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金属丝布】挂上红灯过新年

人上了年纪总爱回味旧时的趣事。我们村过新年挂灯笼的习俗便是许多趣事当中印象最深的一件。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挂上灯笼过新年的那一幕幕情景,便会活灵活现地演映在脑海里,就算是回忆也依然让人陶醉。

我的老家是饶阳县同岳乡崔池村,在儿时的印象里,这是个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小村子。从民国时期起,这个村子里就出过不少教书先生,似乎在更早的时候,这个村子里就流落下过什么秀才举人似的,影响的这个小村子多少年来一直都充满着浓浓的文化味道。在这种气息的影响下,村子里活跃起了狮子龙灯、戏班子和鼓会。直到今天,十里八乡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崔池儿爱闹戏,杨池儿爱种地,王庄做了对跟脚儿鞋,哪里唱戏哪里去。一个“闹 ”字,形象地比喻出这个村子里活跃的文化氛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们村里开始兴起了挂上灯笼过新年。

挂上灯笼过新年,使我们村里的年味比周边村里更显浓厚。每到过年的时候,大街小巷的灯笼被点亮,一排排的灯笼下面,一群群天真烂漫的孩子,穿着五颜六色的新衣裳,尽情地蹦跳、玩耍着。女孩子们跳方格、踢毽子,调皮的男孩儿们更喜欢在灯笼下面撒着欢儿地放鞭炮。他们手里拿着一只香,兜里装着拆散了的爆竹,当把炮竹点燃之后,看着吱吱冒烟的炮捻,便扬手把即将爆响炮竹扔向天空,随即“啪”的一声炸响,心里乐开了花。有时手里的香灭了,便小心翼翼地将香在灯笼的蜡烛上重新点燃。孩子们欢笑着,像一簇簇盛开的鲜花。另有那些大闺女小媳妇儿们也会在灯笼下面,披着温馨的灯光,三五成群地说笑着去串门拜年。一时间欢乐的气氛荡漾在整个村子里。

我说不太准崔池村是具体是从哪一年开始时兴过年挂灯笼的。按老人们的说法,是从抗日战争之前村子里就有了这样的习惯。据崔池村今天尚健在的崔青举、赵劳模两位老人回忆,三十年代初期,上级号召开展“乡村教育运动”,那一时期提倡教育对象全民化,并推行农村教育对象以成人为主的教育形式,以此促进了当时农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就在那个时期,崔池村推举出了以“三先生”为村长的村委会班子,“三先生”的大名叫崔庆余,是村里很有威望的一名贤达人士,也是村里一个有文化的能人。在“三先生”的带领下,全村轰轰烈烈地开展起了农村文化活动。先是组织成立了狮子队,跑旱船,接着成立了后来很有影响力的戏班子,再到后来,又成立了“崔池同乐会”,村里的所有文化活动都由“崔池同乐会”领导。那一时期,崔池村这个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小村子,把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如火如荼,在当地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多次到其他村庄或县里参加会演,还从县城领回了由县长亲自颁发的大锦旗。就是在那样一个时期,“三先生”组织全村开始了过新年挂灯笼,使得一个不大的小村子一片沸腾。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村里过年挂灯笼的习俗和耍狮子、戏班子一起被战火的硝烟冲散了,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才过上了幸福太平的生活,而村子里的文化活动可谓是“春风吹又生”,耍狮子、戏班子都先后活跃了起来。这时候,乡亲们对于过年挂灯笼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在五十年代后期(1956——1958年),在当时的老支书宋春年和时任公安员、后任支部书记赵劳模的组织下,村里又恢复了过新年挂灯笼的习俗,而且这一次规模更大,质量更高,做得更精细,氛围更加浓厚。

崔池村过年挂灯笼是有讲究的,一般都是过大年挂七天,即从腊月二十七开始到正月初三;正月十五挂五天,就是从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七。在那些日子里,一条条街道上的灯笼,扮靓了全村的节日景色,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都非常喜欢过年时候这明亮的夜晚,喜欢让灯笼照出来的那份浓浓的节日气息。

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吃过晚饭之后,支书赵劳模就会亲自组织安排挂灯笼的事。再早的时候,村子里没有电,赵支书就会提前与学校老师们联系好,自己手里提上一个用白铁制做的大喇叭,爬上大队部一间较高的屋顶。学校里则组织十几个大年级的学生,分别组成三五个小组,与支书所占的房顶按辐射状对应排开,而后也分别登上几家较高的屋顶,就这样,“高房广播”便开始了。

“老——乡——们——”

赵支书的嗓子很高很亮,在我的记忆里赵支书的嗓子从来就没有哑过。每次广播他都是一字一顿地拖着很长的腔喊得非常洪亮。

“今——天——晚——上——”

“广——播——一件事————”

由学生们组成的几个小组,也一字不差地学着赵支书喊的话,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广播着,直到传遍全村。

后来,村里通上了电,有了广播喇叭,赵支书的年龄也大了,不再担任支部书记了,但村子里过新年挂灯笼的传统被一直继承了下来,每年的腊月二十六,吃过晚饭之后,村干部依然会在广播喇叭里广播着、通知并安排春节挂灯笼的事。

