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建省漳平法院审理了一起烧仙草中检出硼砂的案件。被告人夫妇经营一家奶茶店,结果在抽检中意外发现,奶茶店销售的烧仙草中硼砂含量839mg/kg,白凉粉中硼砂含量552mg/kg。最终,店主夫妇因为在所售食物中违法添加硼砂,双双获刑6个月。
时隔不到半个月,厦门海沧区人民法院宣判另一起黑心商家在粽子中添加硼砂的案件,商家同样被判6个月有期徒刑,缓刑一年。
如果再推动时间线,我们还能看到,2020年8月,宁化一早餐店老板在春卷中加入硼砂,被判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34000元;2020年4月,明溪县张某夫妇在米浆中添加硼砂,制成卷粉卖给顾客,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2018年12月,南宁一老板梁某在米粉中加入硼砂,共计销售3500公斤,影响严重。在庭审中,梁某辩称自己并不知道硼砂有害,自己每天也都吃这粉。
商家添加硼砂即被判刑,到底硼砂有何危害?
硼砂进入人体后,会与胃酸发生反应并生成硼酸。硼酸会在人体内积聚,从而引起食物中毒。硼酸中毒会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的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会呕吐、腹泻、甚至出现循环系统障碍、休克等中毒症状。
长期摄入硼砂,不但会对消化系统产生危害,还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还可能致死。据研究表明,成年人一次性摄入1—3g就可能引发中毒,超过15g就足以导致死亡。
早在1992年,我国就明令禁止食品中使用硼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成年人平均摄入硼的安全范围在1.0—13.0毫克之间。但是在民间食谱中,硼砂依然是食物烹饪中一道常见的添加剂。
为什么人们会在食物中添加硼砂?
这是因为硼砂可能有效增强食物的口感和卖相,而且还能延长保存时间。比如在牛肉丸、鱼肉丸中加入硼砂,可以有效增加其韧性、脆度,还能起到改良面粉的作用。而在生猪肉中涂抹硼砂,可以起到保鲜作用;在虾类中添加硼砂可以防止其变黑,增加色泽,使其卖相更佳。
另外,成品湿面、沙琪玛、粽子、腐竹、凉皮等食物更是违法添加硼砂的重灾区。
即便是民间食方中,也有不少注明添加硼砂,却没有安全警示信息。
如何分辨食物中是否含有硼砂?
1、 添加了硼砂的米类、面类以及腐竹等都会更加鲜亮,光泽度会有异常;
2、 添加了硼砂的粽子等食品,用手触摸会有明显爽滑感,韧度也比较高,即便煮很久也不会轻易变糊,而且口感相对柔软;
3、 添加了硼砂的食物,闻起来会有轻微碱味;
4、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比如有资质的大型超市,食品经过第三方检测机构非法添加剂检测,可以防止含有硼砂的食品混入市场。