料的其中一种,由于环保政策以及相关产品技术门槛较高,因此我国防火涂料市场的企业数量偏少,直到2016年生产防火涂料仅200余家,相比于整个涂料行业而言竞争尚不充分。从企业的地域性分布来看,主要受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我国钢结构隔热防火涂料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沿海地区,其次是京津地区和珠三角地区,行业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防火涂料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目前我国防火涂料市场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阿克苏诺贝尔、美国宣伟、北京景泰、江苏兰陵化工、佐敦、江苏冠军、湖南华鑫源等企业,整体上来看我国钢结构隔热防火涂料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型企业较少,市场集中度较低。2019年6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防火涂料新的国家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18)》,新版标准相比旧版标准增加、修改和删除的地方有 13 处,包括增加隔热效率试验、修改耐火试验方法、增加耐紫外线辐照性等,这将对企业未来的研发能力提出较大挑战,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
四、防火涂料行业的发展趋势
考虑到涂料的施工难度以及装饰性,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是未来应用范围较广的防火涂料产品。超薄膨胀型防火涂料不断得到发展,从基料到防火助剂都不断推陈出新,目前超薄型防火涂料的市场份额占防火涂料销售总量的 70%,从发展趋势看,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 料必将替代厚型和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目前超薄型涂料主要面临的问题在于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性,而且易挥发,对环境污染严重。而研发具有绝热性、消吸音性、防辐射、防紫外线、防腐蚀性等多功能一体化的防火涂料,复合化功能是当今防火涂料研发的一大课题。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华经情报网隶属于华经产业研究院,专注大中华区产业经济情报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传统及新兴行业研究、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市场调研、专题报告、定制报告等。涵盖文化体育、物流旅游、健康养老、生物医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电子、农林牧渔等领域,还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费、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兴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