“乡亲们注意了!又到了腊月二十六啦!挂灯笼的户,明天上午抓紧到大队部来领灯笼,回去以后早点准备好,从明天晚上开始,我们就又要挂上灯笼过新年啦!”村干部们连续广播几遍,一下子把全村过年的序幕又拉了开来。

第二天便是腊月二十七,被指定为挂灯笼的户早已把挂灯笼的绳子牢牢地拴在了预先看好的位置,只等着人们吃过晚饭以后,按照统一的要求把灯笼点亮并挂出来。那一刻,火红的灯笼照亮了全村,也为全村照出了满是欢声笑语的年味,这个忙碌了一年的小村子,顿时又会沸腾起来。孩子们欢呼雀跃着:“挂上灯笼喽!挂上灯笼喽……!”

为保证全村的灯笼每天晚上都能够及时地亮起来,村里会按照每只灯笼每天一支蜡烛,一次性全部发给挂灯笼的户。之后这些户会按照要求在自己家住的地方横跨街道拴好一根绳子,并在绳子的中间相隔适当的距离上打上两个结。到了傍晚挂灯笼的时候,挂灯笼的户就会把蜡烛插在灯笼里,然后点亮,接着会细心地把灯笼挂在绳子上打结的地方。绳子上的两个结,一是便于把两只灯笼均匀地摆布好,再就是防止两只灯笼被风刮得来回滑动。就这样,挂灯笼的户在同一个时间里一起操作,使整个村庄都豁亮了起来。

在记忆中,对那些挂灯笼的户并非随便指定,而是有着老高要求的。首先,这些户要临街住,而且必须要全家和睦、人缘好,再就是要勤快利索又肯负责任。挂灯笼的户就是村委会根据这些条件统一认定的,所以,这些户也像是获得了一项很高的荣誉,被乡亲们咂着嘴地羡慕着。

有一次, 我也不无遗憾地和姥姥说;“咱们家要住在临街就好了……”

我们村的灯笼制作十分讲究。从木框花架和上面的文字绘画,到贴、糊、粘、裱,基本上都不用出村。灯笼的木框架做工尤其精细,当时是由本村最有名的木工崔书斌、崔左州、崔元启三个人制作的。同时还由村里又要好,手又巧的崔同福老人在每只灯笼上面雕刻上了葫芦与仙桃。框架做成后还要经过一番精心打磨,最后上好老漆。做成之后谁看了谁说漂亮,真比买来的还要棒。

糊灯笼的纸用的是一种丝绢,是一种专用的、透明效果极好的金属丝布。据赵劳模老人说,这些丝布是由宋春年老人从安平县买回来的。在灯笼的木框做好之后,村里的画匠们就会用这些晶莹剔透的丝布粘裹在灯笼的框架上,然后在上面描绘上异彩纷呈的绘画。这一道工序,是由本村有名的文化人兼画匠崔玉琢老人和请来的一个叫赵宝珍的老人完成的。当时为了把灯笼上的画画好,村子里专门搭台子唱了三天大戏。画匠们就拿着画笔,在戏台前面一出戏一出戏地看,一幅画一幅画地描,最后终于画出了崔池村灯笼上生动形象,具有独特风格的“灯笼画”。

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村灯笼上的画既有传统的戏曲“打渔杀家”、“群英会”;也有借鉴于名著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中的故事所作的漫画;还有结合村情民风画的《弟子规》、《二十四孝图》。这些画图线条清晰、形象生动、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人们常说高手在民间,当你看到崔池村里的这些灯笼和鲜活的灯笼画之后,你一定会相信高手就在我们崔池村。

后来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村里的画匠们又在灯笼上粘贴上了革命样板戏,画上了与时代气息相符合的宣传画。就算是这样,崔池村里的灯笼在每年过年的时侯一直都在亮着。春节的夜晚,每当村子里大街小巷里的灯笼都亮起来之后,大人和孩子们都会尽情地享受这一份被灯笼照出来的节日的快乐。而灯笼上的一幅幅图画,也会以浓浓的文化气息,向村里的人们传递着传统的文明与向上的精神。

时光流逝,往事如烟。如今,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十年代末,当全村的大街小巷全部安上电灯之后,村里过新年挂灯笼的习俗便随之消失。当时村里的那些灯笼,一部分以两元一对的价格卖给了本村的乡亲,一部分以高于两元的价格送到圣水集上卖给了喜欢和爱好的人们,其余大部分被作为崔池村一段历史的符号,由县文化馆刘玉杲老师经手收藏了起来。

现在的崔池村,街道平整宽阔,不仅全部铺成了水泥路面,而且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每到晚上,齐刷刷的路灯通明透亮,街道上进进出出的尽是各式各样的汽车,与过去相比,人们天天都像是在过年,过去的灯笼,已被明亮的电灯代替。但是,尘封的记忆虽已久远,我却忘不了那“挂上灯笼过新年”的一幕幕情景,更留恋那让新年的灯笼照出来的欢乐与温馨……

饶阳县平安西路家美华庭小区 崔勇士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